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被喊“该辞职”,他和普京关系有多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晓莹 编译
俄乌战事持续,西方对俄制裁不断升级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突然喊话他的“前前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希望他从俄企的高管职位上辞职。在本轮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角力中,与俄总统普京私交甚笃的施罗德,似乎承受着又一波舆论压力。

德国总理批评前总理
朔尔茨和施罗德同属于德国社民党,朔尔茨3日参加一档政治脱口秀节目时说,施罗德在俄企担任职务“不合适”,“我认为他放弃这些职位是正确的(决定)。”他还说,施罗德是一位德国前总理,他的商业事务不只是一个私人问题,“这种义务并不因一个人不再担任公职而结束,它仍在继续。”

朔尔茨与施罗德
朔尔茨不是第一个要求施罗德辞职的社民党成员。此前,社民党高层就已经要求他辞去在俄罗斯能源公司的职务。施罗德2017年起担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也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和“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等机构担任高管。今年2月5日,他被提名为俄气监事会成员。俄乌冲突爆发后,施罗德与普京和俄能源公司的关系在德国招致很多人批评,甚至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辞职了。
不过,施罗德并没有因此做出改变。在俄乌战事爆发之初,他表态称:“乌克兰的战争和相关苦难必须尽快结束。这是俄罗斯的责任。”但他又说,即使在进行必要制裁的同时,也不应完全切断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已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联系”,以此为基础才有希望重启对话,促进和平与安全。
德国媒体注意到,施罗德在相关表态中并没有使用“攻击”或“入侵”之类的字眼。毕竟,这位德国前总理与普京的私交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而且在当年曾是一段佳话。

听不到对普京的批评
施罗德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从一名学徒到通过法律考试当上律师,再到当选社民党议员、出任德国总理,人生之路非常励志。他自1998年至2005年任德国总理,而普京自1999年8月出任俄罗斯总理,2000年3月开始担任俄罗斯总统,2004年连任。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施罗德、普京和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组成一个反对对伊开战的联盟,施罗德和普京的友谊从那时起逐渐加深。
在2004年,当时的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盖尔诺特·埃尔勒曾评论说,“因为他们之间长久以来的友谊,我们从不会从施罗德那里听到任何对普京的批评。对施罗德来说,这意味着无论如何,他们都要相互支持。”

其实,普京和德国的渊源也很深,年轻时的他曾加入克格勃并被派往在东德工作,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施罗德在2016年说,他和普京的家庭在二战中都遭遇过不幸:自己在二战中失去了父亲,普京的长兄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丧生,“而且,普京恪守了他许下的每个承诺,我也是。”
共同的际遇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两人曾一起看歌剧、遛狗聊天,还在莫斯科郊外一起乘雪橇过圣诞节。卸任后,施罗德从普京的老家圣彼得堡收养了两个孤儿,还在莫斯科郊外购置土地。2004年4月,施罗德庆祝60岁生日时,普京曾亲自到场庆贺,两人席间谈笑风生。

2005年,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在大选中以微弱劣势败给了以默克尔为首的联盟党(基民盟及其姊妹党基社盟组成的政党联盟)。此后,默克尔开启了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而施罗德则辞去议员职位,宣告政治生涯结束。离开政坛后,他更多参与到与俄罗斯相关的一些经济和商业活动中。
普京曾高度评价老友
2014年施罗德70岁生日时,在圣彼得堡举办了酒会,他与专程前来祝贺的普京热情相拥。施罗德说,普京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朋友,他们相互信任,“这就是友谊”。当时,俄罗斯正因克里米亚问题与西方国家交恶,很多德国人认为施罗德的行为“不可接受”。
2017年施罗德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当时这家公司已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施罗德的做法“不合时宜”,当时的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前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也有意与施罗德拉开距离。德国《明镜》周刊评价说,施罗德已经“迷失方向”。

但施罗德的回应很硬气:“这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做主,而不是由德国媒体。”他指出,俄罗斯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与德国有着重要联系,他认为在这样一家对保障德国能源需求至关重要的企业里占据一席之地,是一个理性的决定。
普京曾在德国《前进报》撰文,高度评价施罗德“责任意识明晰、勇气可嘉、值得信赖”。2019年施罗德75岁生日时,普京称赞他是“高水平的国际权威,在促进德俄关系上发挥了核心作用。”

2020年9月,德国就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中毒”事件指责俄罗斯,施罗德则认为没有“确凿事实证明”俄方是幕后主使,纳瓦利内还跟施罗德打了一场嘴仗。有报道称,因为与普京的密切关系,即使施罗德已经离开政坛,仍是美国的监听对象。
他和咱济南也有项目中铁十四局。我还和他合过影
俄罗斯军事行动会改变普京与施罗德的友谊吗?
英雄惜英雄,友谊对于他们两位这等层级的人物来说太珍贵了,政治人物能相互欣赏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