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福尔摩斯的家吗


在英国旅游时有一天时间的自由行,许多人选择了购物,我和导游说我一定要去贝克街221号福尔摩斯的家去看一看。导游心想:这还有个侦探迷呢,笑着给我规划了路线。

那天中午,游完泰晤士河上岸后,导游对众人说:这位姐姐要独自游览贝克街221号,然后指着前方H.M的店牌对我说:往前走,走到那个店牌下,左拐,进入understand伦敦地铁,找见棕色线,找见去贝克街的入口,坐三站就到了,记住了吗?我慌慌地表示记住了,导游推了我一把,鼓励道:我希望你还年轻。

找到地铁口很顺利,但买票时遇到了麻烦。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伦敦地铁,购票系统和线路规划都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没办法只好求助了一位穿着银灰色毛呢大衣,围着深棕色格子围巾的英国绅士,他在购票机上点了几下,示意我需要4.8磅,我把零钱搜刮出来给他看,他在我手里捡来捡去,凑够了钱,帮我买好了车票,到闸机口时,他先进去的,看到闸机不让我进,又赶紧找了工作人员,才把我成功解救进来,他指给我去贝克街的方向,我急急地坐电梯往下走,回头望时,看到他还在探着头关切我,瞬间一暖,随在心里默念道:人世间善良的人们啊,祝你们安好。

伦敦的地铁因年代久远,站台窄小,光线昏暗,车厢内噪声很大,也没有前进指示灯,我只有调动全身的细胞仔细听着,生怕坐过了站,出站很便捷,按照之前做的功课,找到有大侦探标志的路线时,心花就慢慢地绽放了。

贝克街221号B福尔摩斯家门前,来自世界各地仰慕大侦探风采的人们排着不长的队伍,先要去旁边的商店买门票,才可以排队,门票15磅,比之前又涨了6磅,轮到我进入时,我压抑着咚咚狂跳的心,推开了无数次在影视剧见到过,睡梦中无数次憧憬过的街门。

进门就是一段楼梯,这和小说和电视剧中是一样的,哈德森太太住在楼下,福尔摩斯和华生住在二楼。整个建筑和装修都是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繁缛艳丽,福尔摩斯的会客厅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火苗窜动的壁炉,看到是真的壁炉,既惊奇又满足,壁炉前放着两把椅子,茶几上放着大烟斗和福尔摩斯的帽子,仿佛老福和华生刚刚离开,小提琴作为老福无聊时的道具是必须出现的,旁边还摆放着《斑点带子案》中受害姑娘继父掰弯、老福又掰直的火钳,窗户旁边有老福的塑像,一张桌子上放着一个超大的笔记本,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到访的时间,地点和姓名。另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极精美的餐具,一个盘子里放着卷成一卷的餐巾,它模拟了《海军协定》里的场景,丢失了重要文件的青年失魂落魄好几天,请老福帮忙找回,老福将文件拿回后交给哈德森太太,嘱咐她当做早餐端上来,想给那青年一个惊喜,但药力太猛了,青年揭开盖子见到文件时,他立即晕了过去。

整个会客厅布置的满满当当,基本是按照小说里的说明摆放的,精致富有时代感的沙发,地毯,窗帘,各种古老的书本,做化学实验的设备,如你坐在沙发上,仿佛看到老福闭目坐在一旁,拿着蓝宝石的小警官、红发会的憨胖子,独自骑车被跟踪的女孩坐在对面,讲述他们的遭遇,而华生则在一旁静静地记录。会客厅的一旁是老福的卧室,三楼是蜡像馆,小说中的人物如歪唇男人,艾琳.艾敬,莫里亚蒂教授等都被做成了蜡像,置身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从1887年起开始创作《福尔摩斯探案集》,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小说中的福尔摩斯住在贝克街221号,因小说大获成功,成千上万的粉丝就给福尔摩斯写信,信件就寄往小说中的地址,但其实贝克街是实际存在的,221号并不存在,可有人却看中了这个商机,迅速建立了福尔摩斯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在伦敦的打卡地。此后的100年间,《福尔摩斯探案集》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其中改编得最成功的就是英国著名影星杰瑞米.布雷特出演的那个版本,杰瑞米为了扮演好福尔摩斯,费尽心血,起初的几集,杰瑞米的形象和演技都和角色达到了神交,但不久杰瑞米的妻子离世使得杰瑞米患上了抑郁症,但他还是以坚强的意志把之后的演出圆满完成,后于1995年去世,他被影迷称为是福尔摩斯本人出演。

从福尔摩斯家出来天都快黑了,伦敦的冬季下午四点就拉开了夜幕,回去的路上忽然计较起了价格,门票加上来回的地铁票合人民币200元,比故宫和颐和园加起来的费用还贵,就那么一个小小的三层楼,也太不划算了。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