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道士王熹贞,宣称自己即将羽化,引近10万人围观,结局如何

羽化登仙一直是中国历史以来饱受争议的传说,古时候也曾出现过许多因为痴迷炼丹,渴望修炼成道的人,并且还因此在民间传出了很多虚诞离奇的轶事。

如此神乎其神的事情是否可以成真?一位23岁的女道士名为王熹贞,她宣称自己感受到即将羽化的征兆,引来了将近10万人的观看,他们都想要知道所谓的羽化会是怎样。

不一样的道路

这位女道士信仰的宗教是道教,我们对于道教并不感到陌生,它是中国的正统宗教,起于东汉末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被真正地树立起完备的教义。

严格意义上道教与道家并非是同种定义,“道家”是诸子百家其一,其学说十分时刻而具有内涵,道教则是教徒的一种宗教信仰,而宗教活动就是维系道教传播的一种途径。

后来道教被更多的人宣传,逐渐衍生出各种门派,封建时期信仰道教的人都热衷于内丹修炼,有传言只要修炼得当最终能够成功地羽化。

在如今看来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在古代无法验证真假的处境下,竟然有不少的人都就此被吸引,连不少的皇帝都信以为真,晋哀帝司马丕便是其中一位。

作为一位君主,他不仅想要掌握大权,他还想要能够长生不老,请了许多得道高人前来相助,每日修炼、炼制丹药,并不听从旁人的劝谏,最终因食用过多丹药中毒而英年早逝。

不同的人却拥有着一样的命运,王熹贞走上了同样的归途。

明代的道教处于近乎巅峰的时期,王熹贞不例外地成为其中之一。她的出身并非是贫穷人家,反而是来自富裕家庭,基本没有经济上的困难,即使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并没有男子高。

但这样的环境对于她同样也并不是很友好,家里人对于她从未给予关怀与关注,长辈对于男性显然更加重视些,导致她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很快乐,充斥的是孤独与寂寞。

王熹贞开始爱好捧着书以此来感受外面的世界,也正是因此第一次接触到道教,了解到道教的奇妙之处,古人对于脱离现实的事情由于无法验证导致更加痴迷。

道教对于王熹贞而言是解药也是出路,只有当她不再困囿于家庭的偏爱,变得与他人毫不相同是唯一的办法。

不过此时的她还没有就此走上修炼的道路,而是仍与一般女子想要有位好郎君,原本王熹贞可能会与当时众多的女子一般走上相夫教子的道路。

步入道教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当她怀着少女心思憧憬着未来的婚姻,那位如意好郎君却不幸身亡。对于古代来说未入门就克夫的女性是没有好运的,也让她陷入了旁人的闲言碎语。

王熹贞对于婚姻也失去了原有的期待,可能是为了转移心中的苦闷,又或许是恼怒于命运的不公,她转而对于道教起了巨大的兴趣,真正地入了道。

她偶然遇见了一位同样信仰道教的高人,听从高人的劝语来到了一处安静偏僻的道观静心领悟道法的精髓,不再理会外界的流言蜚语,一心专注于自身的修炼。

后来不顾家人的阻拦,她一心想要脱离尘世间,她坚决地出家修行,并不断地修炼丹炉,专心研究道教的教义,领悟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开始为他人讲解,渐渐也有了声望。

直到某一天,她自觉是悟得道法要领,公然向众人宣告自己即将飞升至另一个世界,也即为所谓的“羽化”。听信者纷纷互相传话,最终几乎人人皆知这位23的女道士即将羽化。

即使是古人也离不开人好奇与探究的天性,原本仅是部分人的信仰,因为其行为的少见以及神怪,原本不关注这些的平民百姓竟然也想来观看。

在9月9日这一天来的人数之多超乎想象,众人纷沓而至,都好奇这一事是否为真,最后来的人越来越多,竟然达到了近10万人前来围观,这在如今也是十分地少见。

王熹贞并没有对围观的人说什么,甚至没有说话,仿佛眼观之处并不在面前的众人,而是看到了其他看不到的地方。

只见那位女道士盘膝,正襟危坐在磐石上,在周围人的议论纷纷下丝毫不受其影响,她的身影如石头般坚硬不动弹,观众心中充斥着质疑与信服,至少这场面看上去真像是一回事。

羽化的真相

王熹贞挺直身板没多久,竟开始呈现非生人的气息,她原本红色的嘴唇开始泛紫,脸色白到没有生气,全身僵硬,俨然一副仙人已去的模样

众人彼此面面相觑,这位女道士似乎真的已经去了,观众们一边吃惊地细瞧一边赶忙让人前去找人来帮忙。

此后请来医师一探究竟,原来是仙丹的缘故,王熹贞吃了过多的丹药导致中毒无法救治。即使如此当时还是有很多人以为这是她真的羽化,并信以为真讲述给他人听。

王熹贞之前为他人讲解道法时也曾积累了一些名声,也有了自身的信徒,反而让更多的人以为她得道成仙人,对她十分敬仰,她在走前的那副姿态也说服了很多人。

事实上在如今看来哪有什么羽化,只有中毒逝去的病人,所谓的丹药不过是加快死亡临近的步伐,长生不老对目前而言更是荒谬之谈,凡胎肉体哪有可能无视时间的流逝。

这场近10万人的围观,最终只是以荒诞的结局收场,王熹贞是否真的羽化暂且不说,她的生命却是永远停止在23岁,之所以最终会显现那样的姿态不过是重金属中毒的特征。

而羽化无异于是自我了结,羽化现场如同围观生命的逝去过程,只不过这是一场具有仪式感的直播形式,不了解真相的围观者眼睁睁地看着直到王熹贞生命的最后一刻。

无论再套上多么虚假的谬论,你无法否认这是一段生命的停滞,古人会相信这些不过是对于未知的好奇与迷信。

虽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世界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一步步解析,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只有当科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才会不再一昧地相信玄学。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