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书不成字,纸短情长
@相约新乡 作者 李文艳
在新乡市文化路61号,曾有一座与共和国同龄的高等院校,它就是半个多世纪里,新乡人一直引以为傲的“师专”。
它曾在祖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了4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和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也曾为众多在农村小学辛苦付出的“民师”们,摆脱身份焦虑,实现人生梦想……
它与共和国同龄
师专,其实是对“新乡师范专科学校”以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校名的同一个简称。
第一个校名新乡师范专科学校,时间段从1958年至1992年。
第二个校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间段从1992年至2007年。
所以从1958年至2007年,在这共49年的时光中,新乡人都称呼其为“师专”。
伴随着新乡解放,1949年5月5日,新乡接管了“新乡县立临时联合中学”,7月将其更名为“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同时建立中共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党支部,刘采石同志任支部书记,同年开始招生。
1949年12月,著名老教育家、清末秀才,后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高镇五先生应平原省省长晁哲甫之邀,出任学校校长。
1950年校址由新乡县东关迁移到孟营北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文化街校址。
直至2007年,师专与平大、新乡市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为新乡学院。
❖ 主要发展历程如下 ❖
❖ 师专的前身是1949年7月太行行政公署批准成立的太行公立新乡师范学校。
❖ 1949年10月平原省成立后,更名为平原省立新乡师范学校。
❖ 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又更名为河南省新乡师范学校。
❖ 1956年开始举办初中教师训练班,是全省规模较大的八所师范学校之一。
❖ 1958年经上级批准升格为新乡师范专科学校。
❖ 1963年9月,恢复新乡师范学校的校名与建制。
❖ 1971年更名为新乡地区师范学校,招收大专班。
❖ 198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新乡师范专科学校校名和建制。
❖ 199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007年与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为新乡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建校五十多年来,新乡师专培养出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工作中或被评选为省级专家、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或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从教能力深受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对母校的别样情怀
在众多怀念母校的学子中,有这么一些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师专具有一番别样的情怀。
1977年的大学生壹
四十年前的一天,父亲骑自行车从拖拉机站下班回家,一进门来不及扎稳车子,就兴奋地大声对我哥哥说:“恢复高考了,你明天赶快去公社报名。”哥哥听了,从屋里一跃而出,连声问父亲:“真的吗?真的吗?是不是真的?”父亲举了举手中的报纸,激动地说:“是真的,你看报纸上都登出来了,假不了,以后就不用去生产队干活了,专心在家复习功课。
这是1977年延津县马庄乡蒋班枣村一位对参加高考渴盼已久的学子最真实的心声。
接到可以参加高考的消息后,哥哥翻出几年没看的高中课本,在家里和同村的一位老师一起,不分昼夜拼命读书。经过一个多月的拼搏,在那年的冬天,哥哥参加了高考。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哥哥报考的是新乡地区师范学校(也就是新乡师专的前身),在当时这是挺振奋人心的,十里八村的乡亲都知道蒋班枣出了个大学生,这给了父母无限的鼓励,也成了我们姐弟几人努力学习的榜样。
对于77级学生来说,师专给予了他们某种特殊的情愫和期冀,已经衍变成学生与学校心中共同的重要符号,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民师学子的里程碑贰
公元1983年的9月:
那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九月,成了中原地区一群人至关紧要的命运拐点——这群人,终于搭上了幸运的末班列车,激动地抖落“民师”身份的焦虑,手持希望之剑,满怀步入主流社会的欣喜,振奋地跨入新乡师专的校门……”
这是1983年跨进师专求学的名为段文明的学子怀念母校的文章节选。
文中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民师,也是师专历史中一段值得铭记的光辉岁月。
民师是对“民办教师”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鼎力发展教育事业,因国家财力不足,必须依靠群众办学,于是有了民办教师——没有薪水、每月只发数元补助、生产队给记工分的教师。到七十年代末,虽然有了微薄的报酬,但是既不固定,也难兑现。后来,大部分民师经过考试转为国家正式教师。
段文明所在的师专中文832班,共有来自省内多地的56名学生,在进到师专前,他们就是民师身份。在这些学生中,未婚的只有三五名。其余的50余人全部都已结婚生子,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处于‘而立’已过而未立、‘不惑’已近仍迷惑的尴尬境地”。
因为为期两年的求学生涯,注定让这些大龄学生不能在幼子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给予陪伴,不能给为家里家外日夜操劳的妻子分忧解难,亦不能陪伴在年迈的双亲前尽孝侍奉……
所以这56名学生,更加懂得通过学习摆脱现有身份、争取更好选择的珍贵机会,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在师专的校园里,用无数次的挑灯夜读完成了两年后的华丽蜕变。
1985年的夏天,那些曾经带着梦想初次跨进校园的他们,已经背上知识的行囊开始跨入人生新的阶段:
他们中的大部分,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再次回馈于三尺讲台,成为一位位受人爱戴的优秀教师,也有的在政坛上大放异彩,在商海中富甲一方……
而其实中文832班的56名学生也只是师专近半个世纪前的一个缩影。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有数以千计的民师们通过师专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而今已成为花甲老人的他们回忆母校,总会觉得师专是在他们不惑之年后,完成自己浴火重生的里程碑。
进入到九十年代后,师专逐渐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尽管我后来专升本考了学位,也上了所谓的在职研究生,但履历表上,我的第一学历,一直都是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个校名,我从未因为它只是个大专而觉得脸红。记忆中,我们学校虽小,却“五脏俱全”,简称“啥都有”。小河流,游泳馆,文化广场,各种社团活动,还比较好吃的食堂饭菜,学校周围各色小店……
这是已经从师专毕业了17年的代小七对母校的怀念。小七毕业后从事了媒体工作,每每提及母校,都是满脸的骄傲。
其实,在那个年代,上师专、毕业后当老师,才几乎是所有师专学子的人生轨迹,或者是他们最初的懵懂梦想。
曾经在n个盛夏的蝉鸣季节里,无数学子就是带着这份梦想,坐着7路公交车,第一次踏进新乡的土地,迈进憧憬中的文化路61号校园。
还有多少人记得,第一次进入师专的大门,第一次和室友打招呼,第一次在班上介绍自己,第一次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青春美少年们则守着校门口水池旁的ic电话诉说衷肠,二楼餐厅里别具特色的各类小炒菜又安慰了谁思乡的胃、篮球场上那些小心翼翼的为一个背影鼓掌的花痴姑娘们……
那是独属于师专的记忆、是时光无法抹去的青春痕迹。
TA说:
1,说不上为什么,就是觉得今天要回来看看。想起当年一下课就奔向食堂,就为了抢到食堂阿姨最拿手的糖醋排骨,毕业了那么久,还是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醋排骨,有妈妈的味道。——1999届师专人
2,我不是一个总怀念过去的人,但每次回“师专”走走,那些沉在心里最深处的东西就会无法抑制的涌出来,然后再沉淀,发现她带给我太多最最善良、最最纯粹的感情。——2001届师专人
3,忘不了新乡火车站,师专迎接新生的校车,忘不了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叩开农家孩子的门扉,敲醒当年对知识的渴望。 ——2003届师专人
4,那时的我们带着懵懂走进师专的夏天,后来的我们却要与同样的夏天挥手告别,路过了几个春秋,记忆中的闪光,在毕业照咔嚓一刹那间定格,幸好,关于你们的记忆,熠熠生辉——2005届师专人
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如今的文化街61号,已成为了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老师专已然成为无数人梦里的校园,但校园里依然有众多至今未改的建筑,成为那些盼望着再看一眼母校的学子心中的慰藉。
在文化街上的半个多世纪中,一代一代的师专人,受教于恩师,又回馈于教育,成了全国各地学养丰厚的教师,培育着莘莘学子。
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师行业人才稀缺的时期,从师专走出的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走进了各个学校,踏进了光荣的教师行业,为祖国未来培养了无数人才。在那个时代,是无数个他们撑起了教育行业的“半壁江山”。
来者沧海茫茫,往者历尽云帆。师专不曾辜负每一位学子的期盼,亦如每一位师专人对母校的常年留恋。
而今的师专已与平原大学、新乡教育学院蝶化为全新的新乡学院,祝愿新学校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