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脑病、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丨3分钟读片·36期

3分钟读片栏目于每两周更新1次,精选近两周精彩病例,供大家学习与探讨。医脉神经每周五个工作日都有雷打不动的早餐病例学习,每天3个短小精悍的小case,每天掌握3个知识点。大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无数的智慧火花,常在群里逛逛,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作者:于小刚


病例1


患者男,52岁,颈部疼痛20天,发热10天,体温38摄氏度左右。既往体健。


答案:颈髓硬脊膜外脓肿,化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阳性。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次为牛种菌。该病易侵犯脊柱。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1)(2)项和(3)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定为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3个椎体,椎体破坏较局限,无椎体压缩征象,椎体增生硬化;伴有椎旁软组织和椎间隙小脓肿,腰大肌脓肿不常见,脓肿不超过病变椎体长度,无脓肿流注的直接征象;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病例2


患者51岁,男性;间断性腹泻伴乏力1月。


答案:尿毒症脑病。头颅MRI提示基底节区对称性T2/FLAIR非出血性高信号病灶,这一改变被认为是尿毒症毒素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联合作用,诊断为尿毒症性脑病导致的双侧基底节病变综合征。

病例3


患者女,22岁,1年前出现情绪进展时右上肢不自主震颤,半年前出现双上肢及头部不自主震颤。


答案: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检测:15mg/dl,女性肿瘤标志物、抗双链DNA测定,ANCA、病毒八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彩超:肝损害声像图,肝内多发结节。

病例4


患者21岁男性,⽣⻓发育迟缓6年⼊院,15岁前⼤致正常,⽬前身材矮,第⼆性征发育迟缓,⽆呆滞,顺产足月,既往体健。


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PSI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垂体前叶激素中生长激素缺乏最常见,所导致的骨龄落后、矮小身材往往是该病的首发表现,也是就诊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促性腺激素缺乏,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缺失,男性主要表现为隐宰症、小阴茎以及已达青春期年龄而无阴毛、胡须、喉结等第二性征;女性主要表现为幼稚外阴、原发性闭经及乳房不发育或发育不良。促甲状腺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见于部分PSIS患者。对于生长迟缓发生早、生长激素明显降低的患者需高度警惕PSIS可能。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而MRI是目前唯一能明确此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PSIS典型的MRI表现为:(1)垂体柄横断、明显变细或显示不清;(2)垂体后叶异位及空泡蝶鞍;异位的垂体后叶是PSIS的特征性标志;(3)垂体体积小;此即MRI三联征。虽然理论上PSIS可合并尿崩症,但临床上较为罕见,这与EPP的形成有关。当垂体柄横断发生在垂体柄近端或正中隆起时,则没有EPP,易引起尿崩症。

病例5


患儿女,6岁,左侧肢体乏力,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2年。


答案:Rasmussen脑炎。临床特点:逐渐进展、难治性局灶性癫痫、偏瘫、认知功能下降、一侧半球萎缩。MRI已成为诊断及评估RE预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依据,其特征性表现为单侧脑沟、脑回及侧脑室扩大,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在T2/FLAIR上高信号,基底节尾状核头部轻、重度萎缩。通常,急性期MRI显示单侧半球萎缩,最先由颞叶岛盖开始,伴有颞角萎缩,侧裂扩大。皮质萎缩常在单侧额岛叶进行性发展,通常累及额叶、岛叶、额岛叶、额颞岛叶、顶颞岛叶和额顶-枕岛叶。正电子体层扫描(PET)通常会显示患侧半球脑代谢降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呈像术(SPECT)可在早期观察到病变范围的扩展,可见患侧半球脑代谢降低,其显示的病灶范围更为广泛,对RE的病灶定位有重要意义。

病例6


22岁,女患,感冒(鼻塞、流涕、咽痛)后出现右侧颞部胀痛,持续性,症状加重至全头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发热。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腰穿压力200,常规、生化、细胞学均正常。患者2年前出现体重增加,月经周期延长,妇科就诊,考虑: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月余。


答案:静脉窦血栓,D二聚体偏高,259ng/mL。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婴幼儿以脱水和围产期并发症多见,儿童主要为头面颈部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疾病和肿瘤,而成年女性则以口服避孕药物和围产期或人工流产后多见。近年来我国高龄育龄妇女行卵巢过度刺激促排卵干预,也有诱发静脉窦血栓的报告。

病例7


患者男,33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天。有癫痫病史,1年前有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史。


答案:结节性硬化,颅脑肿瘤术后,眼视网膜错构瘤术后。患者出生后8月癫痫发作一次,后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功能无下降。2018年腹部增强CT:双肾多发含脂性占位、胰头部肿瘤及肝内弥漫小病灶,结合病史,可符合结节性硬化表现;考虑右肾合并瘤卒中,伴腹膜后血肿,建议复查除外合并小肾癌可能。2019年4月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2021年7月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病例8


患者男性,75岁,抽搐6小时入院。


答案:自身免疫性脑炎,抗GABAB受体脑炎。不同自身抗体介导的AE还具有各自的特征,如抗NMDA受体脑炎癫痫发作、认知障碍、运动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枢性低通气为主要表现,而抗GABAb和GABAa受体脑炎最突出的症状是顽固性癫痫、癫痫持续状态,抗LGI1脑炎则突出表现为边缘叶脑炎症状和顽固性低钠血症等。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