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正式生效,对我国的粮食进出口会有哪些影响?

根据我国此前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2022年1月1日起,这个覆盖全球近1/3的人口、近1/3的GDP,代表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这其中,降税是整个协议的关键点之一,根据相关协议,RCEP成员国将通过十年左右时间实现90%的商品享受零关税,由此也将对我国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农产品市场主要受到哪些影响。

首先,目前RCEP成员国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从以上15国的农产品贸易来看,主要涉及的大宗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米、棕榈油、橡胶、食糖、棉花、牛肉、水果、乳品等。

根据每日粮油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与RCEP相关签署国的总粮棉油进出口总量为2283万吨,其中出口总量为207万吨,进口总量为2077万吨,涉及的主要大宗粮棉油品种包括棕榈油、木薯、大米、大麦、糖等。

在出口方面,我国出口最多的粮棉油品种为大豆、稻谷和大米、豆粕、玉米淀粉及马铃薯;进口方面以棕榈油、木薯,以及小麦、棉花、食糖等为主。

按照我国2019年粮食出口总量434万吨、进口总量11144万吨计算,RCEP内部粮棉油贸易分别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47.6%和18.6%。详细数据如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RCEP是一个全方位的自由贸易区协议,但对于一些敏感产品仍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对成员国之间的内部产业构成负面冲击。

比如,在涉粮产品方面,我国在与相关国家签署的双边协议中,棕榈油、大米等敏感性粮油产品并不在RCEP零关税范围内,仍设有关税保护,以确保国内粮油产业发展。在与澳大利亚签订的双边协议中还规定棉花、食糖等为敏感产品,不做关税让步。

另外,根据每日粮油对2021年1-11月的粮食进口数据梳理显示,在涉及主要粮食进口方面,澳大利亚仍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之一。

分国别方面,泰国稳居高位,主要是因为木薯、糖、大米均是泰国的优势品种,其次是印度尼西亚,主要就是棕榈油,第三则是澳大利亚,主要包括大麦、棉花,以及小麦和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但对于粮棉油等商品的进口仍需遵照我国海关对进境粮食实施检疫许可制度。

进境粮食的后续监管主要包括口岸装卸监管、运输监管、加工监管、下脚料处理监管、疫情监测等。

海关对进境粮食装卸、运输、加工等环节、过程实施检疫监督,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调离、使用。严禁将进境粮食做种用。进境粮食应当在具备防疫、处理等条件的指定场所加工使用。未经有效的除害处理或加工处理,进境粮食不得直接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