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华后,我被官二代吊打”,寒门子弟的一番话,值得深思

对于很多寒门子弟来说,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有机会考上一所好大学。

有人认为,如果学生能够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考入清华的学生确实很优秀,可是进入校园之后会发现,和那些家境殷实的学生有很大差距。

“考上清华后,我被官二代吊打”

小崔的家境并不富裕,属于寒门子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件事成为了父母的荣耀,让他们感到脸上有光。

进入清华之后,小崔也很自豪,觉得自己多年以来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现在终于看到结果了。在读大学时,小崔也很努力,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偶然的一次机会,他认识了另外一名喜欢物理的学生,两个人渐渐熟悉了起来。

后来他才知道,这名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父亲是某学校的院长,如果只看外表,根本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与众不同,可是深入了解之后,小崔觉得自己和他有很大差距。

小崔像往常一样,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也积极参加活动,而那名同学却不一样,他突然转了系,成绩突飞猛进,后来获得了去伯克利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论文,又考上了世界名校的博士。

时间久了,小崔和这名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同学的眼界变得十分开阔,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小崔觉得自己和他完全没有可比性,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打击,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这些成绩是小崔想都不敢想的,可却发生在自己同学的身上。小崔说:“考上清华之后,我被官二代吊打,我没有脾气,但是却不愿意接受。”这件事确实很难让人接受,小崔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清华,然而官二代却能够轻松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家境好是优势,但不是寒门子弟放弃努力的理由

其实小崔是一名很优秀的大学生,作为寒门子弟,他以前接受教育的环境不会太好,但仍然通过努力考入最高学府,进入大学之后,他没有骄傲,仍然在努力学习,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争取做到全面发展。

但是当他看到同学很轻松就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之后,受到了打击,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并不“值钱”,还不如拥有一个好家庭。

每个人的家境都不一样,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家境比较好,是一种优势,但后天的努力更加重要。小崔的同学是官二代,父母很重视教育问题,也很懂教育,可以给孩子规划好未来的出路,孩子能够少走弯路。

而小崔则没有这样的优势,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要靠自己不断摸索,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决绝,正是因为自己缺少了优势,所以才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寒门子弟不能因为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就自暴自弃,而是应该振奋起精神,努力超越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

寒门子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创造机会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只有学好了专业知识,未来在就业时才能有优势。但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如果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就要为自己创造机会。

大学生应该注重全面发展,要注意个人能力的提升,就像小崔的那位同学一样,要在其他领域取得好成绩,也可以考取更高的学历,与官二代不同的是,没人给寒门子弟“指路”,一切都要靠自己创造。

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在导员面前露脸,积极参加系里和院里的各种活动,能够让自己得到锻炼,也可以给导员留下好印象,如果院里有保研名额,或者是参加某个比赛的机会,导员首先会想到平时表现好的学生。

也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比如参加全国性的知识竞赛,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考取含金量高的证书,都可以把自己的实力体现出来。

最后我想说,如果大学生的家境比较好,父母都很重视教育,算是一种优势。寒门子弟没有这种优势,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追平或者赶超别人,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互动话题:对于这件事,您都有哪些想要发表的观点?

举报
评论 316
  • 看到这里读到这里。农民的孩子真是不容易呀。农民的孩子真要是考上好的大学。当父母就知足吧。别要求孩子这那的。自己都不行的,还要求孩子怎么着。

  • 老话说的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一生要认清三件事:上学时要认清父母的平凡,工作后要认清自己的平凡,有孩子后要认清子女的平凡。

  • 为啥总要和别人比,高考前是为了上好大学,考上和自己的昨天比就行。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