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一机一策”保障冬残奥航班,智慧科技助力运动员便捷通关

在冬残奥会举办和筹备过程中,北京海关实施冬残奥进出境航班“一机一策”专属保障方案,现场及时提供指引帮扶,更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开发了“助残型旅客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等科技设备,助力冬残奥运动员便捷通关。

北京海关“一机一策”保障冬残奥航班, 智慧科技助力冬残奥运动员便捷通关 .MP34:29
来自1039调查团

杨波帮助冬残奥运动员/北京海关提供

下午2点多,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入境现场,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旁,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二处副处长杨波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正帮助一名冬残奥会运动员办理健康申报手续。这台“黑科技”通关设备赢得了运动员点赞。

杨波:我帮助他一起完成申报工作,他刷完护照以后,签了名字,拿到打印终端二维码以后,他就问我说,这样就完了吗?我说对,这样就可以了,到下一个环节,办理其他通关手续。他当时就非常惊讶,感叹速度也太快了。我们用的这些“旅客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全是咱们国家自主设计生产的,为保障快速通关发挥了较大作用。

杨波(左)协助旅客申报信息/北京海关提供

针对冬残奥运动员的出行特点和通关需求,北京海关提前优化智能测温验放通道、减小道路坡度,还设置了残疾人专用超宽通道。杨波说,针对进出境的冬残奥航班,北京海关实施“一机一策”专属保障方案。

杨波:海关对冬残奥监管主要是分成两大块核心内容,其中一个是卫生检疫方面,新冠疫情防控为重点,第二块是冬残奥运动员行李物品监管,包括涉奥物资办理通关手续。我们每一天都会提前获得第二天的旅客的详细信息,包括航班有多少轮椅旅客、有没有导盲犬,有多少视觉障碍旅客,每一架飞机都单独制定一个保障预案,针对性制定帮扶计划和通关流程。

杨波生活照/受访者提供

在冬残奥会出入境现场,海关工作人员每次穿上闷热的防护服,就要不吃不喝地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还要进行闭关管理,但都丝毫没有减退他们的工作热情。北京海关对关员开展针对冬残奥会保障特点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残疾人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还在各通关环节安排专人指引,为需要帮助的运动员提供一对一帮扶,协助完成所有通关流程。杨波说,每个步骤都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和优化,保障全程无障碍通关。

杨波:针对残疾人的特点,优化通关的流程和路由,对一些通关手续进行全面梳理,尽量简化,像导盲犬、轮椅等一些设备,设计了相应流程。因为海关在T3航站楼的冬残奥通关现场路由比较长,有卫生检疫通关、行李物品监管等,所以我们一个个点位踏勘和优化,保障全程无障碍。

残疾运动员使用助残版设备/北京海关提供

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北京海关开发了“旅客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全景式核辐射检查设备”等。在冬残奥会入境现场,80台“旅客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储备了12种语言、2196份语音播报数据。其中,有16台是为冬残奥会专门设计的“助残版”设备,可引导冬残奥会运动员顺利完成健康申报。北京海关科技处副处长李津伟介绍:

李津伟:我们设计的助残版用了一个C型底座,方便轮椅可以进入,残疾人的手很容易的能点选到屏幕上,并且增加了辅助台面,可以升降。在软件上,这个屏幕上开发了可调节字体,包括为色弱、色盲旅客增加了不同的背景颜色,对盲人旅客我们还开发了自助的语音播报功能。我们还提供了18台平板电脑,开启了语音提示功能,旅客可以自主进行健康申报。

李津伟(右)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北京海关提供

李津伟远程运维核心机房/北京海关提供

北京海关的科技工作者还特别开发了基于5G技术的“智能眼镜”, 并集成到海关监控指挥系统,帮助海关关员好地开展人体测温、货物查验、专家远程会商研判等工作。李津伟说:

李津伟:通过智能眼镜,我们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远程会商,还可以随时上传实时现场信息。部分的设备我们还配有测温功能,戴着智能眼镜,就能看到人员额头上的温度,及时发现发热旅客。

李津伟检查机房设备/北京海关提供

李津伟近照/北京海关提供

针对冬残奥会物资,北京海关和北京市联合开发了“冬奥会暂进物品无纸化通关系统”,全面简化申报流程。李津伟表示:

李津伟:冬残奥会有很多暂时进出境物资,如器材、设备等,海关的申报数据和奥组委物资证明函形成了暂进物资的一个账册清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共享,海关关员能在线对电子版本进行审核,企业就不用再上传物资清单和物资证明的纸质版或扫描件,提高通关效率。

记者 孙媛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