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虽然我现在退休了,离开了欧阳海纪念馆,但我的心始终不会忘记那里!”7月20日,正在申报“湖南好人”的谭雪根在衡东县人武部组织的“庆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
相会: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1979年,24岁的谭雪根从原广州军区炮兵某部退伍后被分配到衡东县荣桓图书馆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成立不久的欧阳海纪念馆需要工作人员时,因他和欧阳海同属原广州军区,而且都是炮兵,从小就有英雄情结的他主动请缨,申请到欧阳海烈士纪念馆工作。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求,满足了他的心愿。这一去就是整整40年!

欧阳海烈士纪念碑
1963年11月18日,时任班长的欧阳海(湖南桂阳人),随部队进行野营训练,在衡山车站铁路隘口,恰逢旅客列车驶来,驮运炮的军马受惊,呆立铁轨中,与疾驰而来的列车相距仅 40米。眼看即将发生军马与火车相撞的严重事故。为了旅客的安全,欧阳海挺身而出,跃上铁路,用肩膀顶开驮马,避免了撞车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数以千计的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但他却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1966年冬在衡山火车站南端一公里的小山上,当地政府修建了欧阳海烈士纪念碑,碑上矗立着欧阳海推马救列车的塑像,197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刚去的时候,馆里就谭雪根一名工作人员,各项设施比较简陋,没有自来水,还经常停电,馆内的接待环境急需改善。
初到纪念馆,谭雪根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我当时唯一的理念是,只有把路修通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才能将欧阳海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基于这个理念,谭雪根一个人从数里外将砂石一担一担地往纪念馆门前运,他一步一个脚印,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硬是将纪念馆门前这条不足80厘米的泥路修成了一条4米宽的砂石路。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谭雪根按时打扫卫生、修剪花草树木,维护周边环境整洁,准备好茶水供应给参观游客。
20世纪80年代,谭雪根在这座纪念馆的宿舍里迎娶了他的妻子,此后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最初的纪念馆一共只有三间房,两间展厅,一间值班室,值班室同时也是他们的住房,一家五口人都挤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里。
谭雪根的妻子是衡东县四方山林场的一名职工,林场位于边远的杨林镇。因为隔得远,那时候,夫妻俩总是两地分居,一年最多也就见个四五回,几个孩子读书前跟着母亲在林场那边生活。后来上学了,谭雪根则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在纪念馆这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们上学。1987年,因为工作,谭雪根疏忽了对孩子的照看,他的小女儿永远离开了他。
“那是10月份,我跟几个到纪念馆来的同事商量工作上的事,一时间疏于对女儿的照看,导致不满两岁的她走到了纪念馆旁的铁轨上不幸被火车撞亡。”回忆起往事,坚强的谭雪根忍不住内心的悲伤,哽咽起来。因为孩子们读书每天都要经过这条铁轨,从那以后,谭雪根每天坚持准时等待在那个地方,一个一个地护送他们安全穿越铁轨。
相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因发展需要,后来市县相关部门筹资百万新建了340平方米的欧阳海纪念馆。路修好以后,新馆建起来了,前来参观的人多了,节假日里,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由于纪念馆是完全开放式的,白天维护馆内环境,晚上谭雪根依然坚持值班到12点。这期间,只要有人前来参观,不管多晚,他都会开门迎客。因纪念馆紧邻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治安环境较为复杂。为了杜绝安全隐患,谭雪根每晚都要巡查到深夜。几十年来,他守护着这座纪念馆,从未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

谭雪根在工作中
从未休过一天假的谭雪根每天坚持五点半就起床检查安全、打扫卫生、修剪树木、种树除草,保持周边环境整洁。20世纪80年代末,纪念馆各项设施简陋,没有自来水而且经常停电。当时打扫卫生、给树木浇灌都靠他从百米外的水井里一担担挑水,每天还要给前来纪念馆参观的游客准备好茶水。虽然多次摔倒受伤,但他却从未离开过岗位。特别是下雨天,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漏雨、瓦片被风吹落,他经常自己或请周边村民添瓦捡漏。
有人问过谭雪根,这里条件艰苦,待遇不高,为何不考虑去县城换个环境工作?事实上,谭雪根有好几次调回衡东县城机关上班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
“这里留存着我的青春,也留存着我这一生的全部事业和成就,我实在不舍得离开,也不愿离开。”
2003年8月,因为纪念馆旁的树枝伸上屋顶,随时有刮落屋顶瓦片砸伤路人、游客的危险。谭雪根当即爬至树顶修枝捡瓦,不幸从近20米的高空摔下,导致手臂、脊椎多处骨折。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谭雪根退却,为了更好推广欧阳海烈士的优秀事迹,振奋及激发观众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谭雪根在工作与生活中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多次与原广州军区及欧阳海烈士的亲人联系,关注并收集所有与欧阳海相关的各种信息与资料。
谭雪根根据不同的参观群体,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在“五四”、清明节、“六一”、“七一”、“八一”等节日主动联系县内相关单位、学校、社会团体前来开展祭扫先烈、重温革命历史、举行入党誓词、入团誓词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一个更鲜明的欧阳海形象传达给观众。
通过开展这些公益性活动,纪念馆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欧阳海烈士被中宣部等部门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欧阳海烈士纪念馆也先后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相守:纵使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
2015年,年满60岁的谭雪根到龄可以退休了。但领导考虑到谭雪根业务熟、精力好,便和他商量能否继续返聘。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这一聘又是三多年。直到2018年,谭雪根因身体血压高、脚痛风才不得不正式退休。离开之际,他深有感触说:“在欧阳海纪念馆工作四十年,从无到有,我能在这里坚守四十年主要是欧阳海精神支撑,所以我想把欧阳海精神传播到全国。”

谭雪根部分获奖证书
四十年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接待了包括美国、朝鲜、越南等外宾和中央、省、市领导同志在内的国内外参观者450万人。40年来,他没有陪父母过一个春节,也很少回家为妻子分担家务。
谭雪根扎根纪念馆整整40年,其中有21年时间纪念馆只有他一名工作人员,既担任馆长,又是馆员;即是保安员,又是保洁员;既是讲解员,又是接待员;身兼数职,肩负着馆内的一切工作。
因为谭雪根的执着奉献,2006年在衡东县宣传系统“三创一争”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09年欧阳海烈士纪念馆被衡东县委宣传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他个人也被衡东县政府嘉奖,还先后被省市评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感动衡东人物”、“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一名从部队出来的党员,对于欧阳海烈士的事迹我有着切身的感受,从踏入这里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守护这座纪念馆。”“工作上我问心无愧,但对于家庭,我亏欠了太多”如今退休在县城居住的谭雪根经常接受企业、机关、学校的邀请介绍欧阳海事迹,畅谈个人体会,谈及四十年前的选择,他一点都不后悔。
(邓东 罗鹏飞)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许小娟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