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是出自赵匡胤的真心,还是他迫不得已?
赵光义当上皇帝以后,不止一次下令要重修国史,甚至亲自进行运色修改,加工史料,大肆宣传他继位是正大光明、明正言顺的。但是这些史料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呢?
我们现在看待赵光义继位一事,完全否认太祖皇帝想传位给他弟弟赵光义,这是不合适的,不管你有什么疑问,你想要完全否认太祖皇帝传位给赵光义,那是说不通的,至少有三条说不通。
第一、太祖皇帝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继位呢?因为让他儿子继位,就可以让他儿子坐开封尹,可以封他儿子为亲王,那么他儿子就可以明正言顺地接班了,而赵光义被封为晋王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二十三岁,一个十五岁,都可以接班了,而且这两个儿子品行端正,没有任何不良的行为,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接班?
第二、为什么赵光义让人们看起来他的实际地位就像一个皇储呢?
第三、假如说正史是注水的,为什么我们看到许多大量的笔记的文献,也记载赵光义是皇位继承人呢?
这三个为什么基本上说明了一点,我们不能否认,赵匡胤确实有传位给他弟弟的想法,那么紧接着就来了第二个问题,赵匡胤这个想法是他本人的真心呢,还是他迫不得已?
我们现在根据史料来看,不是出自赵匡胤的真心,传位给他弟弟,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不是赵匡胤的真心。杜太后弥留之际,对赵匡胤说了这么几句话,你死之后传位给你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位给你的儿子赵德昭,这样保证大宋朝国君都是年长者。赵匡胤怎么回答呢?他怎么敢不遵从母亲的教诲。太祖皇帝是个大孝子,他遵从母命导致赵光义成为名义上的皇储,但是实际上,他的真心并不想传位给他的弟弟,杜太后的意思能顺利进行吗?因为太祖皇帝现存的长子赵德昭和他的弟弟赵廷美相差仅四岁呀,这中间稍有疏忽,就传不到他儿子身边去了。所以赵匡胤很为难,他怎么处理呢?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让赵光义担任开封尹,这样满足了他母亲的部分愿望。
第二、他不给赵光义封王,这样赵光义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皇位继承人。
第三、他要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30多岁,他觉得他的未来长着呢,所以他不急于处理这件事,姑且先封他的弟弟为开封尹,然后走一步说一步,在这中间,罢相赵普,应该是太祖皇帝一生中政治上的大败笔。因为赵普的罢相,就意味着赵光义在晋升皇储地位上的最后一个门槛给跨越了,最后一个拦住他弟弟晋升道路的人被扳倒了。
赵匡胤在传弟还是传子的问题上,他是受到三个方面的逼迫。
第一、他母亲逼他,杜太后逼他传位给弟弟。
第二、他弟弟赵光义逼他。传位给我,咱妈说了,让我接班的。
第三、赵普也逼他。赵普逼他有三条,是逼得最厉害的。第一逼只能传子不能传弟。第二逼他把自己下放。赵普的胡作非为,最后导致一个是受贿,一个是专权,逼的赵匡胤不得不把赵普下放。第三赵普罢相以后又逼的赵匡胤继续传位给他弟弟,因为赵普是拦路虎,赵普把自己给逼下去了,那不是等于逼着皇帝传位给他的弟弟吗。
各种力量,最后都逼到赵匡胤的身上,赵光义是怎么一步一步来逼他哥哥的呢?
第一、网罗各色人才。根据蒋复璁先生的《宋太宗晋诋幕府考》这篇论文的考证,晋王身边的幕僚有六十六人,其实,赵光义集团的人要比这大得多,赵光义网罗的各色人才有文士、谋士、勇士、巫师、道士、医士等,网罗人才不是件坏事,但是要网罗亡命之徒,那就意味着别有用心了。
第二、拉拢朝中大臣,这是赵光义做的工作中的一个重心。
举一个例子,公元977年3月,禁军一个大将田重进病故了,田重进在临死前回忆他早年经历时讲过一段话:晋王曾派人送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田重进,田重进竟不接受,送东西的人就说,这是晋王送给你的,你怎么敢拒绝呢?田重进很硬气,说我知道陛下,我就不知道天下有晋王,顶回去了。这个例子是赵光义拉拢朝中大臣失败的一个例子,但你可以想到,一定有拉拢成功的。除了拉拢以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解难,朝中大臣如果谁有困难,会找晋王,晋王帮他渡过难关之后,这个人自然而然就成了赵光义集团的人员。这里边有个很重要的叫楚昭辅,当时的职务是权判三司,就是主管全国财政后勤。开宝五年的秋天,三司官员尚书说,京城里的粮食,按照现在每个月的消耗量,国都的存粮只能维持到明年的二月。三司省就给皇帝写了一个报告,请皇上紧急下令,第一调拨军队,第二征用民船,赶快从江南运粮食到国都来,如果再不运粮,京城就会断粮。这个报告一上去,太祖皇帝勃然大怒,就把权判三司的楚昭辅召过来痛骂一顿,在骂的中间讲了几句很重的话,一个国家的国都,如果不储备九年的粮食,那叫储备不足,你平时不考虑不安排,现在的的粮食只能吃到明年的2月,你现在叫我动用军队,征用民船来帮你运粮,那你等着吧,这件事如果你办不好,我最后拿你问罪。楚昭辅遇到事以后,没有去找宰相赵普,而是直接跑到开封府找赵光义,让赵光义一方面帮他跟皇上说点好话,另一方面帮他解决问题,可见在朝廷重要官员三司史楚昭辅的眼里,谁最能办事,谁最有权力,谁最有能量,是开封尹赵光义,所以找他去了。赵光义手下人多,所以很快就有高人提出解决方案,十万户粮食运到京城,救了楚昭辅一命,楚昭辅一下子就成了赵光义的人,赵光义坐上皇帝的宝座,楚昭辅就被提拨上来担任枢密使,掌管军队,因为他已成为赵光义的亲信。
一手拉拢一手解难,就把朝中很多大臣拉到了自己身边,成为自己集团的人。
第三、私交禁军将领和节度使。赵光义还有一手,就是私下交往了很多的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培养自己的一帮势力,一旦有事,这些人都会支持自己。
赵光义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与朝中大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少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由此构成了一股潜在的无形力量。这也明显是在逼迫太祖给他封王,不要违背母亲的遗言,要进一步确定他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这时被逼的赵匡胤是什么心理呢?其实赵匡胤是想效仿春秋时期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的关系,就是纵容他的弟弟,让他的弟弟闹到人神共愤的程度,再一举把他弟弟歼灭。但赵光义是何许人也,赵光义是个文人,他当然明白文工个道理,所以赵匡胤的这个做法并未奏效,所以这个事情就拖下来了,拖的结果是整个开封城,无处不有晋王赵光义的势力。开宝六年,赵光义终于晋升晋王,而在他多年的培植下,开封城里到处笼罩着赵光义的影子。开宝九年的四月九日,太祖皇帝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他的弟弟赵光义一块到西京洛阳去了,到了西京洛阳以后,当然先去为祖上祭扫,祭扫完之后视察洛阳,到洛阳后公开表示要迁都洛阳。晋王是坚决反对,太祖皇帝说,我迁都洛阳沒有其他的意思,洛阳地势险要,非常便于防守,我是仿造着周朝和汉朝,把都城从开封这一个不便于防守的地方迁到便于防守的洛阳,赵光义说迁都不方便,太祖说,我不但要迁都洛阳,我将来还要迁到长安去。其实赵匡胤牵都洛阳的最终目的,就是离开开封,摆脱赵光义的势力范围,所以两人在迁都的问题上反复较量,但最后没有迁成,倒不是因为赵光义的反对,真正起作用的是宰相沈义伦不支持,太祖去争求沈义伦意见时,沈义伦态度是沉默,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太祖觉得自己的弟弟不赞成,中书省的宰相不赞成,没有人支持他,所以迁都这件事不了了之。到了六月份回到京城以后,宋太祖突然提议要修一条河,为赵光义的晋王府饮水修一条河。六月初,太祖亲自步行到晋王府去视察,七月初三,太祖亲自到晋王府看金河水,怎么引到晋王府亲自去视察,表现的非常关心,开工之前去视察,竣工之后又去视察,过于关心这件事情,表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因为第一时间可疑,晋王府缺水是多少年的事情了,为什么在迁都未果提出来晋王府开河运水呢?第二态度可疑,太祖的态度太积极了,开工之前,竣工之后亲自去视察,态度太积极了。第三反应可疑,这么一个工程建成以后,晋王丝毫没有感谢之意。所以有些学者就认为太祖为晋王府开取饮水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一种巫术,这种巫术叫压胜,压胜是中国古代非常古老的一种巫术。太祖皇帝在晋王的势力越来越大,迁都西京沒有成功的情况下,不得已使用了压胜的巫术,可见太祖对晋王几乎到了束手无策的程度了。
我们再回忆一下开宝九年发生的事情。
开宝九年的二月,太祖派皇子赵德昭赶到宋州去迎接进京朝觐的吴越王钱俶,过去这类任务都是由晋王担任的;三月派他的皇子赵德芳担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这两项举措都发生在开宝九年,宋太祖已经开始培植他的两个儿子了,让他的儿子参与一些国家大事,提升他的儿子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四月准备迁都洛阳,没有结果;六月亲自监督给晋王府饮水;九月,太祖到了晋王赵光义的家里边;十月,就发生了斧声烛影的事件,太祖皇帝暴毙而亡了。
就开宝九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充分说明了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并不是出自本心,而是被逼无奈的结果,他更想传位给他的儿子。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