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籍美国医生马海德,给邓颖超看肺病,竟让她躺在门板上晒太阳
1949年9月,周总理亲自签署,一个美国医生正式成为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几天以后,毛主席亲自邀请他到家中参加宴会,招待了这位不远万里为中国革命无私奉献的国际友人。
一个月后,作为中国公民的他,被邀请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那么他是谁?怎竟有如此大的面子!这名美国医生名叫马海德,今天咱们走进他不平凡的一生。
马海德原名沙菲克·乔治·海德姆,出生在美国纽约州西部港口城市布法罗,父亲是一位普通的钢铁工人,家庭条件很是一般。贫寒的生活马海德从小就知道,只有拼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然而在八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道坎,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美国,马海德一家也没能幸免。后来多亏了一位老医生,免费为马海德一家治疗,使他们一家转危为安,在瘟疫中幸存。
这件事情也在年幼的马海德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他立志长大以后,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1933年从瑞士日内瓦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在上学期间,马海德认识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勾起了他对中国的好奇心。
马海德毕业后,便成为了一名正式医生,在美国,医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不过毕业后,马海德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去向了中国。
一切并没有马海德想得那么容易,到达上海的后,他首先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上海是一个繁华之所,也是冒险家的天堂,但对马海德来说却是生存的艰难。后来历经千辛万苦,马德海终于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
20世纪30年代,中国风雨飘摇,日本人入侵上海,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一切使马海德开始重新思考,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帮助中国底层民众。一次偶然机会,马海德认识了宋庆龄,通过与宋庆龄交往,他开始阅读共产主义书籍,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同面貌,1936年底,马海德和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去了革命圣地延安。
到达延安以后,马海德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接见,经过多日实地走访,他重新认识了这个地处中国西北的红色政权。他从一个革命同情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于是马海德决定留在延安,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
而邓颖超就是他在延安的第一位病人,邓颖超同志在长征中得上了肺结核,当时并没有药物医治。经过一番检查,马海德给邓颖超开了一个偏方,让她把窑洞门板拆下来,每天躺上去晒太阳。果不其然,邓颖超的病竟然痊愈了。
为了方便马海德在中国生活周总理特地为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周总理向马海德提议,让他叫马海德吧!因为他原名叫海德姆,博识的周总理还做了解释,海德姆祖籍是阿拉伯人,在陕甘宁边区回族姓马的人数比较多。从此以后,海德姆就有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
1936年10月,马海德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加入红军后,马海德被毛主席任命为“中央红军卫生总顾问”,不久以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籍党员。马海德在延安期间,不仅负责中央领导人员的健康,还免费为广大百姓治病。
马海德为革命根据地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白求恩不幸去世后,马海德着手建立了白求恩国际医院总院,挽救了数以万计战士的生命。
马海德不仅是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还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1944年7月,马海德负责接见了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延安。抗战胜利以后,马海德利用自己与美国代表接触的机会,向美国代表宣传共产党人的主张,和普通民众对和平渴望。
在此期间,马海德还陪著名记者斯特朗来到了延安,采访了多名中央领导人。就是在这次采访中,毛主席作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海德依旧从事自己的医学事业,在皮肤病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协助成立了中央皮肤病研究所,后来还在性病和麻风病方面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果。
另外在内科领域获得突破以后,马海德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治疗麻风病,在他的主导下在江苏海安县和广东省潮安县设立了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基地,经过不懈努力,使50万人得到有效治疗。在马海德努力下,我国基本控制住了麻风病。
1988年马海德因病在北京去世,根据遗嘱马海德骨灰被分为三份,一份留在了北京,一份撒在了黄土高坡,一份由妻子带回了美国。马海德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2009年,马海德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