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两只老虎》中的老虎指的竟是两个国家?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在中国,这是家喻户晓的儿歌。但你可能想象不到,这首歌最初并不是儿歌,而是北伐军的战歌;这首歌也并不是made in china,而是舶来品,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两只老虎》这首歌的曲子最早在1000多年前的罗马就有了,当时是教会歌曲之一。唱诗班的孩子,天主教的信徒都会这首歌。

到了17世纪,这首曲子传到了法国,被重新填词,成了催促大家早起的起床歌,歌名叫《雅克兄弟》。歌词是这样的:“雅克兄弟、雅克兄弟,快起床、快起床。 去把晨钟敲响,去把晨钟敲响。 叮叮当,叮叮当!”

后来,这首歌又传遍整个欧洲大陆,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催促孩子们起床,在英国叫《约翰兄弟》,在德国又被改作《马丁兄弟》。总之,都是每个国家最常见的儿童名字。每一个清晨,妈妈们都用这首歌叫孩子们起床,所以孩子们最烦的就是这首歌。

到了1926年,这首歌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当时正值北伐战争,为了鼓舞士气,这首曲子被重新填词,成了北伐的战歌《国民革命歌》。歌词成了这样:“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这首歌在北伐战争中,成了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人人传唱。后来南京政府成立后,就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

这首北伐战歌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在中原大战时,阎锡山又把它改编成了《打倒老蒋》,歌词成了这样:“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革命一定成功,革命一定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蒋介石、阎锡山
到了土地革命时,它又被改成了《土地革命歌》。歌词是这样的:“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所以,《两只老虎》的曲子是一只酒瓶,酒瓶一直是那个酒瓶,里面的酒常换常新。

到了1943年,这首歌被改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版本《两只老虎》。据说《两只老虎》的词作者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而且最早公开唱出《两只老虎》的就是他。至于为啥这么改,有人推断是为了讽刺当时关系闹得很僵的美国和老蒋认为的最大威胁——苏联。
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歌曲也是一样,相同的旋律,却被不同的人唱出了不同的味道。
长见识了,第一次听说这首歌曲都渊源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