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献”:天津一位医学大家和一所医科大学的不老“传说”
“朱宪彝”这个名字,在每一位天津医科大学师生的心目中,都是丰碑一般的存在。他是天津医科大学创始人,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国际代谢性骨病钙磷代谢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我国攻坚碘缺乏症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他一生成果卓著,蜚声国际,治校有方,医德高尚。
这样一位医学大家和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在生活上却极其简单。工作中,他两袖清风,不计较个人利益。对待家人,他总是坚持原则,公私分明,从不用职务便利为子女后辈谋福利。
“有什么本事,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朴素而有力的话语尽显朱宪彝大家风骨。离世后,他的“四献”——献出个人存款、私人住宅、所有藏书乃至个人遗体,成了医大校园里不老的“传说”。他的个人品行和家风故事,已经成为推动学校、医院发展和廉洁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坚持原则的“老夫子”
“爷爷这个人,脑子里全是工作。”朱宪彝的孙女、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系副教授朱宁向记者回忆起了爷爷的点点滴滴。
朱宪彝生于1903年,毕业于著名的协和医学院,后来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他在骨代谢领域卓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赞誉。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著名骨代谢专家曾在不同的场合称赞朱宪彝的成就“至今仍对我们有重大的教益和深远的指导作用”,还赞誉他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
朱宁自幼随外婆在南京生活,11岁时才来到天津。她是耀华中学的学霸,1979年高考,朱宁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当时,朱宪彝问起孙女的专业选择,她回答说想从事科研工作,具体方向就是生物学。“爷爷当时非常希望子女和孙辈都从事医学,但也会尊重大家各自的意见,我父亲兄弟姐妹六人,只有一位选择了医学。”朱宁告诉记者。
不干涉后辈的选择,也不为子女孙辈升学就业寻求方便,朱宪彝就是这样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朱宁告诉记者,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本事,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她的父辈,都在祖国的边远地区工作多年,爷爷从来不会为子女有一个更好的工作而托关系、找门路。
坚持原则,公私分明,朱宁至今对爷爷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记忆犹新。她记得,当时单位给爷爷配备了一辆小汽车,但是除了上下班和公务之外,爷爷从来不使用公车。她和其他的孩子很好奇,每到爷爷上班时,她们都会好奇地看着车内,感觉有一丝神秘,但是爷爷从来没让她们坐到车里玩耍过。
“爷爷卸任校长后,还担任着学校的名誉校长,有一次我们俩去看戏,坐的是9路公交车。”朱宁说。
单位分房子,朱宪彝作为教授,可以分到四间房,可历次分房他一间都没有要。按照政策,家人看病可以享受报销一半的待遇,但是他也从来不报销。
朱宁告诉记者,爷爷一心忙工作,疏于关爱家人,奶奶有时难免会抱怨,家里人也会说爷爷“死心眼子”。由于行事太过坚持原则,学校的同事有时会叫他“朱老夫子”,他知道后也并不介意。
一件毛衣背后的清廉医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在朱宁的讲述中,一件毛衣的故事,凸显了朱宪彝的清廉行医,也见证了他以身作则,时时刻刻注重涵养良好家风的做事风格。
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位接受朱宪彝救治后康复的患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想方设法打听到了朱宪彝家的地址,送去了一件新织的毛衣。朱宪彝回到家后,儿媳将事情转告了他,他马上让儿媳把毛衣送了回去。
“这件事还是我母亲告诉我的。爷爷就是这样的人,病人的礼物从来不收。”朱宁表示。
不仅不收病人的礼物,朱宪彝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患者的职业、穿着和收入状况而差别对待,有时还会帮经济拮据的患者支付治疗费用。这在天津医疗界后辈那里已经传为佳话。
近年来,医院红包问题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突出问题。而作为一位名医,朱宪彝以个人的清廉行医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为当下的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借鉴。
市纪委监委驻天津医科大学纪检监察组针对驻在高校特点,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一体推进清廉天津建设作为深化派驻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与驻在单位同题共答,深入挖掘老校长朱宪彝的廉洁故事,多途径、多形式强化廉洁文化的宣传引领,推动学校、大学医院廉洁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在涵养学校、大学医院廉洁文化上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我们不断擦亮监督的‘探头’,压紧压实医院行风建设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点题整治’,严肃查处‘红包’回扣等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通报曝光等形式,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驻天津医科大学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洁表示,在从严监督的同时,还注重发挥朱宪彝老校长榜样示范和正向引导作用,积极将富有学校特色的廉洁元素融入学生的开学毕业季、受处分干部的回访教育中和年轻干部的廉政谈话里,切实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将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献”背后的精神传承
1984年,朱宪彝辞世。根据他的“四献”遗愿:献出全部藏书供图书馆使用、献出全部存款建立“朱宪彝奖学金”、将私人住宅捐献给学校、献出遗体供医学解剖。朱宪彝这近乎“裸捐”的方式,几乎捐出了自己的所有,成了医大不老的“传说”。他的感人事迹在校园和医院里流传着,感动着一代代师生,激励着他们奋斗不息,涵养个人品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和医院文化。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之一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2020年初曾带领天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抗疫。作为医大学子,为了缅怀朱宪彝,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永远忘不了36年前,我踏入天津医学院的校门,在开学典礼上,幸运地从学校创始人、首任校长朱宪彝手中接过了人生第一件白大褂。朱校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他是我永远的榜样。”
“朱老先生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对所有的师生员工来说,都是一位好的楷模。”市纪委监委驻天津医科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苏丰表示。
为了更好传扬朱宪彝的精神,天津医科大学建设了朱宪彝纪念馆、生命意义展厅等展示场所,出版了纪念书籍,拍摄了纪录片,面向师生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和廉洁文化宣传,还把朱宪彝的精神宣讲融入新生开学第一课。
“在朱老的塑像前宣誓,我看到学子们对朱老有一种真诚的情感,也都愿意成为朱老那样品格高尚、医术精湛的人,为国家的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医大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目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杨旭说。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