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映:第一任丈夫是正国级,第二任丈夫和儿子都是副国级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现代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更是久经考验的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有趣的是,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叫金维映,是舟山早期的女革命家。他们之间的结合颇具传奇色彩。

邓小平

舟山早期革命领导人

应该说金维映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她的原籍其实是在浙江的岱山,这里也是她的出生地。后来由于生活上的缘故,幼年的金维映便随着父母迁徙到舟山定海。

金家尽管当时不富裕,但是金维映的父母却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很重,即便是省吃省喝也要将金维映送进学校接受教育。

在女子小学毕业后,金维映在小学校长的资助之下,考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

师范毕业后,金维映回到自己的启蒙学校定海女子小学当老师。也就在这一期间,金维映开始与后来的林帅兄弟俩相交甚密,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宁波女子师范学校

1926年,年仅22岁的金维映加入党组织,同时成为定海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之一。后来,在金维映的倡导下,定海学生会宣布成立,成功地组织当地的罢工罢课运动。

当时的定海县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当时盐场公署收购海盐价格过低,盐民颇为不满。金维映就组织盐民暴动,把盐场公署围个水泄不通。

在盐民的坚决斗争之下,盐场终于被迫接受了盐民的条件,抬高盐价,斗争取得圆满胜利。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陷入瘫痪,金维映也成为敌人抓捕的重点。

定海地下党支部

为了与上级党组织接上关系,金维映被迫离开家乡,只身来到上海。在与上海地下党取得联系之后,金维映以教师的身份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

应该说,金维映的革命斗争经验很是丰富,先是从事学生运动,后来组织盐民暴动。

在上海的时期,金维映开始接触产业工人,尤其对纺织女工的身心遭遇很是同情。

作为女教师的身份,金维映很快得到上海纺织女工的信任,成功组织上海纺织女工的罢工运动,深得上级赞赏。

纺织女工

与邓小平的短暂婚姻

在我国的革命史实上,小平同志一共有三段婚姻,张锡瑗是小平同志的结发妻,后来因为产褥热不幸病逝,也没有给邓小平留下后嗣。

有的时候,机缘很重要。

1931年,金维映奉命前往苏区,而这一次与她同行的年轻人,身材不高,话不多,但却引起金维映的注意,这位年轻人就是邓小平。

也许是一路上同志间的互相关照,也许是心有灵犀姻缘所致,邓小平与金维映从渐渐熟悉到无话不谈,彼此产生好感,继而蹦出一两朵火花。

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金维映与邓小平终于结为革命夫妻。

革命时期的邓小平

来到苏区,金维映可谓是一路高歌,发展很是顺利。先是担任江西省委女工部部长,随后又担任于都县委书记,而女性担任县委书记,这在当时的苏区是极为罕见的。

与担任重要岗位领导相适应的是,金维映的工作热情更是十分饱满,不仅能够完成上级交给的支援前线运送粮食等重要任务,更是能够忙碌在田间地头,帮助战士们识字学文化。

金维映

与金维映的高光时刻不同,此时的邓小平可谓是正在走麦城。邓小平先是在瑞金担任县委书记,后来又担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负责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领导工作。

由于邓小平在工作中坚持毛主席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因此被当时的主流意识所针对。

面对自己的前景黯淡,邓小平尽管内心是坚如磐石,但是面对自己的妻子的无奈,邓小平内心的痛苦不可名状。

但是邓小平知道,这个女人是无辜的,为了金维映的未来着想,邓小平还是忍痛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

前往苏联学习修养

能够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女中豪杰为数不多,比如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也不过三十多个人,而金维映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实长征夫妻能够坚守到最后的,也不过周总理夫妇和朱德委员长夫妇,这两对最终做到了善始善终。

而对于其他的历史原因所致,大都是劳燕分飞。离开邓小平之后,不久金维映就和当时的中组部部长李维汉结合。

随着第五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金维映按照组织决定,率领干部休养连,负责年纪比较大的老同志的行军生活照料工作。

1934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金维映开始担任中组部的组织科长,这也是她的唯一鼎盛的高光时刻。

李维汉

李维汉也是早期我党的重要领导人,是毛主席的小师弟,两个人曾经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窗,只不过毛主席比李维汉高一届。

他曾经在八七会议时期崛起,开始进入政治局领导阶层,因此对当时的中央苏区的错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尽管李维汉参加革命很早,但是在执行党的决议的时候,容易犯教条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错误,这也是他终生感到懊悔的地方。而实际上,当时著名的立三路线和罗明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这期间不乏李维汉的影子。

八七会议

好的是,在遵义会议上,李维汉还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毛主席复出,极力赞成毛主席执掌长征大局,这一点倒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很有远见的。只不过,作为老共产党人,李维汉的襟怀坦白党内皆知,这也是他后来得到历史原谅的可贵之处。

对于中央苏区后一段的错误,毛主席指出,当时的情况,博古应付主要责任,然后才是李维汉张闻天。

应该说,这样的责任划分还是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也给以后李维汉继续为党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也就在这个时期,金维映与李维汉结合,并给李维汉诞下二子,大儿子是后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李铁映,小儿子就是李铁林,曾经担任中组部副部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李维汉一直活跃在统战工作第一线,曾长期担任我国的统战部长一职,继续为革命贡献自己的余热。

1938年,李维汉为金维映争取到前往苏联学习进修的机会,这种学习加疗养的机会对一般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事,但是对于金维映来说,苏联之行将是她的厄运的开始。

现在很难说金维映在苏联具体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这一则是两国距离遥远,通讯极为困难。再一个苏联正处于二战胶着时期,确实也无暇顾及中国派往苏联学习修养的这些女同志。

1941年在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的炮火中,金维映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

金维映

尽管金维映之前的种种不尽人意,好的是还是给李维汉留下两个后代,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李铁映。

这也算是金维映这位革命前辈为革命奋斗一生,留给我们的最好的念想。

1994年,当年的定海女将金维映被中共中央追认为革命烈士,这说明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前辈。

而实际上,作为一方面军从长征中走出来的三十位女红军之一的金维映,更是岱山人的骄傲。

雕塑

2004年恰逢金维映牺牲六十周年,她的铜像在浙江岱山隆重落成,有着极为重要的纪念意义。

值得欣慰的是,金维映的英魂在异国他乡整整飘荡一个甲子年,如今终于可以叶落归根,回到自己的故乡。

至此,我们可以告慰金维映革命英烈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正在崛起,全体华夏人的伟大复兴梦正在变为现实。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