打疫苗不可怕 都是勇敢的娃娃
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勇敢牛牛,不怕困难。”明明很害怕,眼泪都含在眼圈里,但嘴里却不停说着口号给自己加油,真是可爱又惹人疼。今天上午,记者在天津港保税区金发疫苗接种现场看到了一场人类幼崽的“花式”打疫苗大赏。
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为在儿童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根据天津市、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天津港保税区积极响应,迅速行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按照先小学、后托幼机构的接种安排和“一校一策”的原则,集中组织在校(在园)学生接种疫苗,其他非在学儿童由社区组织接种。截至目前,保税区已完成3500名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全力保障小朋友们安全顺利接种
近期寒潮来袭,气温下降,为了保障小朋友们安全顺利接种,保税区已在11月5日开启空港经济区金发公寓儿童定点接种点,可满足日均千人的接种需求。
上午8点,为使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接种体验和更加安全的接种过程,白衣天使们和工作人员们,早就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工作,等候着“小可爱们”。
小朋友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按照现场医护人员的引导,有序等待疫苗接种。现场医护人员认真核对录入资料后,孩子们排队有序走入打疫苗区。
“阿姨,能先给我打个麻药吗?”
“阿姨,我不怕,你给我打吧,打了疫苗我就变成奥特曼了,可以打怪兽。”
“妈妈,我害怕、我想回家,呜呜呜……”
给孩子们打疫苗有什么不一样呢?
给孩子们打疫苗和给成人打疫苗有什么不一样呢?“给孩子打疫苗比较费嗓子。”医护人员的一句话,引发了现场的一片欢笑。工作人员深知,小朋友对于打疫苗怕的不是扎针的疼,更多的来自于内心的恐惧,一边耐心温柔地“哄”,一边用准备好的玩具和棒棒糖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有商有量地打完疫苗。“打完后,有棒棒糖吃哦,还可以看动画片”“真是勇敢的小男子汉,给,奖励你的棒棒糖”“打完啦,是不是一点都不疼,givemefive!”。在家长、老师和医护人员的耐心安抚下,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克服恐惧,勇敢地伸出自己的小胳膊,为筑牢新冠免疫“防护墙”,献上自己的“一臂之力”。
打完疫苗后,孩子们便被家长带到留观区。工作人员贴心地准备了具有科普性质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度过漫长又短暂的30分钟。





共同努力
“必须得给孩子打疫苗,这是我们保护孩子的责任!”在留观区,一位孩子家长说道,接到学校接种疫苗的通知,她第一时间就为孩子报名了。
“接到3-11岁人群的接种任务后,保税区的学校、幼儿园都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在接种前,校医会提前给孩子们上一堂关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科普课,告诉孩子们打了疫苗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这样孩子们在接种疫苗时更加容易接受。”保税区社发局教育科科长张蕾向记者介绍,幼儿园还送来了锦旗,向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3-11岁人群的接种任务是一个特殊的任务,需要家长、学校和疫苗接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圆满完成。”
据悉,保税区金发公寓儿童定点接种点除了负责本区学生和幼儿疫苗接种,还承担着高新区约1900名3-11岁人群的接种任务。
温馨提示
学生、幼儿家长或监护人在接种疫苗前充分阅读知情同意书,评估孩子身体健康状况后,再决定是否接种。接种当天,家长要让孩子避免空腹、劳累,务必佩戴好口罩,穿宽松衣物,让孩子尽可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疫苗接种。
此外,接种后儿童返家后,监护人还需对他们进行不少于24小时的健康观察,如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即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仍要坚持做个人健康防护。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