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立体“大交通”,铺设发展“快车道”|全面推进“四个清新”建设
编者按:
上月底,清新区第八次党代会擘画了清新区未来5年发展蓝图,提出建设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四个清新”。为凝聚建设“四个清新”磅礴动力,南方+清新频道推出“全面推进‘四个清新’建设”系列报道,聚焦各单位、各镇学习贯彻落实清新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新举措、新做法。敬请垂注。
高速公路新增里程78.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48公里,较“十二五”增长145%;普通国省道总里程达到268公里,完成国道G355线、省道S383线等路面改造;农村公路总里程2289公里,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路比例达100%……“十三五”期间,清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汕昆高速清远段、汕湛高速清云段、汕湛高速惠清段、广清高速与清连高速连接线建成通车,有效助力经济快速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全区建制村100%通客车,城市与乡村渐行渐近。

清新布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助力“四个清新”建设。
脚下的路越来越宽,出行的时间越来越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厚植于清新群众心头。如今,一张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大交通”网络,正与快速发展的清新区同频共振。
城市崛起,交通先行。为全力推进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清新”建设,清新编制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未来5年将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四好农村公路为基础、公路铁路站场为枢纽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助力清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清新清城同城化发展。
打造大湾区城市“半小时通勤圈”
清新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主动作为加快南向融入,聚焦交通互联,努力打造与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的“半小时通勤圈”。
南向融入是清新城市发展所向,是实现“四个清新”建设的重要一环。这其中,交通先行是关键。规划提出,构建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有力支撑清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清新清城同城化发展。
——推动轨道交通实现“零突破”。大力配合推进广清永高铁清新段相关工作;及时跟进清远市开展肇清从城际项目、广清城际北延线西环段的前期工作,根据项目规划提前做好清新区内站点、线位预留等储备工作。

清新区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网络。重点推动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清新段)共14.5公里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开辟清新至广佛都市圈的新通道,缩短清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在此基础上,规划还提出,要推进汕湛高速太和出入口与城西大道改造交通治理工程、汕湛高速太平出口优化工程、汕湛高速三坑出口优化工程,提升各镇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通畅程度,实现各镇中心区域20分钟内上高速。
未来,随着广清永高铁、肇清从城际、广清城际北延线西段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规划的高速公路建成,将极大提升清新区与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产业一体化衔接、社会同城化发展、人才跨区域流动,提速打造大湾区城市“半小时通勤圈”。
提质农村公路力促城乡融合发展
在龙颈镇河洞村委会高山村,村民出入只能依靠一条一米宽的山路。2020年,该路段纳入清新区“四好农村路”攻坚任务。在区交通运输局牵头下,最终将该路建成长1.9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并于当年12月通车。宽阔的道路,让村民小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前,提振发展种养的信心。

清新区将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工作。
构建顺畅的内部交通网络体系,是建设“四个清新”的一个行动侧影。根据规划,接下来,清新区将以着力推进普通国省道提质改造工作、提质升级农村公路为突破口,加强城镇间的便捷联系、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促进清新区城乡融合发展。
在普通国省道提质方面,将重点推进国道G107线清新区迳口至阳山交界扩建、省道S354线清新太和至太平希路面大修、省道S383线新洲桥、官田桥改造工程、省道S383线清新浸潭独石段接G107国道改建工程。
在农村公路提质升级方面,积极推动清新区农村公路硬底化和通建制村农村公路单车道改双车道建设任务,实现清新区境内所有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扎实推进清新区珠坑至鱼坝旅游公路建设工程、Y174新国村委至高田高塱村扩建工程;有序推动重要县乡公路、村道和旅游公路提档升级,不断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网的联通程度,以进一步保障清新区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此外,还将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推进三青大桥、湮塘桥等全区在册46座四五类危桥进行加固或改建,完善农村公路安防项目,减少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全面消灭现有存量危桥。
完善绿色交通擦亮生态清新底色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清新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生态清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清新区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路比例达100%。
笔者获悉,早在“十三五”期间,清新区就布局了绿色交通,积极践行节能减排行动,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稳步加快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数据显示,至“十三五”末,途经清新区城区共有纯电动公交线路35条,其中清新区公交企业共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32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0%,并建设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和新能源公交充电桩、光伏发电候车亭等相关配套设施。
规划提出,接下来,清新区将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应用交通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服务和产品,提高节能环保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水平;继续推动低碳试点工作,指导和监管好运营企业加强低碳排放监测和长途客车的提级改造工程。
未来,绿色交通将为生态清新擦亮底色,注入绿色动能。
【记者】贺欢
【通讯员】何艳华
【作者】 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