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赞美冬日暖阳,抒写了一首七律,清新质朴,愉悦中略带忧伤
初冬时节,天气忽然变得非常寒冷,好在午后的阳光柔和温暖,静悄悄地洒落在身上,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沏一杯热茶,捧一本好书,在窗下沐浴着暖阳,更享受一份安然和恬淡。
冬日的阳光仿佛被分割成丝丝缕缕,空气中还有一种慵懒的味道,似乎在提示人们不要太辛苦,而要细水长流、安步当车。
北宋诗人王安石有一次奔波于羁旅途中,心情焦躁,忽然一缕阳光拂照脸庞,让他思念起远方的家人,于是便赋诗抒怀。下面介绍王安石赞美冬日暖阳,抒写了一首七律,清新质朴,愉悦中略带忧伤。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北宋:王安石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衢州在浙江境内,与福建、江西非常靠近。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平甫(即王安国)是他的胞弟。诗人进士及第后,曾在浙江鄞县担任县令,他有一次回乡探亲归来,行走在衢州道中,感受到怡人的暖阳,于是便写诗寄给弟弟,表达兄弟之间的思念之情。
诗人一路跋涉,正感到羁旅疲乏,忽然看见前面有一条青碧的小溪,于是便慢下脚步,来到溪边欣赏冬日的风景。阳光柔和地照耀到一湾浅溪,显得光彩明亮;溪边野生的林木高耸入云,也遮住了很多光线。
作者观察细致,用“炯碎”二字,描绘了光影细碎,次句又补充交代了原因,主要是由于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同时“野林”二字,也介绍了周边的景物特点,委婉地表达出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就继续详细地展现野林中的景物,颔联着重从听觉和嗅觉两方面进行描写,不见其物、但闻鸟语,梅花枯萎、花香浓郁。
“但、犹”二字,形成了转折,鸟儿好像特地前来欢迎,梅花也似乎在苦苦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诗人虽然在此人地两生,却感到了一种关怀。
诗人干脆停下脚步,找了一个地方休息,慢慢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并享受着这难得的晴暖阳光。不过诗人毕竟是朝廷官员,即使他当时人微言轻,却依然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于是坐了一会,诗人又开始浮想联翩。
颈联抒写了诗人的感触,作者经常在外远游,沿途虽有美景相伴,却经常无人作陪,也没有心情自娱自乐,更不能消除心中的烦忧和悲愁。其实诗人完全可以每天开心,可是作为儒家弟子,他总是以天下为己任,不愿碌碌无为,也就必然会劳心劳力。
结尾将思绪拉回,抒写了对家人的思念,既照应诗的题目,又极富想象力,“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作者用问句表达自己对故园的不舍,可是他又无法放下自己的工作,于是希望弟弟有机会来到身边再次团聚。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但人生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却仿佛是添加剂,让本来纯净的水中又充满酸甜苦辣,更显得五颜六色。有人迷失其中,有人却出淤泥而不染。王安石从小就有非凡抱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意志坚定,所以经过一番磨炼,他终于如一棵参天大树,让人只能仰视。
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语言质朴,不见雕琢和典故,作者赞美冬日暖阳,又由此想起家人,叙议结合,远近交替,并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暖阳拂照清溪、日光影长炯碎,林中幽鸟欢鸣、溪旁寒梅飘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诗人内心惬意舒畅。可是因为无人陪伴,“远游虽好更悲伤”,即使有明媚的阳光,也无法照进自己的心房!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