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卓大水漫灌黑水营,清军形势危急,兆惠如何化险为夷?
上回说到和卓军大举围攻黑水营,但损兵折将,未能攻下清军营地。面对兆惠率领下的这支孤军,明明粮弹俱缺,竟然还能这么生猛,如有神助,小和卓霍集占疑惑不解之余,不由得无比沮丧,只好改弦更张,准备对清军长期围困。不过当他听说了兆惠曾经孤军被围,竟然反败为胜的故事以后,开始有点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也会步了准噶尔人的后尘,于是改变计划,开始整日琢磨尽快消灭兆惠的办法。有一天,正当他聚精会神地观察河对岸清军的营地之时,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
兆惠虽然赢了一仗,但马上又面临新的危机,营地里挖出的水井不够喝,而去河边取水,要穿过火力封锁,实在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不仅仅是水,粮食更让他头痛。之前因仓促行军,加之运输困难,军粮只带了一个来月的量,看敌人这架势,没几个月别想撤围。如果强行突围呢?三千人对战两万多人,胜算实在太低,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这步险棋。为今之计,唯一的对策就是固守待援,他现在已经派人送消息到最近的阿克苏了。不过即使是用最快的800里加急,等消息传到北京,至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屈指算来,援军赶到,最快也得两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如何支撑下去,兆惠冥思苦想,始终觉得无计可施。
好在兆惠不是雅尔哈善,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既然想不出办法,那就虚心请教呗。于是兆惠请来两位熟知当地风土民情的大佬——额敏和卓和霍集斯一起商量,让他们出出主意,看看有什么办法,化解这个难题。刚把情况说完,两人立即抚掌大笑,说大帅勿忧,他们有办法提供一个月的粮食,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有两个月的粮食。
看到这里,不光当时兆惠听得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相信读者诸君,也会觉得不可思议吧?小和卓坚壁清野已久,现在更是被团团围困,哪来的粮食呢?但军中无戏言,额敏和霍集斯不会不懂。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南疆和内地不同,一直以来,当地贵族向农民收税,都是没有一个固定额度的,收多收少,全看心情。所以农民每年都会把一部分必需的口粮,预先埋藏起来,防止被贵族收走。时间久了,双方都心知肚明。一般贵族如果觉得收少了,就会去挖粮,挖到觉得差不多时,也就算了。为了避免被贵族搜刮,农民最喜欢把粮食埋在林子里头,这样挖坑埋藏的时候,不容易被别人发现。而清军黑水营所处的地方,正好有一大片林子,估计能挖到不少农民埋藏的粮食。所以额敏和霍集斯才敢打这个包票。
顺便说点题外话。关于当时南疆回人埋藏粮食的这个习惯,也有人认为是后来在准噶尔统治时期才形成的。因为当时准噶尔人对南疆的统治十分严酷,除了繁重的赋税之外,还常常对回人随意搜刮。所以被准噶尔人统治的回人,为了自己的粮食不被搜刮殆尽,便形成了这么一种传统。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埋藏粮食的传统,是早在准噶尔人统治之前,就一直广泛存在于南疆的。具体的方式是在地里挖一个2米深左右的坑,坑底铺灰,灰上再铺一层麦草,之后放入粮食,再在粮食上铺一层麦草后掩埋。铺麦草我们好理解,主要还是为了保护粮食不受污染,至于为什么还要铺一层灰,据说是为了防老鼠。
埋藏或窖藏粮食的土地,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回人会在上面做一些自己知道的标记,比如插一根木棍之类,当然如果是战争年代,木棍这样的也不会插,反正就是藏了起来。而这样储存的粮食,可以储存一两年都没什么问题。所以兆惠不用担心挖到的粮食是变质发霉的。
兆惠听罢,喜出望外,立刻发动全军在林子里东挖西刨,果然找到了上百处粮食,少则一两石,多则十几石,看来应付一两个月问题不大,眼前缺粮的燃眉之急总算缓解了。但就在兆惠自觉可以松一口气时,忽然斥候来报,敌军正在河的上游筑坝,已经快要完工了。兆惠一听,不由得大惊失色。
大家都知道,满人入主中原前,《三国演义》是从上到下的必修课程,关帝爷水淹七军的神勇史迹,兆惠是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所以一听斥候的报告,他是再清楚不过,小和卓此举意味着什么,脑子里好不容易刚松下来的那根弦,立马又紧张了起来,冷汗也随之流遍了全身。
兆惠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早已惊惧万分——小和卓这招水淹黑水营,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刚才那么多粮食就都白挖了,很快大伙儿都要去见水龙王了。于是他紧急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哪怕再危险,也必须立刻突围,能冲出几个算几个,不然都要葬身鱼腹了。兆惠左思右想,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正待下令大家立即回去准备,连夜进行突围。关键时刻,额敏和卓站了出来,对大家说不用害怕,更用不着冒险突围,他有良策,可以化解敌人的水淹威胁。话语一出,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惊讶不已,滔滔的洪水怎么防?不会是吹牛皮吧?
就在清军惶惶不安之时,这边小和卓的水坝很快完工了,现在水位已经蓄得老高了,小和卓站在坝顶上,俯视清军营地,一脸的志得意满,他相信这一次胜券在握了。他走下水坝,在向他的神默祷后,拿起火把,亲手点燃了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滔滔洪水从缺口奔涌而出,倾泻而下,势不可挡地扑向了清军的营地。
小和卓炸开了河坝,洪水冲向了清军营地,但是想象中的水淹七军的景象,并没有发生,河水全都流入了清军连夜加深加宽的壕沟里,被顺势引到了低洼处,重新流回了河里。清军不但毫发未损,还顺带解决了喝水问题,气得小和卓肺都快炸了,没想到又白忙活了一场,到头来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那么额敏和卓为何能想出这个妙计呢?
原来额敏当年跟着清军退回到关内以后,为了适应关内的生活,就开始了屯田,因此也就学会了修建水利设施。他一看敌人筑坝,就立刻想到了挖深壕分流的工程,然后向兆惠提出了建议,化解了迫在眉睫的危局。所以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兆惠后来之所以能够成功脱困,与霍集斯和额敏和卓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
兆惠为什么能赢得乾隆的信任,立下不朽功勋,绝对不是撞大运撞来的。他不仅战场上杀伐决断,毫不拖泥带水,而且平常礼贤下士,从善如流,非常注意团结当地世俗贵族,这些都是他能成就伟业的关键。作为一名主帅,当危局来临时,什么时候要乾纲独断,什么时候又该从善如流,是最考验一名将领的素质和能力的。
那边小和卓放水灌营失败,反让清军得到了水源,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派人向黑水营挖沟,计划让士兵用芦苇、树枝等披在身上伪装,到了晚上劫营。这不就是当初雅尔哈善、马得胜用来攻打库车城的招数吗?又怎么瞒得过兆惠?只不过当时马得胜是在地下挖地道,而小和卓是在地面挖壕沟。因此兆惠严加戒备,叛军既然披着芦苇、树枝等易燃物来偷营,清军岂不正好用火攻?这也是当初库车城破马得胜挖地道的这一招(史料记载不一,有的地方说是水淹),现在双方角色互换,轮到小和卓霍集占郁闷无比了。
霍集占不甘失败,决定再施一计,下令绕着清军的营地修一道围墙,上面建有高台,在高台之上往黑水营中发射鸟枪,让清军的一兵一卒都无法进出,我打不过你,把你活活困死还不会吗?兆惠见招拆招,立即下令在黑水营内的四周也建立高台,反正黑水营有的是树,不缺原材料。这样大家高台对高台互射,持续了半月有余。到了十一月十日这天晚上,正好是月黑风高夜,清军分兵两路,悄悄地摸进了敌人的营地里,然后一阵猛砍猛杀,打得敌军屁滚尿流,趁机摧毁了敌人的围墙和高台,还夺取了敌人的两处营地,烧毁帐篷六十余个,得胜回营。
经过这一系列斗法,霍集占不得不承认,战术上他是玩不过兆惠的。既然强攻无望,那就老老实实的长期围困吧。现在清军的粮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而水源问题也得以解决,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弹药。这一次,小和卓又帮了兆惠的大忙。由于和卓军不断进攻黑水营,朝营内放枪,而黑水营是在树林之中,因此大量弹丸都镶嵌在了树木上,史料记载,“每斫一木,即坠落无数”,就是砍树的时候,弹丸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当时的鸟枪,使用的弹丸是铅丸,其实就是个升级版的弹弓,铅丸打出去,捡回来还能再用。因此这样一来,清军的弹药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你打过来,我再从树上取下来打回去,来而不往非礼也。
正因为这样,清军在黑水营中才得以长期坚守。而清军又在挖得粮食后,有意向敌军夸大宣传,这就让和卓军很是气馁,觉得这些清军是不是有天神相助,怎么饿也饿不死,渴也渴不死,弹药还打不完。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就在兆惠突袭得手的同一天晚上,被小和卓逼跑的黑山派和卓联合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布鲁特人(柯尔克孜人),偷袭了大和卓波罗尼都的老巢喀什噶尔(今天的喀什城附近),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小和卓判断,清军之所以这时候突然反击,必定是与布鲁特人有了约定,这样和卓军两面受敌,先别说这边主力都和清军耗着,获胜遥遥无期,那边老巢恐怕先就不保了。这让小和卓霍集占越想越怕,他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应该先彻底消灭了黑山派的余党再说,再加上他发现兆惠这块硬骨头,也实在是不好啃,倒不如先和清军议和,暂时撤围休整。
那么布鲁特人攻打小和卓老巢,是否是与清军约好的呢?其实还真不是。历史上布鲁特(吉尔吉斯/柯尔克孜)人一直就和南疆回人恩怨不断,而且也一直参与黑山、白山两派的争斗。现在,布鲁特人一看大小和卓是全力对付清军,喀什噶尔空虚,因此就想趁火打劫捞一把。
就这样,小和卓派了一个回人、一个厄鲁特人当信使,前往黑水营与兆惠讲和,希望各自撤兵。小和卓在信里说,大家之前的所有不愉快都是误会,现在要不我们各退一步,我们撤掉对你的包围,送给你粮食,让你能退回阿克苏,你回去报告大清皇帝,说我们愿意臣服于他,很快就会派使者前往北京,上表称臣。
兆惠一收到小和卓的信,就拿给大家看,所有的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小和卓肯定又在出阴招,我们不能答应。反正咱们刚挖到粮食,现在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再撑个一两个月是没问题的。届时只要援军一到,内外夹击,大功必成,说不定可以将敌酋一举成擒。此外,此刻如果贸然答应小和卓的议和条件,将来如果对方再度作乱,如何跟乾隆交待?恐怕吃不了兜着走都是轻的,雅尔哈善此前大意纵敌遁走的教训不可谓不严重。
所以兆惠扣留了这两个信使,用箭射出回信,信中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小和卓的提议:议和没门,但投降可以,条件是你们兄弟俩立刻到我的大营来,跟我一起去北京,听凭皇上发落,路上可以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面对兆惠如此强硬的回复,小和卓又将怎样回应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如您觉得文章可读,烦请点赞转发一下,不胜感谢!您有何看法,欢迎下方畅所欲言,期待您的指教!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体元的文史沙龙。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