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在世人中的评价,为何越来越受很多人的推崇?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嬴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不只是后世有很多“键盘侠”,就连古代也有很多喷子,作为我国第一个开创“帝制”的秦始皇自然也难逃众口。曾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尉缭懂得面相,就“喷”了上司一嘴:“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甚至几次想逃离嬴政身边。出生于汉朝的贾谊在论秦之过时就直接指出:“秦王怀贪鄙之心”,“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汉魏之际的大家王朗甚至认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为何对嬴政的评价从以前的“无德之君”,到称赞有加,再到“千古一帝”,是什么让秦始皇备受推崇?

  一、山河尽收,天下一统

  秦以前有夏商周,但它们只能算是奴隶制王朝,不仅统治疆域小得可怜,而且王室的权力与实力都不强,甚至还被诸侯给限制。秦国就是从周朝百余诸侯国之中脱颖而出,完成兼并天下这一巨大工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走上封建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而这一切的推动者正是秦始皇嬴政。“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在秦始皇的振臂高呼下,秦国宛如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鼓足马力向六国碾压过去。

  虽然六国不复昔日强盛,秦也有灭任何一国的实力,但是六国要是再进行一次“合纵”,同心协力联合起来对付秦国,情况就难料了。况且尽收山河,统一中国,是历史上从未有人干过的事情,曾有相国张仪为“横强”奔走、范雎“远交近攻”使六国疲敝,现如今嬴政手下尉缭、李斯也在离间六国,但前后也用了十年才得以灭亡六国,使得天下统一。这个“统一”也只是明面上的地域统一,嬴政的心胸可没有这么“狭窄”,为了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他还推动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但就连始皇帝也做不到的,那就是统一人心了。

  二、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一统中国后,闲不住的秦始皇决定巡游天下,不仅带着一干文武大臣出去游山玩水,还像极了喜欢在景点留下“到此一游”的游客那样,在琅琊“立石刻,颂秦德,明德意”。始皇帝在琅琊石刻上书写了自己的野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现在六国既定,但嬴政不打算收手,只有征服了匈奴、百越,才能对得起自己在石刻上的承诺,这是皇帝的责任。

  秦攻百越之战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虽然收获战果,但也惨遭失败,乃是三次战争之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六国之战结束后不久,秦始皇以屠睢为国尉,发兵五十万,尽管人数上呈碾压,秦始皇、屠睢等人也预料到了后勤困难、秦军可能去气候不适等问题,但他们都小看了此战的惨烈。在付出主将屠睢战死、“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加之任嚣、赵佗等的苦战下,秦军才在第二次攻百越之战得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的战绩;第三次则是在赵佗的带领下攻瓯骆地区。

  南方打得火热,北方也不甘寂寞,要知道匈奴人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代隐患,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在匈奴人手下吃个大瘪,汉文帝、汉景帝不敢与匈奴为敌,分裂后的北匈奴也曾让东汉王朝头疼。而在战国时,匈奴也会趁机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然不想放过这个门户大敌,于是派遣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设九原郡,置三十四县。

  三、奠定帝制,功过难议

  “陛下已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不论皇、帝,皆不能涵盖陛下功业,三皇五帝相加”。春秋战国以来,僭越之举比比皆是,而秦王嬴政扫灭六国后,认为“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于是令群臣议论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廷尉李斯上书:“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但嬴政怎么看都不满意,直到赵高给出意见:“三皇五帝相加或可”,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皇帝。

  “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虽然没有实现大秦的万世无穷,但秦始皇首创帝制并为历朝历代沿用。此外,秦朝废分封改郡县,建立了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也被后世所借鉴,可谓是利在千秋。但秦始皇与大秦帝国也有值得诟病的地方:大兴水土而不知体恤民众,连年征战而使得多少户人家家破人亡,重法严刑而使得六国遗族愤恨,建立于秦始皇一人之下的帝国,也因为他一人的死亡而崩塌。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他是野心勃勃的秦王;筑长城、修驰道,他是雄心壮志的皇帝;不令后人议论而废除谥号,他是霸气的始皇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能从前人所留的史书记载来领略这位始皇帝的英姿,不知是多少后人的遗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