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美强惨,怎么那么多?

迄今为止获得世界公认的美少年不多,伯恩·安德森算一个。



一部50年前的[魂断威尼斯],让他因美貌成名。


人们夸赞他美貌里的悲伤,还把它提取出来,揉进二次元美少年的脸。



张柏芝的美也有这样的复杂性。


记忆中她最美的样子,是倔强地憋出一滴眼泪的瞬间。



陈坤到现在还被叫“忧郁王子”,但他一度不喜欢自己的脸。


大学时他羡慕同学眼睛里面的“纯洁”,觉得自己“脏兮兮”



因为“经历的东西比别人多”


个人经历塑造的美貌之下,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闷烧


伯恩几乎与美貌斗争了大半辈子,才摆脱“塔奇奥”标签的掌掴,夺回自己的生活。


如今他少年面貌不再,一头披散的银发,仙风道骨的。



但在纪录片[世界第一美少年]里,我们看到了他生活中非常失意的部分。


比如他仍然在努力咀嚼、消化原生家庭的不幸。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年过半百还在满世界的找。


“我仅仅想见他一面,五分钟就好,我想凝视他的眼睛,听着他的声音,看一看他的双手,知道他生命中所发生的事。”


可即便是母亲的朋友,也没有听过关于父亲的任何消息——


那是母亲最大的秘密。



当年母亲未婚先孕生下他,而后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


伯恩待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并不多,先是在“可怕”的寄宿学校,后来又逃到了外婆家。


但他从未在心理上与母亲真正分离,特别是10岁那年母亲的突然死亡。


时至今日,伯恩仍记得最后一次和母亲见面的场景:


她在小伯恩上学的路上冲他挥手。



然后,她就失踪了,警察找上门,说“她死在树林里”


几十年后,伯恩看到了母亲失踪的警方调查记录,现场照片被及时抽走,但光是文字描述,就够残酷了。


“从那天起,我在脑海里就看到了这一切,但这样(调查记录)太直白了。”


他摘下老花眼镜哭,缓了好一会儿,要求工作人员带他离开。



伯恩早年最亲近的人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其次是外婆。


从母亲那里缺失的关爱,多少能在外婆这里得到一些。


可他的外婆也是个不堪依靠的。


她热爱声名,总想孙子是名人,一手把他推进名利场的火坑。


[魂断威尼斯]的试镜,日本和巴黎的工作,都是他在外婆的劝说下去做的。


伯恩中间不是没有过反抗。


日本之行前,[魂断威尼斯]余热正盛,伯恩家门口出现的不是成群的记者,就是一袋袋的信件。


伯恩很受困扰,外婆却很高兴。



那段时间他和外婆发生了很多冲突,甚至还离家出走。


是听外婆的话“去日本赚钱”,还是遵从自己的心愿“留下来学音乐”?


最后的结果是,伯恩屈服。


他终究没有办法逃离亲人,他还是太孤单了。


伯恩那时候还未成年,没有多少自主的能力,进入名利场后更是无依无靠,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如果他身边有个可以信任的爸爸或妈妈,[魂断威尼斯]对他的伤害可能就没那么大。”


《情感依附》一书,把原生家庭的创伤比喻为“闷烧”


闷烧持续时间长,而且看起来像即将熄灭的火一样——


“它会死灰复燃,演变成无法预期的症状。”


纪录片拍下了伯恩的失恋,无意间暴露了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的症状。


他很难信任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女友。


他们在浴缸里共浴,肌肤相亲,可伯恩连门上的密码都不愿告诉她。



早年的经历,已经耗尽了他的信任能力。


病急投医


不过与此同时,伯恩有很矛盾的一面。


他渴望亲密关系,无比依赖另一半,像依赖妈妈那样。


两个人相处中,他表现得几乎毫无生活能力。


他的公寓煤气灶一直开着,被子轻轻一碰就散架掉渣,枕头上长满了地毯甲虫。



多亏女友在房东上门前忙里忙外清扫干净,他才没被赶出去。


在日本拍摄纪录片期间,他把女友拴在身边,什么都撒手不管。


没拍摄需要不出门,也不让女友出门,手机也要用女友的。


伯恩曾经在采访里说,“我一生都在寻找像妈妈一样的崇拜对象”


这是他的求救手段,找一个像妈妈的女友或妻子,来弥补原生家庭的缺憾。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写道,人的情感基础是童年形成的。


如果没能从父母那里接收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会在潜意识中把他们当作爱情的原型。


比起美貌与名利,伯恩最在乎的就是亲密关系。


所以他当年在饱受名利场伤害后,能及时切割,好些年都不接戏。


转而谈起恋爱,结婚生子。



但我们也知道,他永远都会是亲密关系里那个索爱的小孩。


同样美貌而童年不幸的张柏芝,走向的是另一端。


她的母亲不断结婚离婚,父亲好赌成性,和黑道关系密切。


父母的婚姻充满了争吵,离婚时,张柏芝才9岁。


为了顾及同母异父的姐姐,她主动跟了父亲。


可她的父亲脾气暴躁,经常对她恶语相向,也经常因为赌债影响到她。



缺爱的张柏芝,反而成了爱的无限付出者。


她很早就开始工作,帮父亲还债,给大家庭成员买车买房,照顾他们的生活。



“想到我的家人现在活得很舒服,我就满足。”


有人说张柏芝是天生的演员,美貌,豁得开,极度感性,随便演演就能成功。


但演艺事业于她更像是一种赚钱手段,最重要的是家庭。


于是说息影就息影,说结婚就结婚。


结婚为的,主要是妈妈的身份。


她觉得男人不可信,好多年前就在《康熙来了》里讲:


“跟谁结婚都要签协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保证孩子是我的。”



她大抵在爱情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才更迷恋做妈妈的感觉:


“最聪明的方法就是不停生,(大的)长大,还有一个小的。”


“小的那个比较有依赖感,好像恋爱中。”



实际上,无限的付出,只不过是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


就像张柏芝聊到过小时候,那栋只住了一晚的大房子——


父亲好赌,输掉了全家刚装修好的新房。


她语气淡然,“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得到和失去很快,已经习惯了。”



习惯了无常,才会奋力抓住最稳固的血缘纽带吧。


对于童年,她会笑着说“我开心,起码我很好”“可能我天生蛮乐观”,可她的眼睛里明明带着泪。


她努力做妈妈,在镜头前努力开心,都可能在掩盖内心的不幸。


所以当她被嘲“卖人设”和“谎话精”的时候,真的很让人难过。


魔咒难破


对爱索取也好,为爱付出也好,能不能治愈“闷烧”不好说。


但原生家庭还有个特别吊诡的地方,那就是伤害的循环。


回到伯恩的那段婚姻,一开始确实很幸福。


伯恩找到了新生活,上了戏剧学校,状态越来越好。


成为父亲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不用像自己一样经历家庭的破碎。



但渐渐的,伯恩发现新的家庭关系并不足以填补他心里的漏洞。


他和妻子吵得越来越凶,为了孩子,他们努力维持表面上的婚姻关系。


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伯恩的酗酒。


他习惯了在晚上出门,第二天早上喝得酩酊大醉回家。


他没有什么心力陪伴孩子成长,伯恩的大女儿在纪录片里无奈控诉:


“理论上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但在现实中,就是行不通。


我想要他每时每刻在我身边,陪我玩,爱我,就像所有女儿希望父亲做到的那样。”



在儿子埃尔文10个月大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伯恩的妻子需要带女儿上幼儿园,把埃尔文交给他照看。


可是伯恩烂醉如泥,一下子睡过去,随后被一声尖叫惊醒。


他发现躺在身边的埃尔文嘴唇发蓝,早已没有了呼吸。


抢救是无效的,埃尔文被医生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症,而伯恩诊断自己为“爱无能”。


“一个孩子是不能照顾另一个孩子的。”



他觉得又回到了小时候,陷入抑郁和自我毁灭,只有酒精才能让他好受点。


埃尔文的死,终止了伯恩的婚姻,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痛。


这场破碎牵连者众多,伯恩受到了二次伤害,还把伤害传递给了下一代。


原生家庭是个太难打破的魔咒,需要很多运气,许多人只能学着用好看一点的姿态和它相处。


比如从小因为父母离婚被欺负的陈坤。


他小时候对此很是埋怨,再加上家里穷到“窗户永远糊着一层破了的纸”,这个长相俊美的男孩自卑又缺乏安全感。



11岁前他住在外婆的茶园,很久才能见妈妈一面,于是很嫉妒可以和妈妈在一起的弟弟。


“我看到弟弟就特别生气,有时候还打他。”


成年后,《金粉世家》带来的金钱和荣誉一度让陈坤觉得自己配不上,甚至得了抑郁病。


外部的顺利和内心的不顺相互拧巴,他开始向内寻找出路——


禅定和行走。



两件事情的重点,是学习面对和接受“一切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再谈起父母的离婚,他会说“感恩”。


当他发现儿子重复着他的人生(单亲家庭长大),在自传里写:


“他被迫面对这一切,他也要用他自己的方式梳理好他的心态。”


他相信表面上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像父母不完整的家庭生活,或者是不幸福的童年,有可能造就更好的人生。


这话当然不假,但陈坤知道自己有点假装乐观。


“我只不过从这样一个陷阱,想跳到另外一个陷阱。”



经历过人生无常的伯恩,也从精神上寻找依附。


纪录片里他看起了耶稣,说自己失去了很多之后,好像更轻松了。



有人说现在的他,看起来像“上帝”


但只有“上帝”本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多么激烈的内外部搏斗。


如今66岁的伯恩,站在父亲和儿子的中间,确信“总有一天会和他们相见”


伯恩的个人纪录片[世界第一美少年]已在【现在电影APP】上线,欢迎前往观看。

举报
评论 3
  • 一生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是很悲哀的。人得学会像教导孩子一般教导自我的内心,学会独立,学会迎接这个残酷的世界,学会接受孤独,享受孤独,甚至要学会在无温情的世界自己寻找和感知那一点点温情

  • 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 哎,好长时间不看电影了。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