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他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触摸等,去有目的的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而大脑中有80%-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所获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察就是观看与考察之意。

观察不仅是''思维知觉'',还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当中,一种是观察法,一种是实验法,还有一种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方法,它叫自然实验法。可见,观察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当然作为研究方法的观察,和我们这里所说的观察,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区别的。

观察活动在人的各个实践领域都具有重大价值。没有精细而深邃的观察,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保安、司法工作就会窒息。没有长期周我密系统的观察,更不会有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福尔摩斯、狄仁杰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大侦探,与他渊博的学识、非凡的观察力是分不开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首先也离不开他长期不懈地观察与思考。

当然,一个人的观察力不仅与思维有关,还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职业兴趣、记忆力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不同年龄、职业的人来说,良好的观察力是帮助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观察力?

第一,观察要有目的性。明确了目的才能观察、捕捉有价值的目标,掌握研究的依据,防止盲目地漫无边际的随便看看。有了目的性才能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和观察效果。

第二,观察成功主要依赖于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的最多,所以就看到的最多''。试想,一个对生物毫无知识的人,怎么能懂得如何观察它的研究对象?相反,一个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生物学专家,却可能通过观察进而比较、分析,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观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第三,观察要有条理、有深度。实际生活中。没有受过观察能力训练的人是很少的,只是训练的程度与深度不同罢了。比如,几乎多数人都有过对色彩的辨别经验。但画家对色调和色度的敏感度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这说明有条理细致的观察效果才会好,并且经过训练才会提高观察水平。传说2000多年前,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启发教育他的学生,要学会有顺序、有系统地仔细观察。这样才能既看到事物的每一部分,又看到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看到事物的整体。

第四,学会观察分析法。观察要深入,就必须学会边观察边分析的方法。根据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在同中求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很难辨别出两个本不相同的事物。在实际中,结合工作特点,学会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分析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和认识。

第五,做好观察笔记。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观察到的事实十分必要和有益。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做观察笔记,就是把看到的东西的来龙去脉,及时详细地记载下来。不懂的地方,要向内行去请教。尔后写出对所观察事物的评价。当然,观察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需坚持不懈方可见效。儿童少年正处在培养发展观察力的关键时期,更要抓紧培养锻炼。

举报
评论 9
  • 观察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方可见效

    • 谢谢!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培养,必有成效!

  • 转发了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