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01
一、艾滋病流行现状
自1981年6月5日,世界上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经过近40年的时间,截止2020年底,全球现有377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170万是0-14岁儿童),约有275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截至2020年10月,重庆市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4万例,报告死亡1.6万例。
02
二、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和(或)功能受损乃致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等特点。

03
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等含有大量HIV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泪液、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传染性极低。

04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工具,与不使用安全套相比,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且可以避免意外妊娠和感染其它性传播疾病。

05
五、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怎么办?

发生高危行为(如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立即(72小时内服用有效,24小时内最佳)服用阻断药物,可以预防感染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采取暴露后预防治疗》中指出,如果在可能出现艾滋病毒感染暴露后及时开始HIV暴露后预防治疗,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达89%以上。

06
六、如何发现艾滋病

检测是知晓HIV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艾滋病无法从临床表现或外观上作出判断,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艾滋病的唯一手段。因此,预防艾滋病,早检早诊很关键!

07
七、抗病毒治疗的好处

1. U=U :检测不到=无法传播。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感染HIV病毒后并不等于患上绝症,尽管艾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是及时规律的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HIV感染者无论是寿命还是其他健康指标几乎和非感染者无异,且在病毒得到抑制之后也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给别人。


2.艾滋病病毒阳性孕妇也可以生育健康的宝宝。

研究显示:感染孕妇如果不做有效的干预,其母婴传播率可达30%-40%。如果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怀孕期间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服药,分娩期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规范医疗处置,产后的母子用药和人工喂养等,将有可能将母婴传播率降低到2%-3%。

08
八、《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患者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时,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9
九、防治艾滋病,国家有政策

“四免”:

(1)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

(2)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3)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

(4)对艾滋病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一关怀”: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有爱更温暖,无“艾”更健康

石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咨询电话:73335869

来源:健康石柱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