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介绍

清太宗名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明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年)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叶赫纳拉氏。皇太极于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在沈阳受其他三位贝勒推举袭承汗位,纪元天聪。

天命十一年(1626年 丙寅 明天启六年)
正月 努尔哈赤统兵攻明宁远城,遭受起兵以来唯一的败仗,负重伤而归。
七月 努尔哈赤至清河温泉沐养。
八月 努尔哈赤病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及二庶妃从殉。代善与其子岳託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
九月 皇太极即位于大政殿,以明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元年(1627年 丁卯 明天启七年

正月 发兵征朝鲜。遣使与明宁远总兵袁崇焕议和。

五月 太宗亲率大军征明,败于锦州而归。

天聪二年(1628年 戊辰 明崇祯元年)

以征朝鲜凯旋,立纛拜天。自是出征班师祭纛以为常。因多尔衮、多铎出征有功,赐多尔衮墨尔根代青称号,晋固山贝勒,赐多铎额尔克楚虎尔称号。

天聪三年(1629年 己巳 明崇祯二年)

二月 迁孝慈高皇后陵,与太祖努尔哈赤合葬于盛京福陵,妃富察氏陪葬。

四月 设文馆翻译历代王朝典章制度,以历代帝王得失为鉴,并记国家政事,以昭信忠。

十月 太宗亲自率军绕道内蒙古奔入关内,袭击明朝,巧设反间计,除掉后金心腹大患明将袁崇焕。

十二月 太宗率军东归时,攻占明永平四城。

天聪四年(1630年 庚午 明崇祯三年)

六月 以阿敏失守所占明关内永平四城,太宗御殿宣其十六罪。众议当诛,太宗宽免其死罪,幽禁之。

天聪五年(1631年 辛未 明崇祯四年)

三月 书谕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及贝勒诸大臣,求直言过失。

六月 定功臣袭职例。

七月 设六部。

十月 以三贝勒莽古尔泰在御前执刀论罪,革“大贝勒”爵,夺所属五牛录,降居诸贝勒之列。

闰十一月 谕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皆令读书。

十二月 宁完我请设言官,定服制,太宗嘉纳之。用礼部参政李伯龙言,更定元旦朝贺行礼班次。


天聪六年(1632年 壬申 明崇祯五年)

正月 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坐的旧制,太宗自此始南面独坐,另三大贝勒侧坐。

二月 定仪仗制。谒太祖陵,行时享礼。

三月 定讦告诸贝勒者轻重虚实坐罪例,禁子弟告父兄、妻告夫者,定贝勒大臣赐祭葬例。

四月 太宗亲征蒙古。

十二月 定朝服及官民常服制,三贝勒莽古尔泰逝。

天聪七年(1633年 癸酉 明崇祯六年)

六月 谕官民冠服遵制划一。

十月 太宗皇太极率诸贝勒督厉众军,练习行阵,是为大阅之始。

天聪八年(1634年 甲戌 明崇祯七年)

正月 诏宗人自兴祖直皇帝出者为六祖后,免其徭役。

十月 建太祖陵寝殿,树松,立石兽。

十二月 佐领刘学诚疏请立郊庙,太宗以未知天意所在,不敢速行,未允。

是年 定出师谒堂子拜天行礼乐制、元旦朝贺乐制。太宗娶科尔沁贝勒斋桑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后封为宸妃)。

天聪九年(1635年 乙亥 明崇祯八年)

正月 诏太祖庶子称“阿格”、六祖子孙称“觉罗”,觉罗系红带以别之。

五月 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妻、子归降,献元朝“传国玉玺”,该部灭亡。

八月 绘《满洲实录图》成。

九月 太宗收纳林丹汗后妃为妃,即次东宫淑妃巴特玛·璪与西宫贵妃娜木钟。大贝勒代善得罪受惩。

十二月 哈达公主莽古济之仆冷僧机首告三贝勒莽古尔泰生前与女弟莽古济、弟德格类谋逆,私造金国皇帝印,图谋不轨,被追削爵除宗籍;同时被削爵除籍的还有十子德格类;莽古尔泰同母之妹哈达公主莽古济因参与此事亦被处死;莽古济之女已嫁豪格,事发后,是女被豪格所杀。

是年 梅勒章京张存仁疏:“元旦朝贺,大礼所关,杂剧戏谑,不宜陈殿陛;八旗设宴,惟用雅乐。”遂停元旦杂剧。

天聪十年(1636年 丙子 明崇祯九年)

三月 改文馆为内三院,>崇德元年(1636年 丙子 明崇祯九年)

四月 皇太极即皇帝位,称“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于盛京建圜丘、方泽,祭告天地,建太庙奉祖。追尊始祖为泽王,高祖为庆王,曾祖为昌王,祖为福王。皇考努尔哈赤谥为“武”,庙号太祖,陵名为福陵。追封各功臣爵位,并配享太庙。封兄弟子侄为亲王、郡王及诸蒙古贝勒为亲王、郡王,其中封多尔衮为睿亲王,多铎为豫亲王,阿济格为英郡王,豪格为肃亲王。定朝会仪注,王以下各官朝服,定元旦进表以及圣节庆贺仪。定宫中各殿名称。

七月 定五宫制,立清宁宫为中宫皇后,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正位中宫,东宫为关睢宫宸妃、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西宫为衍庆宫淑妃、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四妃率公主、福晋、命妇诣帝后前行礼。

八月 成亲王岳託、肃亲王豪格以罪降为贝勒。

十一月 诏修《太祖实录》;定行堂子祭天之礼,元旦拜天、出师凯旋皇帝必躬祭。

十二月 太宗率军亲征朝鲜。

崇德二年(1637年 丁丑 明崇祯十年)

正月 定祭太庙、追尊列祖、四孟时享、岁暮祫祭之乐;定祭御前仪仗乐器陈设之数。

四月 太宗谕诸贝勒:“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冠服,改服汉人衣冠……我国家以骑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躬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后世子孙勿轻变其祖制。”

十一月 祀天于圜丘。

崇德三年(1638年 戊寅 明崇祯十一年)

正月 皇九子福临生,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

二月 太宗亲征喀尔喀,以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等居守。

五月 礼亲王代善属下人觉善有罪,郑亲王济尔哈朗请诛之,议削代善爵。太宗以细故未允,贷代善之罪。

六月 始设理藩院,专门处理蒙古事务。

七月 定六部、理藩院、都察院等八衙门官制。

崇德四年(1639年 己卯 明崇祯十二年)

二月 命武英郡王阿济格率师入关征明,太宗亲统大军继之。

五月 以豫亲王多铎征明失利及不亲送睿亲王多尔衮出师,降为贝勒。

七月 遣官赉书与明帝议和。

崇德五年(1640年 庚辰 明崇祯十三年)

四月 罢元旦、万寿节诸王贝勒献物。

崇德六年(1641年 辛巳 明崇祯十四年)

二月 谕诸王大臣教子弟习骑射。

十月 关睢宫宸妃海兰珠逝,追封为元妃,谥“敏惠恭和”。

崇德七年(1642年 壬午 明崇祯十五年)

八月 皇十一弟巴布海因怨望削爵除宗籍。

是年 西藏达赖喇嘛遣使至盛京,太宗设宴款待。

崇德八年(1643年 癸未 明崇祯十六年)

正月 太宗有病,命和硕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诣堂子行礼。

八月 太宗坐逝于寝宫清宁宫,无疾而终。礼亲王代善及诸王文武群臣定议,拥立太宗第九子福临为嗣皇帝,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明年改元顺治。福临于大政殿举行即位大典。

九月 葬太宗于盛京昭陵。

十月 上太宗尊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子女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皇长女:(1621—1654),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封固伦敖汉公主,额驸敖汉·班第。

皇二女:马喀塔(1625—1663),生母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温庄公主,额驸孛儿只斤·额哲。

皇三女:(1628—1686),生母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靖端长公主,额驸奇塔特。

皇四女:雅图(1629—1678),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雍穆公主,额驸弼尔塔哈尔。

皇五女:阿图(1632—1700),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淑慧长公主,额驸博尔济吉特·索尔哈。

皇六女:(1633—1649),生母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公主,额驸夸札。

皇七女:(1633—1648),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长公主,额驸博尔济吉特·铿吉尔格。

皇八女:(1634—1692),生母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永安长公主,谥固伦端贞公主,额驸博尔济吉特·巴雅斯护朗。

皇九女:(1635—不详),生母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皇十女:(1635—1661),生母庶妃那拉氏,封县君,额驸瓜尔佳·辉塞。

皇十一女:(1636—1650),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封固伦端顺长公主,额驸博尔济吉特·噶尔玛索诺木。

皇十二女:(1637—1678),生母庶妃赛音诺颜氏,封乡君,额驸博尔济吉特·班第。

皇十三女:(1638—1657),生母庶妃纳喇氏,无封号,额驸瓜尔佳·哈拉。

皇十四女:(1641—1703),生母庶妃奇垒氏,封和硕恪纯长公主,额驸吴应熊。

养女:(1615—1637),生父克勤郡王岳托,生母嫡福晋哈达那拉氏,封和硕公主,额驸翰卓礼克图巴敦台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