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玩和田玉,我们交过的智商税,你踩中几条?
昨天有位粉丝朋友私信我说,玩玉很多年,上了不少智商税,其实我感觉这是不可避免的,就连我们从业多年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智商税也没少交,只不过随着从业时间越来越长,眼力也越来越准,这才渐渐的降低的“交智商税”的概率!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智商税”,看看你有踩中过哪几条?
一、证书类:
很多刚入门的玉友都比较看重证书,以为只要有了证书就有了保障,那和田玉鉴定证书到底有没有用呢?有用,但也没太大用。要看你到底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新国标的标准,我们来看以下几个问题:
产地不参与定名:
什么意思?就是说和田玉鉴定定名的时候不会体现产地,那么,像“和田玉”这样名字中的地名,也不具备产地意义,简单来说,证书上的“和田玉”,包括了新疆产出的和田玉以及俄料、青海料、韩料、等其他地区的料子,证书只能告诉你,是不是和田玉,但是并不能告诉你具体产自哪里的和田玉。而老玩家都知道,韩料、青料、俄料跟新疆产的和田玉在价格上可是差了不止一点点。

俄料作假的仿籽
产状不参与定名: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和田玉按产状大致可以分为籽料、戈壁料、山流水、和山料等4种,不同产状、不同质量的和田玉价格也有很大差别,鉴定证书对于这点不予考虑,因此,一般证书不能告诉你这块和田玉是籽料、山料、戈壁料还是山流水,更不能告诉你这枚“籽料”的皮色是真还是假,也不能告诉你是洒金皮、秋梨皮、黄沁还是红油皮,这些都要自己判断。
鉴定不分等级:
玉石的品质变量太大,需要考量的因素也多而复杂,彼此界限也不像宝石那么清晰,因此,玉石在鉴定时,只定名称,(和田玉、金丝玉、石英岩玉、蛇纹石等)而不像钻石一样会分级,在这方面,证书只能告诉你是不是和田玉是什么玉,并不能告诉你品质如何,比如:质地好坏、颜色怎么样、有没有裂、油润度好不好这些都要自己判断。
除以上几点外,市场上还存在人为地制作假证书、套证书、证货不符等各种乱象,不是说证书不可信,有证书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即使证书再权威,再详细,也需要各位玉友们擦亮眼睛,认准东西,不可盲目迷信,为此付出高价。

网图
二、以色诱人:
很多不懂的玉友,很容易被商家忽悠,以水头足,价值不高的青海料当高端玉;拿李鬼当李逵的乳化玻璃是宝贝;诸如此类,种种案例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殊不知,那些水头好,颜色艳丽漂亮的石头,要么品质差,要么就是染色的。
三、拿次品冒充精品:
如果说俄料和青料的和田玉中还有一些精品的话,那韩料里就更少了。甚至有人拿着内蒙玉或阿富汗玉等这些压根不是和田玉的东西来冒充和田玉籽料,让很多刚入圈的朋友花来头等舱的钱享受的却是连经济舱都比不上的服务。

网图
四、捡漏心理要不得:
如果说以上几种情况是商家的原因,那么因为捡漏而交了“智商税”的就是咱们自己心态的问题了。商家就是抓住了玉友们的心理,低价卖给你“高货”,你以为是捡着漏了,殊不知买到手的是假料。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