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遇难题,3000红军究竟应该如何评选,主席:红军不下校
1955年,新中国局势逐渐稳定,国家发展重心将从国家安全逐步转移到各方面发展上,为了更方便管理和外交,党中央决定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功臣们授予相应的军衔,用来肯定和赞扬他们的功绩,可军衔评定小组在给3000名老红军战士确定军衔时却犯了难。
这些老红军一路跟着共产党南征北战,为我国付出很多努力,在毛主席得知评选小组的困难后立马下达命令:红军不下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评选小组为这些战功赫赫的老战士们确定军衔犯了难?红军为我国做了哪些贡献让毛主席下达“红军不下校”的命令?红军的军衔评定工作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毛主席
艰难发展,伟大贡献
红军最早在1927年就出现了,那时黄安县农民政府大门上的对联用“红军”二字称呼我党的革命武装队伍。后来之所以将“中国工农革命军”改为“红军”,是因为毛主席慧眼独到在南昌起义中发现了军事兵团的力量,他们是我党最早的追随者。

南昌起义油画
后来贺龙元帅带领国民革命军加入了起义大军,可奈何我军与敌方实力相差太大,迫不得已退出南昌城,前往井冈山。等到了1928年,在井冈山会师后中央军委便决定将全国所有革命武装队伍改为“红军”。从此之后,就有许多农民政府将大门贴有写着“红军”二字的对联,以此代表他们是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
之后因为国共矛盾不断增加,许多老百姓选择参加红军,红军队伍越来越大。红军中央为了更好的管理红军决定设立法规,并将红军分为第二、第四方面军、西北红军和中央红军四部分。之后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成功。
这次失败给红军带来了巨大损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和寻找更好的机会,红军只能选择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对长征艰难条件的概括,也是对红军坚强意志的夸奖。
他们不怕辛苦,在极端的环境条件和物资条件下,爬越连绵的雪山,迈过渺无人烟的草地,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围截,终于在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

红军长征图片
红军成功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终于结束,并且代表了革命将发生历史性的转折,打破国民党“围剿”的美梦,改变了我军被动的局面。红军不怕辛苦,徒步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为革命保存了火种,并且在长征路上做好了宣传,为革命打好了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再做贡献
到了1937年,日本对我国发起进攻,在面对外敌入侵的背景条件下,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将红军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采用游击战,他们扎根于敌后开展群众工作,在全国各处设立根据地,一点一点的把我们的土地夺了回来。
八路军深知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他们选择了走群主路线的政策,逐步扩大根据地,为国军与日军对抗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对日军的打击积少成多,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虽然改了名字,但他们依然陪伴组织,不断发挥自身力量,为国家做出贡献。

八路军抗日战争照片
他们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雁门关伏击战等,有力支持了太原守卫战,还配合国民党军队抵御了日军对我国晋东南地区的进攻。通过自身努力开辟了华北敌后战场,给日本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在1940年,八路军发起了百团大战,并且在这次战役中取得胜利。
百团大战的胜利除掉了大批日伪军的据点,巩固了我军在华北抗日的根据地,消耗了日军兵力,改变了我国抗日军队相对劣势的情况,鼓舞了我军抗日的士气。在经过多场战争的考验后,八路军在一些地方已经占有优势,开始主动对日军发起进攻,改变了我军被动的情况。
八路军反攻大约两个多月时,已经收复了华北和东北的200多座县城,给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带来了希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抵抗力日军的三分之一兵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经过中华人民顽强的对抗和不屈的精神,赶走了日军,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代变迁,初心不变
在抗日战争后,八路军已经发展成一支拥有百万士兵的成熟队伍,可即使时代背景和军队不断变化,他们依旧保持初心,一路跟随共产党为人民做出贡献。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八路军又改名为解放军,他们不仅名字发生了改变,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抗美援朝战争图片
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听从上级指挥拼死与国民党对抗,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后,老红军战士们的贡献却还没到此为止。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和朝鲜存在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了保护我国国土安全,毛主席决定发兵支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在这场战役中,老红军的部队又再次参加了这场战争,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创造了奇迹,痛击美军,赢得了胜利,为新中国立下了国威。红军的名字虽然在不同阶段发生了改变,但他们的初心不变,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后还依旧发光发热。

女红军们
国势稳定,开设军衔
在过去的革命历程中,我军称呼虽不断变换,但却从没有想过要设立军衔制度,因为那时的军人都是自愿入伍不在乎个人名利,我军也一直强调着“官兵平等”的原则。正是这些原因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凝聚力和作战力,以致取得了各个战争的胜利,可建国后军事交往不断增加,没有军衔制度却带来了许多不便。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交战双方多次派出代表进行谈判,为了更好的完成谈判,我军应该派出与对方军衔相同的人前往谈判,可那是我军还没有明确的军衔制度,只好临时给前往谈判的代表人员授予临时军衔。为了更好的建立正规的军队和指挥管理军队,也为了以后方便与其他国家进行军事交流,中央决定设立军衔制度。
在1952年时,我国开始为设立军衔做准备,中央对全国军官进行评级,在下半年评级工作基本结束。在参考苏军衔制度同时又结合我国军队情况之后,中央军委决定将军衔分为“帅、将、校、尉、军、士、兵”几个等级。1953年,在连开了55天的会后,中央军委基本确定了我军的发展方向。

彭德怀元帅
在会上彭德怀元帅曾对主席说对于每一个军人来说,军衔是国家给予的荣耀,可以激励军人在军队中更好的工作,更是确定了军人在军队中的职位和义务。在1955年,全国人大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确定了军衔的等级制度。
明确规定了元帅分为大元帅和元帅两个级别,参照苏联军衔来讲,带领共产党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毛主席应当是大元帅,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重要领导人也在初次授衔的方案里。可毛主席看到后直接拒绝了这一提议,表示自己不愿意做这个大元帅。毛主席的拒绝引来了很大的反响。
这随后便引来了人大成员的讨论,他们认为大元帅这个军衔除了毛主席就没有别人有能力接下,最后刘少奇提议让大家去争取他同意,暂时先不做这个决定。其实毛主席早就表态自己不愿意做大元帅,在1953年时,为了确定我国军队军装样式,中央重要领导人在一起讨论。

55式大元帅肩章
当相关负责人为毛主席介绍为他准备的大元帅服装时,毛主席却说了句:“大元帅,你靠边站吧”。在后来一次讨论会中,毛主席看到自己的名字还在大元帅处时直接表示自己不愿意做这个大元帅,还说自己穿上大元帅的服装和群众谈话时会非常不方便。
见毛主席态度如此坚决,其他人也不好勉强,毛主席为了缓解气氛向刘少奇说到:“你自己也在军队工作过,也应该评个元帅”。刘少奇摇摇头说自己已经不在军队工作了,还是不要参与了,其他领导人见状也都表示自己不要军衔了。

毛主席与人民群众亲切交谈
随后毛主席提议在地方工作的领导人就不要再评军衔了,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许多人受到毛主席的号召,纷纷上书申请不授衔、降衔或让衔,这给中央军衔评定小组减轻了许多压力。可有一些人却因为军衔不同而待遇不同,不愿意接受授予自己的军衔。
他们认为授予军衔就像是论功行赏,觉得自己劳苦功高,授予的军衔低于了自己的期望和贡献,看到参军比自己晚军衔却比自己高的人心中很是不平衡,因此还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自己的不满。还有一位自恃功高的老干部,觉得自己的少将军衔过低,不愿意接受还说自己宁愿把牌子给狗带也决不接受。
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后很是不高兴,为此还特意在中南海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有到授衔的时候,还批评道军队有一些人在打仗时抛头颅洒热血,现在却为了自己衣服上的几颗星星闹腾,这有什么意思。之后,毛主席还派人对那些老干部进行了思想上的疏通工作,他们便也接受了中央安排。
评衔遇困,特别处理
那时的军衔评选不仅要看在战争中的贡献还要看才能、品德、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评选条件相当严格。因此许多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却没有得到评选,这其中就有最早追随我党的老红军战士们,在那时红军老战士只剩下了3000多人。

老红军战士刘剑平
在当时参加红军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他们拥有和党一样的目标和理想,并且愿意为此奋斗就可以加入,而且那时中国许多百姓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在十几岁的年龄就加入了革命队伍,在前线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所以那些老红军的知识文化水平都不是太高。
可他们是我党武装起义的重要开端,为了革命走过了万里长征路,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若只是因为文化水平这一点就失去了军衔评定机会,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中央和广大人民百姓也都不会接受。
在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觉得评衔一事不能死板的一刀断定,在深思熟虑后他表示虽然有规矩,但规矩是人定的,对于老红军这些功臣不能因为那些规矩一概而论,于是毛主席写下了五个字“红军不下校”来说明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老红军战士们在评衔时,最低不能低于少校。

1955年授衔仪式
这个特殊处理下达到军队和中央时,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异议,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赞不绝口的红军不下校的故事。这一处理让那些从小就参军作战,为革命流汗流血的人得到了安慰,这也向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先烈表达了敬意。这些老红军在被授予军衔后,没有因此感到特殊,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岗位默默付出。
最终在1955年9月27日,授衔仪式正式开始,那些为党和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军人们在众人的瞩目下得到了应有的嘉奖。
“红军不下校”这样特殊要求,是对那些老红军战士的肯定,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荣耀,感谢他们一路跟随我党浴血奋战,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将一直激励后人!向每一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军人致敬!
李云龙?
新四军咋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