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万国人数据显示:口腔卫生差,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口腔卫生差,还与癌症有关


本报记者 燕声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对51万余国人的一项最新分析提示,口腔卫生差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消化系统癌症风险。


口腔卫生差

滋生了让癌症风险增加的细菌


研究显示,口腔卫生差,增加8%的总的癌症发病率和10%的死亡风险。对于特定部位的癌症而言,口腔卫生差,增加10%的胃癌风险、19%的食道癌风险、29%的食道癌死亡风险、18%的肝癌风险和20%的肝癌死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卫生差的人不少,占14.9%。其中城里人和农村居民分别有8.8%、19.7%不注意口腔卫生。


为何口腔卫生差会增加癌症风险?


口腔细菌会直接或间接介导牙周疾病,引起慢性炎症,促进细胞增殖及DNA改变,激活癌症相关基因,增加肿瘤血液供应。


此外,口腔-肠-肝轴提示,口腔微生物群与炎症连接了口腔、胃肠道和肝病。比如哈佛大学学者对15万人进行的研究显示,牙龈疾病会使食道癌和胃癌发病风险增加50%。


进一步分析发现,口腔中常见的细菌如福赛斯坦纳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食道癌发病有关,口腔卫生差及牙龈疾病则会导致胃癌风险增加的细菌滋生。


口腔卫生差

还与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相关


其实口腔不洁除了会增加癌症风险外,有多项研究表明还增加脑出血、哮喘、心脏病及肾脏病等风险。


美国学者在国际中风会议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近期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定期进行牙齿护理,能降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来自韩国一项近2万人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否有牙周炎,勤刷牙都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牙周炎与心血管病间的“暗中勾当”。就高血压而言,炎症反应在其发生发展中脱不开干系,而牙周炎本身就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有人认为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和牙周炎之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项研究发现,不管一个人是否有牙周炎,每日勤刷牙其高血压患病风险都会有所下降。尤其是收缩压水平,随着刷牙频率和口腔清洁产品的应用次数持续下降。此外,与餐后有刷牙习惯者相比,每日只刷一次甚至懒得刷的人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近20%。


另一项来自我国贵州省的近万人人群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勤刷牙可降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风险,每天至少刷两次牙可能有助于预防这两种疾病。


减糖、戒烟、每天刷牙两次

能增进牙周健康


较轻的牙龈疾病通常可通过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来治疗,比如每日刷牙两次和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但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仅有36.1%成人每天刷牙两次。


那么,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向上放置于通风处;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吃糖、喝碳酸饮料和吸烟有害口腔健康;提倡每年洁牙(洗牙)一次;孕妇的口腔健康影响胎儿健康;叩齿可以增进牙周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建议,保持口腔健康,减糖和戒烟,成人每天刷牙两次,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要早诊早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燕声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
举报
评论 1
  • 转发了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