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女子与多位异性暧昧不悔改,丈夫苦劝无果,女子:你太保守了
调解现场,来了一对特殊的年轻夫妻,妻子徐美(化名)热情开朗,喜欢跟异性玩耍。
丈夫余亮(化名)很不愿意妻子这个样子,认为婚后女人要学会持家,徐美做事太过分,他无法接受。
性格的差异让双方都很苦恼,余亮认为妻子是个坏女孩,而徐美认为丈夫太过保守。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丈夫余亮口中的做事过分,又是指的什么?

调解现场的徐美
爱玩的妻子
当主持人询问夫妻俩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徐美突然灿烂地笑了,她表示并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是余亮逼着她前来的,她想听余亮对她的意见。
余亮表示,徐美太过喜欢玩耍,没日没夜地玩。他希望徐美有所改变,否则他们的婚姻将无法继续下去。

主持人
徐美满不在乎,吐了吐舌头表示她只是性格开朗,单纯的爱玩,喜欢和人交际。
而且年轻女孩子相约逛街,吃烧烤什么的都很正常,她也没玩得不顾家什么,该回家的时候就回家了。
是啊,徐美的说法并没有问题,年轻女孩喜欢逛街、吃烧烤都是很正常的事。

笑容灿烂的徐美
但为什么到了余亮那里就觉得不可以了呢?这中间还会有什么隐情吗?
余亮表示徐美的万根本不正常,她是喜欢每天出去玩,甚至一个礼拜七天都在外面。

余亮回忆
最重要的是和异性暧昧不清,余亮清楚地记得那次,是徐美的一个朋友张晓华(化名)生日。
一开始还好好的,直到张晓华的一位异性朋友的到来,这个人和徐美是第一次见面。
一上来直接伸手向徐美的脸上摸去,还抱了徐美一下。余亮脸色瞬间难看,但碍于人多,并没有说什么。

气愤陈述徐美的所作所为的余亮
后来他们相约饭店,菜还没点上,张晓华的朋友又打来电话,直接开口让徐美接电话。
那个朋友用暧昧的语气说找不到路了,制定让徐美来接他,徐美也没有拒绝,还乐呵呵是邀请他来吃饭。
余亮怒火中烧,直接愤然离开。而徐美并没有来哄她,没有一句解释,由着他一个人独自回家。

夫妻俩对峙
徐美耸了耸肩,无奈地解释,那只是朋友间的交谈,当时她也推开那个男的,说了不要开这种玩笑。
至于后来的邀请吃饭,她认为也只是朋友间那种客套,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他太保守了。”徐美说道。

徐美
那通电话或许她有错,她不应该直接邀请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吃饭。可她的性格就是那样,她认为是余亮,太过斤斤计较,没有肚量。
那天晚上她是想回家跟余亮解释,但朋友一直在极力挽留她。
她不好意思拒绝,她也知道余亮的脾气,之前也在外玩耍,余亮会直接对徐美说:“你死在外面吧,天天就知道玩。”

徐美解释
了解余亮的徐美想着就留下来玩会,等余亮气消了再解释事情经过。
徐美被她的朋友送回来了,余亮却迟迟不愿意开门,即使是徐美的朋友在外说尽好话,也没有任何用处。
这让徐美很没有面子,她认为夫妻间的事可以关起门来说,没必要将她和她的朋友晾在这里。

振振有词的徐美
余亮对此也颇有怨言,认为是徐美太过贪玩,被锁在门外不能怪别人。徐美认为出门在外玩就要大大方方、开开心心,没必要在那里小家子气。
让余亮记忆犹新的是,他有一次接徐美下班,在酒店大堂外等着。

余亮不高兴
徐美的同事看到了,开玩笑地跟徐美说:“你可以抱一下我吗?当着你老公的面。”
徐美没有拒绝,面带微笑地上去抱了一下那个男同事。
徐美轻轻的叹口气微笑表示,她一直是那样的性格,即使是坐在公交车上,她也很快的和身旁的陌生人聊开。

她的性格就是随和、开放的那种,她并不觉得那有什么。
最让余亮接受不了的是,徐美和她的前男友仍保持着联系,而且关系匪浅。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徐美难忘旧情,想和前男友和好吗?

纠结在心的余亮
和前男友牵扯不清的徐美
余亮非常清楚地记得,那天他出差回来,匆匆买了束花先给徐美一个惊喜。
可惊喜成了惊吓,余亮看到徐美的前男友王峰(化名)背着徐美,余亮将花直接丢进垃圾桶。
徐美解释,那是因为当时骑电动车出去时跌倒,没有办法下去,才找了王峰。

两人交谈
余亮认为妻子在撒谎,因为当时他检查了徐美身上。并没有任何擦伤。
在他们刚谈恋爱时,余亮就表示过,他不在乎徐美的过往,只期望他们的将来。
他只希望从现在开始两人好好过日子,徐美不和以前的人来往就行。

调解现场的夫妻俩
后来的一件事更是彻底将余亮推入谷底,徐美在王峰生日时,寄了一件生日礼物。
先不谈送了一件生日礼物,最气人的是上面写了一句话:亲爱的,我是你的唯一。
余亮还在徐美的手机上,发现许多陌生号码,他质问徐美,徐美都不肯回答。

徐美抱怨余亮有疑心病
徐美表示,她和前男友一直是由联系的,只是没有和余亮说过,因为余亮的疑心病太重了。
求助前男友的事,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可能是因为她和王峰谈的时间比较长。
当时她的奶奶生病时,也都是王峰照顾的,她对此很是感激,所以才会在生日时买了一份礼物。

徐美认为她的错不对
她是抱着买最后一样东西的心态送去的,并没有任何情感上的瓜葛。她和余亮在一起时,都做好了跟余亮在一起一辈子的准备。
刚嫁给余亮时,余亮的家里非常穷,她没有任何抱怨,想着两人一起打拼,一定能有属于他们的天地。
余亮和徐美的性格完全相反,徐美的种种做法,让余亮很没有安全感,担心徐美会抛弃他。徐美沉默片刻,说出了导致她性格的原因。

徐美说出心中秘密
徐美不幸的童年
徐美是她的父亲抱养过来的,当时她的父亲三十多岁,没有成家立业的打算,因此就想着抱个孩子来养。
抱养徐美没几年后,她的父亲在亲人的撮合下,成家了。徐美就有了继母。
一开始的一年,继母对徐美也还好。可随着继母生出了弟弟妹妹后,徐美的地位一落千丈。

讲述往事
继母对许美每天都是非打即骂,甚至徐美在吃着饭都会无缘无故的遭到挨打。家里的人口多了,负担也就大,徐美父亲的工资已经无法撑起这个家了。
当时徐美刚好要升小学,她的父亲就直接说:“女孩子读不读书的都没关系,反正是要家人的。”

徐美
就这样,年仅七岁的徐美没再读过书,一直在家做饭,照顾弟弟妹妹。说心里不伤心是假的,但是徐美依旧用微笑和乐观面对世界的残酷。
徐美的弟弟妹妹都是她在带,门口邻居都开玩笑说:“徐美是保姆。”

后来徐美被丢给奶奶,奶奶一直对徐美很好,最起码不会吃不饱饭,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被打。
成年后的徐美就开始外出打工,悲伤的童年使她渐渐喜欢上结交朋友,出去玩,不喜欢独自呆在家里。

主持人询问徐美
主持人心疼地问道:“你会不会因为这些难受?”
“当时肯定是会的,但是过去了就过去了,毕竟人要对未来怀抱期待。”徐美微笑地回答道。
童年极度缺爱的徐美,就希望她以后她的爱人能好好疼她、爱她、支持她。
很难想象满脸笑容、活泼开朗的徐美,会有如此令人痛惜的经历。

令人痛惜的往事
调解员调解
余亮的老实本分让徐美动心,她认为余亮就是她所想要的好男人。结婚后徐美发现,余亮有些偏执、保守,认为一切事都要听从她的安排。
余亮就是那种希望他一天24小时待在他身边的人。不喜欢被约束的徐美,自然不乐意这样,从一开始相过一辈子,到天天吵架。

徐美一开始相过一辈子
余亮却认为,是徐美的种种行为,让他看不到以后和未来,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是徐美太过贪玩,不知约束,完全就是个“坏女孩”。
调解员胡剑云,不认同余亮“坏女孩”的这个观点,他认为徐美只是渴望得到更多的爱。
徐美的乐观开朗是后天形成的,因为她缺少爱,这不能简单地说她是人品不好,她是坏女孩儿。

调解员胡剑云劝慰余亮
徐美之所以如此贪玩,完全是因为她想在朋友的关怀中得到爱,得到情感的认同。
和朋友玩耍、吃饭,并不是徐美想要的,她喜欢的只是跟朋友在一起的那种单纯的快乐。作为丈夫的余亮应该去理解他,包容他,大度一点。

徐美表示她就是想找一个依靠,和余亮在一起的三年,她从来没有要过一块钱的生活费,也没有要过任何礼物。
徐美明白自己的不懂事,但她认为作为丈夫的余亮,应该学会迁就她一点。

调解员廖喜玉
廖喜玉表示,虽然徐美的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但她的内心是缺少安全感,是非常孤独的。
成长的经历让她比任何人更缺爱,徐美就是希望有一个人爱她,对她好。
不能否认的是徐美的做法伤害了余亮的自尊和面子,但只要余亮给她足够的爱,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胡剑云认真倾听
余亮应该更好地去理解和沟通,而不是去指责,你为什么要这样跟别人去玩?
你可以去融入她的朋友圈,融入她的生活,这样才能让两个人更为长久
调解现场,徐美擦拭着眼角的泪花,通过她的眼泪,我们也体会到她内心的脆弱和孤独。

眼角泛着泪花的徐美
调解员郑美瑄表示,徐美也应该去注意下她身份的转变。
从调解开始到现在,徐美都有非常多的肢体和面部的动作,不难看出徐美的心理年龄,还处在少女阶段。
但现在她已经结婚,是为人妇。有些事是需要去改变的,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需要去照顾家庭,照顾丈夫的意见。

许多肢体语言
外向和随和,也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原因。随和和随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有时候做过界,那就不叫随和,叫随便了。
余亮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因为徐美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徐美会去关心其他朋友的面子,而不是去关心自己丈夫的面子时,的确会让余亮难堪。

徐美和调解员郑美瑄
徐美表示,她非常感谢老师所讲的一切,也已经意识到她的错误,但她并不愿意再和余亮过下去。
她觉得这段婚姻太过劳累,不是她想要的幸福。

对婚姻无望的徐美
余亮不愿意放手,认为他们的爱情还有余地,他只是不喜欢徐美玩耍的行为。他表示,以后他一定会改,他意识到了他的错误,没有给足徐美想要的爱。
事情的最后,徐美决定再给余亮一次机会,如果他们再经过半年的磨合仍无法适应,就选择分开。
最后,衷心地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两人能相互退让,获得彼此的幸福。

拥抱言和
后记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创伤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童年创伤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能是童年时见到的残忍东西;可能是父母的责骂;可能是亲人言语的数落;可能是幼时家中的贫困。
受伤的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化解这种创伤,让其不再影响生活,慢慢愈合。
因此,童年的美好,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能相伴一生的礼物。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