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刘禅被人误读了?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长子,生母甘夫人,蜀汉第二任皇帝,亦是末代之君。自亡国之日起,便被后人讥讽为“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为其正言,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则评价阿斗:“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因为阿斗委曲求全不仅保全了自家性命,也得以让蜀地百姓免遭涂炭。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就赞美过阿斗是个好皇帝,因为“赦不妄下”。那么刘禅真是被人误读了么?

一、年少命途多舛

裴松之注陈寿《三国志·后主传》引《魏略》曰:“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刘备早期累累若丧家之犬,也顾不上自己的儿子生死,最终导致刘禅流落汉中。建安十六年,关中人刘括躲避战乱进入汉中,因家境殷实仍需奴仆侍候左右,便买来刘禅充做书童。后来又觉得刘禅谈吐不俗,便收为义子。直到公元214年,刘备打下益州,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地,便派简雍寻找阿斗的下落。简将军受命出使汉中后,偶然机会得见刘禅,一阵寒暄过后便进入核实身份环节,刘禅一一作答,“简喜,以语张鲁,鲁为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没错,眼前的这位一表人才的青年正是赵子龙冒死抱出的阿斗。刘禅终于可以回到亲生父亲跟前享受帝王的生活了。



这段经历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会对其性格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电影《亲爱的》黄渤的孩子被找到后,早已对自己的亲爹失去了亲切感。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看,生在乱世的小刘禅已经被颠沛流离的遭遇打磨成一个只求苟活于乱世平凡之人,帝王之气与刘禅已经渐行渐远了。

二、登基之后无所建树

章武三年春,刘备病笃于永安,招诸葛亮于成都,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年仅17 岁的刘禅就这样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在历史上多有前朝皇帝临終托付朝中重臣辅助下一任幼君之事。如商代的伊尹、西汉的霍光、秦朝的吕不韦。前两者都有废昏立明之事,而后者则是拥兵自重招来杀身之祸。“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像一个紧箍咒,一直回旋在刘禅的脑子里。刘禅深怕自己“不才”,“太甲”和“昌邑王”的遭遇其实没什么两样,都得看相父脸色。而自己本来就没有嬴政的实力,相父诸葛亮的能力被称为卧龙先生,能力可能远在吕不韦之上,自己的命运如何还未可知。此时的刘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还好,相父诸葛亮侍刘禅如荀息之辅佐奚齐,自始至终没有忘记先帝的嘱托,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例如,在《出师表》中,相父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担忧,像对待孩子一样耳提面命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开篇就向后主谈晒禁言,一连说了三个“不宜”,即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就臣僚向皇帝上疏而论,如此严肃且带有教训性的措辞历史上极为罕见。

刘禅也有自己的性格原因,按理说“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皇帝继位后首要目标是培养自己势力来跟权臣掰手腕。而阿斗则充分信任他的相父,并无半点怨言。同时他还按照相父的建议“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安排好这些人的职务后,自己便做起了甩手掌柜,放手让相父他们去干。

相父所安排的这些人也确实尽职尽责,比如刘禅想纳妃,董允认为12人已经完全足矣,刘禅只能就此作罢。这些事换做普通人,心里肯定也憋着闷气,更何况一个皇上?阿斗后期宠信黄皓,也是想走一下帝王的平凡之路,完全把他当作是“另外一个自己”来完成自己敢想而不敢做的事。

三、本性平庸,国破民在

公元263年曹魏大举进攻蜀汉,邓艾神兵天降从汉阴小道直奔成都而来,此时朝廷一片混乱,刘禅召开御前会议向大臣询问意见,大臣们都主张逃跑,一派认为应跑往吴国,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去南中。两派争执不休,刘禅也没有主见,这时光禄大夫谯周站了出来。 谯周当众指出去吴国不可以,道理很简单,“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

六神无主的刘禅觉得谯周说得有道理,吴国还没有灭亡,曹魏肯定接受他的投降。于是肉袒出降,邓艾在现场也以“承制”的身份代表曹魏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然而在邓艾回去复命之时,钟会、姜维发动了叛乱,司马昭觉得刘禅继续待在成都可能还会出乱子,于是把他的大臣还有家人一起带到了洛阳,同时以魏元帝名义封他为安乐公,建安乐公国,食邑万户,他的子孙还有蜀汉大臣约五十多人都封了侯。蜀地的百姓也免遭涂炭。

四、乐不思蜀、为后人诟病

刘禅受封后,亲自到司马昭府上谢恩,司马昭设宴招待。宴会上,舞女先表演魏国的歌舞,原蜀国的官员都觉得很难堪,又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官看了都流下了眼泪,当然这其中有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人是假装触景生情。坐在底下的刘禅想必此时心里也很难过,但是看到“路人皆知”司马昭的用心,以及那阴阳不定的面孔,刘禅察言观色的技巧就用上了。强颜欢笑,谈笑自若,司马昭看到阿斗这个样子悄悄对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随时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耶!”宴会步入尾声之时,司马昭戏谑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犹豫了几秒钟后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刘禅以小便为由起身离席,原蜀汉旧臣“秘书郎”郤正马上跟他出去。在走廊里,偷偷地对他说:“主公怎么能说‘不想念蜀汉呢?’如果司马昭再问你想不想念蜀地这类话,您应该哭着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真是没有一天不想念回国呀。’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回到蜀地的希望。”刘禅牢牢记住了郤正的话,重回酒席。

疑心颇重的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想不想回故国,刘禅便照着郤正的话,背书似地说了一遍,且装出一副悲苦的神情,强忍着没流一滴眼泪,只是把眼睛闭了起来。司马昭见样,心中有数,猜到一定是郤正教刘禅说的。突然问道:“你这话怎么和郤正说的完全一样?”刘禅听了暗吃一惊,便睁开眼睛说:“你说得对,正是郤正教我说的。”司马昭和旁边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很多人说刘禅“乐不思蜀”是大智慧,因为装傻才躲过杀身之祸。其实当时并没有新帝杀旧主的社会风气,曹丕称帝不杀刘协,司马炎称帝不杀曹奂。被软禁的亡国之君,犹如孩童,杀他们既无益处,徒背骂名而已。因此刘禅没有被杀最主要是受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约束的结果。

五、盖棺定论

公元271年12月,刘禅在洛阳病逝,享年64岁,善终。陈寿是这样评价刘禅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陈寿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后主刘禅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君主,在诸葛亮辅佐他时是遵循道理的,到了诸葛亮死后宦官包围他时,又变得昏庸不堪;诸葛亮辅佐他时,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政治缺陷,但是至少在不随意改变年号、不乱领布大救这两方面,诸葛亮的政治见识是相当高明的;但是诸葛亮身死之后,这两方面的情况就完全不行了;而后主在位时期一前一后两个阶段的政治优劣,也就由此显现出来。

这充满贬斥的评价一直影响后世,“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刘禅亡国之君的烙印。如果我们不用皇帝的视角而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阿斗,也许能理解他为何如此。阿斗不过是一个庸人而已,生在战乱年间,被帝王的生活消磨了斗志,虽胸无大志,也没有害人之心,谈不上智慧却也不残暴,一门心思只想玩乐。蜀汉以一个凡人落幕总比东吴以孙皓这个暴君灭亡强上百倍。

后人在讥讽刘禅的时候,是否也曾自省过?多少人错把平庸当平凡,一生碌碌无为却认为平凡可贵。刘禅是个平庸的皇帝,没有大智若愚,但也不昏聩,他是个平凡的人,也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观,只是一个凡人当了皇帝而已。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