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头晕找不到原因,可能是颈椎出了问题

门诊有个患者反复头晕,头痛,心慌,失眠,颈肩不适困扰多年,辗转很多科室却查不出原因,后来到康复科就诊,医生建议拍个颈椎张口位DR,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子颈椎卧位牵引,戴颈托固定,物理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在临床上引起头晕的原因非常多,因此需要到相关专科检查明确诊断。康复科常见的头晕,有一类是由颈椎疾病引起,这个疾病就是“寰枢关节半脱位”,需要到康复科就诊明确诊断。

一、什么是寰框关节半脱位?

临床上,由于外伤、炎症、劳损或某种变异等因素,导致寰枢横椎韧带松弛,寰枢关节骨性结构的对合关系超出正常范围,影像学检查显示寰枢椎的对位关系不正常,而且伴有神经症状或体征。这种情况一般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半脱位主要指的是关节不稳定状态

颈椎张口位:寰齿间距不对称

二、临床上如何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

(一)临床表现:

(1)旋转绞锁固定症,即特发性斜颈。

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

斜颈

(2)椎-基底动脉缺血症

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C2脊神经受刺激症

1.枕项部感觉异常,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个别出现眼眶胀痛、视物不清。

2.颈髓受压症状,即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

(二)体征:

(1)颈椎压痛(+),活动受限。

(2)枢椎棘突偏斜。

(3)旋颈实验(+),头颈的旋转可以诱发或加重头晕。

(三)影像学检查:

(1)颈椎张口位片:

诊断要点:

1.枢椎棘突无偏歪时,寰齿间隙差值大于2mm。不是诊断本病的唯一依据。

2.枢椎棘突偏离中线。

颈椎张口位

有关文献报道,正常齿突与寰椎侧块间隙只有约半数是两侧完全相同的,另一半中95%的人其差值为0~3mm,仅5%的人差值大于3mm,所以双侧齿突与寰椎侧块间隙是否等宽不能作为寰枢关节脱位主要标准,只能作为辅助X线诊断依据来参考,还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的影像学表现共同诊断。

(2)颈椎侧位片:

寰齿间距(ADI),即寰椎强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间的距离。

诊断要点:

1.当成人ADI≥3mm。小儿ADI≥5mm。

2、ADI呈“V”字或倒“V”字改变。

颈椎侧位片

寰齿间距(ADI)

(3)颈椎动力位片:

可以显示ADI异常增大,更好地观察齿状突前间隙的变化。

但一般仅适用于无神经损害及意识障碍的病例。

颈椎动力位片

颈椎动力位片

(4)颈椎CT:

颈椎CT

(5)颈椎MRI:

颈椎MRI

(四)诊断要点:

(1)有临床症状

(2)有影像学改变

颈椎CT

三、“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方法:

(1)牵引复位

(2)颈托固定

(3)理疗

(4)手法松解肌肉痉挛

(5)核心肌群锻炼

悬吊训练

四、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

我们在临床上见到很多的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儿,大多急性发病,斜颈、颈部疼痛、颈椎旋转活动受限,大多数是由炎症或者轻微外伤导致颈肌痉挛,使寰枢关节处于旋转固定状态,随着炎症或者创伤的消退,寰枢关节会自动恢复正常。对于不能自然恢复的病例,如果及时做颈椎牵引及物理治疗缓解肌肉痉挛,大部分也能恢复良好。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

如果大家有以上症状,可以到康复医学科就诊,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