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整容式巨变成“网红”,径山媳妇回乡上班顺带家门口练摊,年销山货4万多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谷秋萍
乡贤回乡挖到第一桶金,村里大嫂沾光解决了就业问题(点击阅读《闲置土地变“金矿”,径山苕溪畔的露营地火了,村嫂兼职保洁月入五千》)。
连杭州城里人都羡慕乡下的好山好水,特意搬来定居在径山(点击阅读《凌晨三点就起床,杭州跑步界大牛“神仙姐姐”:绿水青山治愈了我的重度失眠》)。

家乡径山的改变,让蜗居城里单位宿舍打工的90后姑娘雷俏看在眼里,“痒”在心里。
“老公,要不我也回村找份工作吧,等我生了孩子,不用城里乡下两头跑。”
3年前,余杭径山小古城村的外地媳妇雷俏,和在瓶窑开店的丈夫盘算起自己的回乡“大计”。

雷俏家在钱三组11号,村口有棵大樟树,平时,村里人喜欢在树下商量村庄发展大计。
茶园环抱,绿道萦绕的小古城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村里的小古城遗址,曾出土过大量文物,历史可上溯马家浜文化,下至春秋战国,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发展衍变有重要价值。

虽然很想回村,但职场新人雷俏对城里的车水马龙和不错的薪资待遇多少有些不舍。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回乡的,还是几年前村里搞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之前,我们村有些没人住的破房子,村口还有三个大垃圾桶,夏天总是臭烘烘的。”
美丽乡村建设让雷俏发现,破房子和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花草树木,还有整洁的村道,可以说,村容村貌发生了整容式的巨变。

村里老人多,大家如今不干农活了,闲置的土地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小古城村想用这些地来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流转了村民的闲置土地,打造网红彩虹滑道和户外儿童乐园,孩子们在家门口有了游乐场,周末、节假日生意特别好。



为了运营这些旅游项目,村里的旅游公司要招人,有物业管理经验的雷俏,成功竞聘上岗。
说实话,在村里上班,收入肯定没有城里高,但雷俏回家,看中的是自己能顺便在家做点小副业。

钱三组一共70多户农家,有32户人家的房子在村里美丽乡村的参观线路上,雷俏家的11号是最后一幢。
村口有荷塘,塘边有棵大樟树的钱三组,成了网红打卡点。
村里号召,村民把自家土特产摆在小院门口售卖,只要愿意坚持做的人家,就赠送“共富邻售点”小推车一部,雷俏家报了名。

雷俏的婆婆厨艺很好,家里冬天做毛笋干,春天做多味笋干,秋天做番薯干……
一年四季,家门口的小推车上还售卖径山茶、南瓜饼、灰汤粽、土鸡土鸭和土蜂蜜。

“毛笋干30元/斤,野笋干40元/斤,多味笋干50元/斤……我们农民卖山货,不但东西要好,而且要比市场价便宜,才会有客人光顾,农产品的质量,村里也经常有人来检查。”雷俏说。
游客来了想体验茶叶采摘亲手炒茶,村里的旅游公司有一站式服务。

大家想买径山茶,雷俏家没茶山,但也帮茶农代卖,便宜的500元/斤,高档的也卖过1800元/斤。
土鸡土鸭家里没养几只,也帮山里养殖场代销。
雷俏说:“都是山林散养的,土鸡一年生,土鸭两年生,客人不放心,我们可以带路去养殖场看货。”

去年,雷俏家的“共富邻售点”卖山货收入4万多元。
现在雷俏当了母亲,每天按时下班回家。
吃完晚饭,她会跟老公一起带上孩子,去北苕溪散步:“山里一天天变美,我觉得,一家人每天生活在这里,才是最大的幸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家乡整容式巨变成“网红”,径山媳妇回乡上班顺带家门口练摊,年销山货4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