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又跑了”


2012年开始,李嘉诚的长和系就不再投资内地房地产。

所以当有人发现了这个“骚操作”后,就有智库作者撰文大喊“别让李嘉诚跑了”,引得争议声四起。

这也让超人亲自跟媒体回应,否认三连后得以平息。

时间过去8年,声称“不会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又回来了?

5月5日,平平无奇的广州土拍竟然出现了和记黄埔的身影。但最后并没有出手,“又跑了”。

根据现场的出价记录显示,和记黄埔虽然参与了热门地块的竞标,但仅仅在首轮出价了一次,报价23.6亿,相比实际成交价少了3.6亿。

这更像一个观众。

拿地意愿并不强烈的和黄,这一次实际就是李嘉诚的一个“虚晃”。让人浮想联翩:最会捂盘的开发商要回来了?

其实,李嘉诚回不回内地,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利好的投机信号,但也不能认为超人归来就是看好内地房地产了。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中国房地产,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0.7%。当前开发投资增速位于5%以下的水平,接近“零轴”。

失速的开发投资直接的结果是土地买卖和房屋销售都是负增长: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为-40.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13.8%。

房价的跌幅更到了10.3%。所有的数字都指向了疲软和萧条。

所以,李超人名下企业这时候突然跑到广州土拍市场露个脸,还是有点抄底的意味。

2013年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李嘉诚还说过一句“说长和系‘撤资’是一个大笑话。”

这个笑话其实在过去的10年里,几乎都成了事实。毕竟首富的生意几乎都跑到了大英去了。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的投资累计超过4000亿港元,并控制着当地超过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

但这两年,李嘉诚则开始了相似的操作:抛售。100亿欧元卖掉了欧洲电讯资产;125架私人飞机卖给了美国公司,套现330亿港币;今年更是12.1亿英镑卖掉了伦敦的物业,获得48亿港元回报;

近年来李超人的手更伸到了越南,意欲重操房地产的“旧业”。

现在的中国楼市其实也类似当年喊话李嘉诚的情景,去年,潘石屹旗下的资产也没能顺利沽出。

当年喊出“地产独大,国之凶兆”的文章口号,仍赫然在耳。然而这10年间房价一再飙升,倒逼限制政策出台。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

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大湾区各城都已经开始松绑。为了防范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失速或进入负区间,二季度以来给房地产市场刺激的各种政策都出来了。

5月9日,央行重申房地产不是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写到,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捂盘大王”的归来,大湾区都可能为之震动。首先影响的是市场预期,豪宅客的信心依然强劲。

而这时候深圳豪宅已经先活跃起来了。

跟广州一样,二手豪宅的看房量连连攀升,深圳的一些热门豪宅只要稍有让价,就成功卖出。

价格并没有大幅下跌的前提下,华润城片区的二手房成交有点“热”,均价超过15万/㎡;悦府成交价更是接近30万/㎡。

没看错,深圳豪宅这样的硬通货,价格坚挺的同时,还能在下行周期里保持换手的活跃度。

其次,李嘉诚的动作也可能让不少开发企业对土地开发业务保持信心——华人首富都来了,房地产依然还有春天?

而且,拒不降价的房企也是保留着对市场未来的一种期望。

他们,在“等风来”。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