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两年-日积月累,必有神功

日积月累 必有神功

——跑步两年

按:跑步两周年是一个节点,如果能坚持两年,估计大多数人已经是非常适应了。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和境界,日积月累,必有神功!是一件极自然的事,也是一个极好的状态了。希望各位坚持运动的朋友都能不断晋升自己的境界!

今天是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也是我们跑步两周年的日子。天气晴朗,气温较前几日又略有下降,-4℃,但是体感还是极好的,不冷,也没有冻耳朵的感觉,风已经打不透衣服,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节气。

今天跑步22公里,较平常略微增加了几公里,也在日常的范围之内。今天有两个值得记住的节点,一个是单公里的配速打破了纪录,达到了一个新的速度,4分6秒,刚好又超过了前几天的纪录,2月21日的4分8秒,看来年内突破4分的配速是可以期待的了。还有一个是半马打破了之前的纪录,达到了1小时35分11秒,比之前的纪录压缩了两分钟左右。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双喜临门吧!而前不久才刚刚打破5公里和10公里的纪录,新纪录分别是5公里21分50秒,10公里44分8秒,那是2月18日的事,也就不到一周的时间。看来这段时间确实是处在一个新的换力的过程之中了。

现在说起这些来已经倍感稀松平常了,可是两年前,这还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我却是一个重要的涅槃之程,仿佛唐僧师徒到了灵山,踏上无底船,过了凌云渡,抛却旧尸首,脱卸凡胎,自此便是另一番境界了。感慨今昔,变化之巨,令人讶异!

速度,看得见的变化

速度并不是我跑步的追求,健身才是唯一的目的,然而,速度却成了跑步的最为耀眼的副产品,这是最容易看到的变化。从开始的河北京畔小区,到湖南怀化的舞水之滨,再到四川成都的锦江之畔;从最初的每次三五公里,到逐渐地达到十公里左右,再到习惯半马;从最初的单公里配速六七分钟,到半年后的五分半左右,再到一年后的五分左右,直至如今的四分半左右,甚至其极致逼近四分钟。这些看得见的变化确实是惊人的。从最初突破的艰涩,到之后的爬坡、进阶,反而是收获着越来越多的愉悦。如今的跑步更多地感觉是酣畅淋漓,挥洒自如!

记得很清楚的是,刚开始跑步时,三五公里几乎都是费力地挪动,能坚持跑下来就是胜利,对速度根本没有什么奢望。那个时候看到小区跑步队的小伙子们健步如飞时,只有一个感觉——望尘莫及。渐渐地,我们跑步的里程开始加长,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记得很清楚,一次一个老大爷问我说,你跑得不慢啊,配速到了五分半吧。我当时只是点了点头说,差不多,但是那个时候,五分半对我来说还真有点奢侈。但是,五分半对我来说很快就成为历史了。甚至,还有位老大娘站在前面等着我跑到跟前说,你的肺活量不错啊!

半年前,在成都锦江之滨跑步时,已经达到了配速五分左右。偶尔与朋友们谈起跑步的时候,成都电子科大的陈老师不无感慨地说“每公里,五分钟,想想都累得慌!”是啊!这恐怕是稍微有点跑步经验的人,最为直接的感受。之前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从成都回来之后,我的跑步速度又开始有所提升了,半年前还有朋友感慨说,看到你的配速都是整齐的4开头就莫名地羡慕。这确实是一个新阶段了。

去年十月份,在曲周老家与同学小聚时,偶尔得知高中同学豹子跑步好多年了。原来我们县也有个跑步队,且历史悠久。豹子说跑步也可以跑到5分之内,但是4分半长途跑就有些太累了!这确实是经验之谈,只是我的体质与大家不太一样,我的暴发力特别差,但是耐力却出奇地好,我跑步速度自始至终几乎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变化。五公里如此,十公里也如此,半马也还是这样,这跟大多数人好象都不太一样。

前段时间有几个跑步队的小伙子跟我说:“很想跟着你跑,就是撵不上!”这话让我很感到诧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已经成了有些人的目标了。

有一次跑步时,一个小伙子跟上了我,跑步队的小伙子们竟然起哄地对他喊“跟紧他!”这个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在跑步队,我已经是个目标了。

前两天,有一个小伙子竟然跟着我跑了六七公里,而且还能一直跟着,跟他说了几句话,他说好久不跑了。后来,谭总说:“那个是阿冯,是跑步队中唯一比我跑得快的。”哦,原来如此,原来这个冯利就是那个让我们起初倍感望尘莫及的人。想想他当初的步伐,我都感觉神往,不能不诧异,我是什么时候超越了他的呢?!难道我的脚步已经有那样的风景了!

根据2019年马拉松大众跑者29岁以下年龄段的标准,我的半马速度在一级和精英级之间徘徊,10公里跑步速度在一级和二级之间。而根据最近KEEP跑步软件推出的跑力值来看,我的最慢的速度也总是超越同年龄段男性跑者的99%,或许我的跑步速度确实不算慢的了。至少跟以前的自己比起来,已经是完全不同的阶段了!

涅槃,全新的境界

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两年跑步以来的变化,那只有“涅槃”了。凤凰浴火重生谓之涅槃,唐僧历尽苦难脱去凡胎,都是这一历程的最好诠释。

两年前,我们开始跑步就是因为身体状况日差,虽则是工作压力大,但是每日昏昏沉沉的精神状态,严重迟滞了工作效率,那个时候真是担心我们的身体支撑不起我们的未来。因此,我们仨经过多次讨论,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决定从2019年2月24日晨开始跑步,并发誓要坚持下去。

坚持跑步,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不仅仅是速度上的从挪到跑,从慢到快,还有精神上的从紧张到放松,从适应到享受,这中间是一个长期的涅槃过程。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前人深刻的经验总结,用在这里还真是非常美妙的恰切,发于中而形于外,心声的自然流露而已。

换力,是这两年跑步历程中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经历。所谓换力,就是每坚持跑步一段时间,随着身体整体体能的提升,就会在速度和状态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一个新的瓶颈,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变得疲惫和难以坚持、难以承受,但是坚持下去,就会打破这个瓶颈,使体能跨越一个层次,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速度会更快,再坚持的时间就会变得更长,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峰值。应该说每一次换力都是一次新的蜕变和跃升。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并令人发自内心的愉悦。发展必然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这是真理。

换力,在刚开始跑步的时候,间隔比较短,出现也特别频繁,因而痛苦也就自然比较多,当然成长也就比较快,期间伴随了各种痛苦和不适。起初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全身的疲惫、脚痛、腿酸,以及各种各样的不适。试想,一个原本平静的身体,突然间运转加速,并且是持续地加速,整个身体的各种机能便要迅速适应这种状况,身体各器官的突破也是自然的。而突破必然是痛苦的。

以我切身的体会,我相信是血脉的加速流动迅速突破了各种障碍,从而也带来了痛苦,带来了身体机能的飞跃。各种的腿酸、脚痛等都是这样,还有膝盖痛,冒酸水等,都是这样,由血脉拥堵而引起的神经痛也应在此列,很长时间的膝盖酸痛就是血液的积累、冲撞和血管的适应过程,它们要加快流通,也自然加速排泄各种废物,这是身体的排毒过程,不积累到一定的量,恐怕是很难打通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最初跑步完后,坐一两个小时,腿就抬不起来了,酸痛难忍,走路都困难,就跟腿拐了似的,非常难受。偶尔腿部和脚部的神经痛,就象是用针在里面猛扎了一下,闪电般地痛,又瞬间消失,只是因为它会连续出现,就让人难受了。有时候这种冲撞的神经痛就跟牙痛一样,疼起来要命的感觉。这种冲撞的最严重的结果也可称之为成果,就是直接冲断脚趾甲,我的脚趾甲都已经黑了三次,掉了三次,又重新生长了三次了。这种冲撞真有点跟雄鹰的涅槃一样,它们要在悬崖上硬生生地磨断自己的旧脚趾,然后才能脱胎换骨获得新生,这种重生不就是生命的涅槃吗!

现今,我们的换力时间早已由原来的十天半月增加了两三个月,甚至更长了,腿脚的各种酸痛也基本换成了身体的轻灵自如、矫健有力了。正如谭总所说:“如今,对于我们来说,多跑个三五公里和少跑个三五公里,已经无所谓了!”

是啊!这个曾经需要我们咬牙坚持的三五公里,对于我们现在的身体机能来说已经仅仅只能算是个零头了!我们的身体机能在两年的坚持中早已悄悄产生了惊人的巨变,如今的开合自如、劲健有力是挣脱了多少羁绊,甩掉了多少无形的束缚才获得的全新境界啊!

应该说,两年的坚持换来的正是全新的基础和无限的张力,让我们可以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畅开胸怀,去拥抱未来了。

少成若天然,习惯成自然

古人云:“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简单地说就是“少成若天然,习惯成自然”。作为成人,我们自然是错过了“少成”的机会,当然,那也不是我们能把握的。而培养和造就良好的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之功,我们却永远都有机会。“朝闻道,夕死可矣!”何晚之有!应该说能从平庸的繁琐中觉醒,并因而让自己的生命精彩起来,这种机会是永远都存在的。只是你要抓住,要切实地为之奋斗,机会才会真正属于你!

习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就连卖菜的叔叔阿姨们都知道:“跑步跑多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成瘾了,不跑反而不舒服了,是吧!”

问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偶尔跑个一两天,甚至跑一段时间,都还好做到,做到天长日久地坚持,就不容易了。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个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而中国共产党就最讲求认真。”说得都是同一个道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讲:“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问题恰好在于大多数人根本开不了这个头儿。曾经有一位老大哥,等我跑完步时专门跟我交流,并说他明天就开始跑步。可是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影子。

开头尚且不易,就更不要说坚持了。坚持下去只需要一个理由,而坚持不下去,却有太多的理由。辗转于床,难以起身,向自己的惰性屈服,是很多人的最大的束缚。曾经有太多的人,受我们的影响,开始跑步,但是三五天之后就偃旗息鼓了,还有更多的是坚持了一段时间,终于还是放弃了的。

坚持,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真正做到,却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长期的坚持,跨越式的坚持。天长日久之后,就会积累起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就会沉淀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就在这个小区里,在各种偶然的场合,有数不清人的惊奇地问过我:“你就是那个每天早上跑步的人吧?!”好似无意间遇到一个久别重逢的朋友。

卖菜的、卖水果的、收发快递的人员都不止一次地热烈地跟我说:“我早晨见到你跑步了,累不?”好象那是一件让他们特别意外的惊喜。

总有人刻意地停下来,好奇地问道:“你跑了几圈了,我一个多小时前就看到你在跑步了?!”那意思是,他们看到了一件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

物业维修的师傅有好几位,好多次都很讶异地问:“你可真能跑,你都跑了几圈了?!”而听到我的回答后,他们往往表现得更为惊愕。

曾经有位大姐与我逆行,再次遇到她时,她正在物业楼前激动地跟另一位大姐说:“我这才走了几步路啊!他竟然又跑了一圈了!”

20号楼有位大哥,每次看到我都很激动地翘起大姆指冲我喊:“加油!你就是英雄!”当他看到阿冯跟着我跑时,竟然说:“你都带徒弟了!”在他看来,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曾经有朋友发来一个“猫闭着眼睛蹬腿”的小表情,也是个动画,那猫在神经质地蹬腿。戏言道:“你就那只猫,睡着了,还在跑步。”只是,在跑步上,我是只睁着眼睛睡觉的猫,一种清醒着的神经质而已。

其实,见怪不怪,习惯了也就自然了,就会成为一道风景。人最大的敌人决不会是别人,而一定是自己!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当我跑步从最初的刻意坚持,到如今的习惯成瘾,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成为一日三餐一样的必需的时候,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之前还能意识到自己的跑步是在坚持,每次起床之时还需要一点挣扎,现在的起床跑步已经是个下意识的行为了,无需提醒,更用不着刻意为之了,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习惯。

日积月累,必有神功

我们都知道,量变之后一定是质变,只是大家都不清楚,象诸如跑步这样的小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质变,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生命在于运动,而人的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大千世界,又与我们有何干系呢?!我们有必要夯实这个基础,它是我们的一切之源。而强健的体魄才能让我们有机会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这是根本所在,我们的一切奇迹都有赖于此。

人人都会赞叹水滴石穿的奇迹,可是人人又都不屑于滴水这样的小事,对于滴水的执着更是直接视而不见了。确实,有很多道理都简单得要命,可就是没有人能真正去实践这些简单的要命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上,象河曲智叟一样的、聪明的平庸者,始终居于多数,而执着如愚公一样的、可以改造山河的、愚钝的杰出者,始终处于少数。

对于积累的意义,荀子讲得非常透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神明而备圣心自然是人间圣境,但是它也必须依赖于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相信日积月累,必有神功!正确的方向,不懈的积累,所带给我们的,必然是厚重的积淀和意想不到的伟岸,高傲的灵魂需要这样的壮硕。

坚持有效的积累,才能赋予生命全新的意义,坚持决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由人的内在品质决定的生命态度,是让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性格特质。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和现实。一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能够构筑起什么样的德行呢?一个不能认真的做完一件事,不能认真的读完一本书的人,还能谈得上什么有效的积累呢?

我所坚持的当然不止是跑步。除了日常的科研任务,在翻山越水、领略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在时刻坚持着学习,坚持着研究。

自从2018年3月份起,我开始正式研读《左传》,并以此为主线,研究祖国的山山水水,探究一地人文历史、推敲各区域的地理风貌,与圣贤对话,觅哲人究理,伴智者长行,与君王同治,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可谓酣畅淋漓、风月同声。当历史活跃起来,当事物生动起来,当时空之网细密交织、有机地运行起来,人类文明的巨大变迁是一幅怎样壮阔的时空图景呢?事无巨细,以人为基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处处都是生机盎然。

当陆机先生所渴望的图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呈之于眼前时,才真的是人生大境界。

日积月累,必有神功,持之以恒,信可期也!

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举报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