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为什么被黑?始于600年前……


热衷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很多人都只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角度解释的,其实,黑河南由来已久,不信翻翻清末出版的《笑林广记》,里面一些笑话的负面角色居然指明说是河南的……

河南整体印象下滑以致被黑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明300年对河南收三倍重税,300年重税但无大规模反叛、看来一定是顺民,于是清朝300年也沿用了重税!

明清两朝掏空了河南人民。

贫穷或许不是万恶之源,但极端贫穷、连续贫穷呢?也多亏这是发生在河南,毕竟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几千年儒家文化繁荣昌盛之地,所以即便600年忍辱负重、忍饥挨饿,大多数河南人的整体性情还是温顺谦逊、通情达理的,识大局、顾大体的,人口众多且积贫积弱600年无叛乱便是有力证据。明清两代的统治者恐怕也早已吃透了这一点吧……

为非作歹的只是极少数……但谁让你那么穷还要交三倍重税、那么受气还那么能忍呢,晚清以来笑贫不笑娼的“风尚”,又进一步加剧了对贫穷河南的丑化和诋毁,于是,极少数河南人代表了大多数河南人,大多数河南人被极少数河南人“代表”了……

​即使在今天,正如很多人所说

,河南高校批的建的少、工业用地给的少、这了那了的财政拨款给的少,发展布局就是给国家输出农民工、给国家种粮食、给国家输出义务兵的,但河南依然负重前行、无怨无悔,即使“600多年+”的忍辱负重换来的只是因为极少数人而被全国同胞群嘲,河南依然崛起中原、依然自立自强。

​不是人善就该被人欺。我们都应该记住奥巴马家书中的一句话“当别人的道德往低处走时,我们要提醒自己向高处前行”,有人干坏事也罢,群嘲也罢……

​四海之内皆兄弟。反地域黑,应该先放下地域观念。马丁路德金说: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他们因自己的精神品格而不是肤色被评价、被界定的国度。

同样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分清是非,以及怎样去分清是非……

当然,一旦当某个群体被贴上整体性标签,就会莫名呈现出一种喜剧效果,因为这是一种夸张的搞笑手法,对于身边不带恶意开河南玩笑的朋友,我们大可一笑置之,然后,一点点改变……

(原创)

举报
评论 1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