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兵马俑会涂装蓝色超导材料?竟然读出不可思议的黑科技故事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兵马俑外面,有一层炫彩的颜色。

而这些颜色其实是一种超导材料。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也觉得这就是一个都市传说。

兵马俑涂装超导材料?

这不就跟秦始皇见过宛渠外星人一样,是很纯很纯的魔幻故事吗?

但结果,就在几个月前,我真的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了这个故事。

科学家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中,发现了颜料的超导属性。

原来,这个传说是真的。

而且,进一步研究,整个兵马俑身上,隐藏的秘密,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多、更惊奇。

它们寂静无声,但却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拥有黑科技的大秦帝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2006年·斯坦福大学

时间回到2006年,斯坦福大学的核物理实验室中。

一个争论了十多年的问题,终于要一锤定音了。

那就是,兵马俑身上的蓝色究竟是什么物质。

当时,已知的古文明中会制作蓝色颜料的只有两个,分别是埃及蓝,和玛雅蓝。

大约5000年前,埃及人就掌握了合成蓝色颜料的黑科技,成分是——硅酸铜钙(CaCuSi4O10)

玛雅蓝则是一种树汁和未知黏土的混合颜料,和埃及人的制造思路不一样,是独立发明的。

但是,兵马俑身上的蓝色颜料,是不是也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呢?

一开始,外国专家们想都没往这方面想。

因为,打破埃及方法,重新发明一种蓝色颜料,这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才刚刚掌握的新技术。

比如,为什么全世界国旗都没有紫色?

这就是因为,紫色其实是一种最顶级的蓝色颜料,直到现代国家纷纷建立的时候,人类都还无法大规模合成紫色。

所以,2200多年前的秦朝人,又怎么可能独立研发出蓝色颜料呢?

于是,外国专家们都在猜想,那个时候,从埃及到中国一定有一条未知的商贸线路。

这样,埃及蓝和西方的雕塑工艺,才能传到中国,才会有蓝色的兵马俑。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并不是埃及蓝。

而是中国人独立发明出来的一种蓝色——中国蓝。

所以,究竟是埃及蓝还是中国蓝呢?

直到2006年,斯坦福大学动用了同步加速器,这个问题才被破解。

加速器将一束比太阳光还要明亮十亿倍的射线轰击一块50微米的在蓝色材料上。

先是出现了和埃及蓝类似的分子结构。

看来,这也是一种人工化合物,而非像玛雅蓝一样的天然混合物。

继续分析,和埃及蓝不一样的原子出现了。

原来,兵马俑的蓝色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和埃及蓝的硅酸铜钙,完全不一样。

实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数据中又显示,这种中国蓝当中,还含有一氧化铅。

这些一氧化铅,让中国蓝,变得特别特别的蓝,蓝得发紫的那种感觉。

最终,兵马俑的蓝色颜料,被命名为——中国紫(Chinese purple)。

从此以后,教科书被改写,工业社会前,掌握蓝色颜料的古文明,现在是三个,埃及蓝、中国紫和玛雅蓝。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硅酸铜钡、一氧化铅,这两个分子式,很快就有物理学家们联想到了一个更大的课题,那就是——超导。

超导,也就是完全没有电阻的材料,磁悬浮,人工太阳,量子计算机等等未来技术目前还无法实现,都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攻克超导材料的难题。

现在,中国紫当中出现了钡、铜、铅,这都是和超导有关的元素。

难道,兵马俑还和超导有关?


2006年·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

同一年,这些颗粒,又被送到了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进行超导实验。

这里有一台世界上最强的磁场仪,能够产生45特斯拉的磁力。

很多最顶尖的磁场研究都在这里进行。

包括核物理、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等等等等。

甚至传说,那些51区的逆向外星黑科技的实验,也都少不了这所实验室的帮助。

这次,兵马俑身上的颗粒,被带到了实验室,科学家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温度一点点降低,磁体内的中国紫分子变成了单一的磁波。

继续降温,磁波失去了第三维度,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二位平面。

与此同时,磁体里的中国紫分子也突然变成了超导体。

这种实验结果完全超出了预期。

科学家说,这不仅仅是超导材料的问题了。

磁波从三维变成二维,这个发现很重要。

只要破解这个三维变成二维的过程,就能帮人类制造出更好的超导材料。

谁也想不到,实验室一直在寻找的东西,竟然2200多年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秦朝人究竟是如何合成这种超导材料的?

另外,它们又为什么要把这种材料涂抹到兵马俑的身上?

仅仅是因为美观吗?

这背后的脑洞故事,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们还是回到科学家的语境,看看他们怎么认为。


中国人为什么崇拜玉?

中国人为什么崇拜玉?

可能我们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但我们都懂,黄金有价玉无价。

为什么在中国人的世界里,一块玉石,能比黄金还要珍贵呢?

历史学家是这么说的,玉器,在秦汉的时候,其实大部分都是冥器。

比如,金缕玉衣,玉棺材,玉璧等等等等。

古人认为,金缕玉衣,可以让肉身不腐。

玉璧,可以让灵魂不朽。

还有承露盘里的玉粉,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各种各样的玉文化,都围绕着永生的话题展开。

所以,古代中国的化学家们,一直认为,寻找到一种人工造玉的方法,就能接近永生的目标。

就像西方的炼金术士一样,他们也认为,寻找到一种点石成金的方法,就能接近人造生命的目标。

最终,大概在秦始皇之前200年,中国的化学家们就已经掌握了人造玉的技术。

这个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的——琉璃。

而琉璃的主要成分,恰好有钡和铅。

于是,专家们推测,正是在制造琉璃的过程中,古代化学家们偶然制造出来了硅酸铜钡+一氧化铅的中国紫颜料。

真相就是这么朴实。

但结果,却是一不小心制造出了超导材料。

那这样的话,也许大家要问,既然颜料这么高级,那为什么兵马俑还会掉色呢?

埃及蓝,玛雅蓝,不是到今天都还依旧很亮丽吗?


兵马俑为什么会掉色?

如果秦始皇当年考虑过兵马俑以后会被挖开的情况,那么,这一定是他陵墓中最大的一次失算。

因为,兵马俑采用了一项非常奢华的防腐工艺,叫做——生漆。

生漆,也就是漆树的汁液,物品上涂抹生漆以后再上色,不仅可以千年防腐,还可以让色彩更加光亮。

比如,马王堆里挖出来的漆器,2000多年了,展出的时候都更昨天刚刚上漆的效果一样。

秦始皇当年想要的效果就是这样的。

漆器在古代非常珍贵,一颗漆树一年能产10克生漆,而涂抹一尊兵马俑,大概要用250克生漆,也就是25颗漆树。

我们一共发现了8000多个兵马俑,这也就是20万颗漆树。

另外,生漆毒性很大,漆器师傅们通常寿命不长。

所以,在古代,漆器都是贵族专享的奢侈品。

比如,那座极骄奢的曾侯乙墓,出土了泡面青铜器、出土了曾侯乙编钟,但这都不是最奢侈的国宝,最奢侈的,其实是曾侯乙的巨型漆棺。

这样看来,8000个涂满生漆的兵马俑在当初一定是骄奢到没边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生漆,兵马俑才这么容易掉色。

原来,秦始皇漏算了骊山的土壤结构。

为什么马王堆的漆器光亮如新?

为什么曾侯乙的漆器不会退色?

这是因为,马王堆古墓2000多年没有漏气,环境干燥。

曾侯乙漆器泡在水里,环境湿润。

在考古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秦始皇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漆兵马俑会被骊山的泥土掩埋,而这些掩埋生漆的泥土是潮湿的。

本来生漆不怕湿,但害怕忽干忽湿。

2000多年来,它们在潮湿的泥土里,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但当它们被挖出来的一瞬间,湿度被破坏,生漆里的水分蒸发,接着就会变形、破碎,最终变成很细小的碎片,带着颜料一起脱落了。

这个过程非常快,通常只有4分钟的时间。

中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一直在联手研究防止生漆脱落的技术,但至今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德国科学家建议,出土后立刻用一层特制塑料包裹,然后用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子,轰击塑料,这样能让生漆里面的水分被置换出来,防止脱落。

但是,留给我们操作的时间只有4分钟,显然目前的技术还不太可行。

也许,技术成熟以后,传说中的5号坑,6号坑也就能够开挖,到时候,没准儿我们就能看到像马王堆漆器一样散发着黑色幽光的彩色兵马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但愿我们能看到那一幕吧。


兵马俑是用活人烧制的?

据说,每一个到西安参观过兵马俑的人回来以后都会跟你讲,兵马俑是用真人烧的。

这个都市传说太有感染力了,好像大家从内心深处都不排斥这个说法。

这是为什么呢?

2014年,一个来自伦敦的科研团队,似乎从数据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他们先是分析了100尊陶俑的面部。

把这些面部数据导入到亚洲人脸的大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一秒钟可以比对100万张脸。

大数据分析100尊陶俑的面部数据以后得出结论,这些面部都符合数据库资料。

也就是说,这些陶俑的脸都是真实的,没有一尊陶俑的脸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当时,工匠们一定是参考秦军将士的尊容,一尊尊手工雕刻的。

继续研究,科学家又把陶俑的耳朵导入了数据库。

也得出了很人脸相同的结果。

看来,工匠们非常认真,连耳朵这种细节也都没有敷衍,也是按照真人的耳朵一个个捏出来的。

耳垂有大有小,耳廓有厚有薄,耳洞有深有浅,实在太形象了。

还有身高数据,体型数据,这些也都在数据库中得到了验证,是真是数据,不是随意拼装的尺寸。

也就是说,你看到的8000尊陶俑,真的是8000个鲜活的士兵。

甚至有些士兵军装地下,还能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领结装扮,充满了个性。

8000尊陶俑,除了没有生命,不是血肉以外,真的和8000个真人没有区别。

所以,你的大脑才会产生错觉,它其实也是一个人脸、人像的大数据库。

当你看到兵马俑坑的那一瞬间,心中的那种震慑感,其实是无数的真实数据冲击大脑以后产生的错觉,大脑相信,这是真人,不是陶俑……

也许,这就是秦始皇想要的效果吧。

继续破解,这8000尊真人陶俑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呢?


揭秘一:条筑法

专家们从破碎陶俑的内部发现了条筑法的秘密。

内部有一圈一圈的痕迹,痕迹上还有手掌按压掌印。

看来,兵马俑是工匠们用一圈一圈泥土,磊出来的模型。

记者采访现代的兵马俑仿制师傅,他们也认同这种工艺,但他们并不使用,除非是最顶级的仿制订单,他们一般采用的是模筑法。

就是把泥巴直接灌倒模具里成形,脱模,晾干,再烧制成陶俑,最后把身子、腿、脑袋拼装起来。

这种模筑法成品率达到90%以上,工期也只需要10天左右。

但是,条筑法,现代工厂的成品率,太低了。

因为,泥土的韧性很难掌握,一个陶俑烧干以后有400斤重,2米高,但支撑它们的陶土壁只有2厘米厚,这样一来,泥俑一条条叠高,稍有不慎,泥俑就会坍塌,越往上越危险。

所以,现代师傅们只能叠一截,晾干一截,再叠一截,工期搞不好就延长到45天以上。

那古代筑造这些陶俑,一共用了多少工匠,多少工期呢?

专家们一共从陶俑身上发现了87个工匠的名字,他们推测,这87个工匠,每人带了10个学徒,一共87组车间在生产陶俑。

一组一年生产10个,那么需要十年完成8000个陶俑。

这个数据大致符合历史记载,但是,很快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骊山的气候环境,这里夏天温度高达40℃,冬天零下十几度。

显然,要用生产陶俑,太热、太冷都不行,现代工厂里,用空调保持常年20℃,才能维持持续生产。

那古代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保证春夏秋冬,每月都能生产陶俑的呢?

专家们继续破解,发现了第二个秘密。


揭秘二:窑筑法

这个问题最开始真的难倒了一大片外国专家。

直到一个陶俑工厂的老汉,向外国专家们介绍了一种叫做窑洞的东西,他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一种陕西的独特民居,在山体上直接开凿的房屋。

窑洞冬暖夏凉,专家们采集数据以后发现,窑洞确实可以做到室内常年20℃,很适合陶俑制作。

进一步猜想,专家们认为,当时87组工匠可能在陶俑工厂中有200多个这种窑洞。

他们在一个窑洞里工作,完成泥俑后就出来,封死窑口,直接烧窑,把里面的泥俑烧成陶。

整个制俑过程,不接触外部环境的,相当高级,这简直和现代的无菌工厂有一拼。

接着是陶俑的运输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坑是这种揭顶的样子。

其实,刚刚出土的时候,考古队发现,兵马俑坑是有顶的,而且,顶上面还有防盗的木梁。

也就说,当初兵马俑坑很可能,不是天井,而是地道。

那如何在地道里整齐的安放8000尊兵马俑,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先不说运输人员的供氧问题,最简单的照明问题如何解决?

用火把吗?但发掘的时候并没有火把遗留的碳痕迹。

难道有电灯?还是说,当时的工匠又有什么我们至今还没有想到的巧妙办法呢?

这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继续破解,专家们关注到兵马俑手中的兵器。

因为,发掘的时候,除了兵马俑,泥土里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出土,这也就意味着。


当初兵马俑下葬的时候,手里是拿着兵器的,那这些兵器又能揭示出那些秘密呢?


惊奇一:合金箭头

专家们第一次看到出土合金箭头的时候就断定,秦国的兵工厂拥有标准化的管理思想。

因为,早些年,他们在湖北、江苏、河南出土过同款的秦国箭头,真的叫一模一样。

绝对是同一个模具中标准化制作出来的。

果然,检测数据也验证了这个猜想,4万只箭头,最大误差只有0.22毫米,最小误差0.02毫米。

继续检测金属成分,更惊奇的数据出现了。

原来,箭杆的部分,是3%的锡、1%的铅和96%的铜。

而调转过来,箭头的部分,则是20%的铅和80%的铜。

也就是说,箭杆和箭头是分开铸造,然后再焊接在一起的,箭杆不含铅,这样轻便、飞得远。

箭头含铅高,这样硬度高,破甲能力强。

就为了追求这一点点细节,秦国人竟然用合金、焊接两道工序来完成一根箭头。

那整个战争中,秦军使用了几千万,几万万个箭头,又是怎么快速又标准的制造出来的呢?

专家们推测,应该是这样,先把箭杆铸好,然后,把箭杆固定到模具当中,再浇筑箭头。

没错,这就是今天子弹工厂里一模一样的工艺。

弹壳和弹头是分开铸造然后组装的……

更进一步对比,你会发现,秦国箭头是三棱形的,这和现代子弹的形状非常相似。

所以,专家们估计,秦军在大量的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了和现代子弹一样的空气动力学。

他们放弃了这种杀伤力更大的翼形箭头,因为它受风的影响大,准确度不高。

也放弃了这种带血槽的棱形箭头,因为它的风阻大,飞得不够远……

既然箭头都这么讲究,那发射它的装置会是什么样的黑科技呢?


惊奇二:青铜弩机

这支青铜弩机被称作2200年前的自动步枪。

由望山、悬刀、钩牙三个标准化部件组成。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弩弩机可以自由拼装,任何一个部件坏了,都可以从另一把秦弩上拆卸零件,拼装成一个新的弩机。

弩机安装到弩臂上面,就成了一把强弩。

望山用来瞄准,和现代的步枪标准原理一样,三点一线,将瞄准技术标准化,是世界上最早的瞄准镜。

钩牙挂住弓弦,这样就可以在射击的时候,不用去使劲拉弦,射过箭的朋友都应该有感触,拉弦拉久了,手绘发抖,根本射不准。

所以,当时出土的匈奴弓,只有只有23公斤的拉力。

而匈奴人面对的秦弩,却有180公斤的拉力。

弩兵分前后两排,采用脚踩手拉的姿势上弦,交替射击,有效射程300米,150米内中箭必死,双排射速每分钟3-5发……

原来,匈奴人面对的是一直装备着远古加特林的秦军,怪不得打不赢。

另外,史书上记载,强弩在前,锬(xiān)戈在后。

《史记·苏秦列传》錟弩在前,錟戈在後

即使有少数骑兵躲过了箭雨,近身以后,还有锬和戈等待着他们。

西方的冷兵器中,并没有发明戈,所以,当他们的武器专家看到秦戈以后,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反制骑兵的精妙武器,可以刺、可以勾、可以砍还可以格挡,像这样轻松的把骑士挑落下马,非常好用,和弩机一样,可以把一个村民,在几个月以内,迅速训练成一个战士。

也是标准化的产物。

但是,史书上的这个锬(xiān)又是什么武器呢?


惊奇三:专诸刺王僚

《史记》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吴国公子光想要刺杀吴王僚,自己当吴王。

就拜托伍子胥去帮他训练刺客。

于是,伍子胥找到了专诸。

专诸问,王僚有什么爱好?

公子光答,爱吃鱼。

于是,专诸就到太湖边,学了做大鱼,同时,伍子胥秘密帮专诸打造了一把鱼肠剑,可以藏在大鱼肚子里。

到了刺杀那天,公子光请吴王僚吃鱼,专诸就端着那盘大鱼往上走。

道路两旁都是吴王僚的武士,手里拿着一种叫做铍的武器。

《史记·刺客列传》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铍的锋刃都快划破专诸的衣服了,但专诸面色不改,走上去,献上鱼,同时从鱼肚里抽出鱼肠剑,一剑刺死吴王僚。

接着,台下的武士们蜂蛹过来,用铍把专诸剁成了肉泥。

公子光继位,成了吴王阖闾。

所以,这个铍到底是什么武器?能把壮汉剁成肉泥。

历史学家们猜测,铍应该就是锬,这是一种杀伤力很强、很锋利的长刀。

因为,锬(xiān)还有一个读音,叫做锬(tán),锬(tán)就是长矛的意思。

所以,锬(xiān)、铍、矛,这三种兵器应该有相关性。

但它们三个究竟是什么关系,一直没有破解。

直到兵马俑坑里挖出了这样几把诡异的短剑,所有的问题才恍然大悟。

最开始,专家们很疑惑,这些短剑怎么没有剑柄?

难道是插在木杆上使用的吗?

果然,插上一根长长的剑柄以后专家们懂了,这就是失传2000年的锬(xiān),也就是所谓的斩马刀。

这种武器很难驾驭,必须是职业武士才能操作。

比如,日本的职业武士使用的薙(tì)刀就是锬(xiān)的演变。

可以想象,即使有匈奴骑兵躲过了强弩和戈兵,在后面,还有职业化的锬(xiān)刀武士等着他们,让他们人马具碎……

继续研究,这些锬(xiān)和戈为什么这么锋利呢?

专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惊奇四:机械化打磨

科学家用树脂翻模,然后放到扫描电镜下面观察锋口。

结果,竟然发现了机械打磨的痕迹。

在1.5毫米的局部上,上万条整齐的磨痕没有一根错乱,这不可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

4万个箭头、每一把长戈和锬(xiān)刀,都是这种机械化的打磨痕迹。

秦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科学家只是猜测,秦人已经掌握了砂轮打磨的机械化工艺。

但是,现在的工匠想用砂轮复刻出这么整齐的磨痕,难度极高,不适合量产。

然而,即使是砂轮,这也是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工艺……

接着,兵马俑坑里又挖出来的一种失传兵器——吴钩。


惊奇五:复活吴钩

唐诗中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

现实中,早就已经失传了。

甚至还有一个关于吴钩的故事,说是吴王阖闾爱兵器,得到干将莫邪剑以后,就还想要一对绝世吴钩。

就重金悬赏。

于是,有人贪财,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用血祭钩,打造了一对绝世吴钩,送给阖闾。

过了几天,工匠见阖闾没有赏赐自己,就跑去找阖闾要。

阖闾说,献钩的人多得去了,你怎么证明那一对是你打造的?

工匠听了很伤心,哭着说,自己杀了两个儿子,才打造出这对绝世吴钩,上面有儿子的血。

于是,吴王让人拿出一堆钩,说,血在哪里呢?

工匠哭着喊,吴鸿、扈(hù)稽,你们在哪儿?

突然,两把吴钩飞了出来,贴到父亲的胸口上,吴王吓得不轻,赶紧赏赐工匠,然后把这对吴钩贴着佩戴。

吴钩在历史上,总是和这些恐怖故事一起出现,史书中也记载,吴越人打仗,都是那种你死我活的贴身肉搏,相当残酷。

但我们始终没有发现一把真实的吴钩。

很难用肢体动作,来理解这种肉搏的残酷。

直到兵马俑坑里挖出了这两把吴钩,我们才感受到了冰冷,这是一把两面开刃的弯刀,一手一只,只要近身,就没有考虑过我怎么活着回来……


惊奇六:穿越的秦剑

兵马俑坑当中,还出土了几把90多厘米长的秦剑。

专家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击剑,不是用来砍杀的,而是击杀,刺杀。

这一定是秦人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何防止那种吴钩近身后的同归于尽?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米之外,将他一剑击杀。

比如,《史记》当中记载,荆轲刺秦王的时候,荆轲用短匕首,秦王绕着柱子跑,不让荆轲近身。

但危急关头,秦王的剑太长,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最后,是医官夏无且喊,大王把剑背到背后,大王把剑背到背后,这样,秦王才顺利拔出长剑,连续八剑刺死了荆轲。

这个故事里,历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这个王负剑,到底是不是把剑背到背后的意思?

《史记·刺客列传》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因为,如果是一把需要背上才能拔出来的长剑,按照秦始皇一米七的身高算,至少是90厘米以上的尺寸。

但是,青铜专家们却说,不可能,秦朝的技术,不可能做出来90厘米以上的青铜剑。

甚至还因为这段记载,一度怀疑秦始皇是个一米五左右的矮个子……

结果,出土的这几把秦剑,说出了真相。

秦人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做出90多厘米长的青铜剑,秦人有又让长剑不折断,又有强度的黑科技。

原来,剑身上有八条棱线,棱线时紧时松,剑身也就跟着棱线,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一会儿厚、一会儿薄。

这个设计太巧妙了,工匠们找准了长剑的受力点,在受力的地方,剑身或宽或厚,在不受力的地方剑身就变窄变薄减轻自重。

就这样,一把90多厘米的青铜秦剑就被锻造了出来。

继续检测秦剑的锋口,为什么2000多年不锈?

原来,这上面有一层铬盐防锈的涂层,而铬盐防锈,这是1930年代和1950年代,德国、美国才先后掌握的黑科技……

秦朝人是这么弄出来的?

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专家们猜测,可能还是生漆的问题。

而在秦人用生漆处理木制剑柄的时候,不小心涂到了锋口上,最终,埋了2000多年,生漆和土壤中的元素产生化学反应,才出现了今天这种铬盐防锈的假象。

所以,铬盐防锈,这究竟是秦朝黑科技还是意外假象?

大家见仁见智吧。

这就是兵马俑身上的秘密,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在讲述一段我们难以相信的远古故事。

而当我们把视角从这些细节当中扩大,再来整体来看它们时候,又有更多的秘密浮出了水面。

比如,为什么兵马俑的兵器这么强悍,但他们的护甲却很弱小?

所有的士兵都没有戴头盔,前排甚至连铠甲都没有穿。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战法?

还比如,军阵当中为什么会有这种诡异的绿面俑?他到底是什么人?

军队当中为什么没有明显的长官?它们到底怎么调度的?如何协同作战?

所有的秘密都还在挖掘中,骊山渭河之间,这个78个故宫大小的陵园区底下还埋着更多的真相。

也许,当我们继续考古,还能破解一个更大的谜团,那就是,秦朝人究竟为什么能创造出这些惊奇。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赶紧挖吧,没准儿还能挖出冻脸、美颜的黑科技。



(完结)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