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名相浅说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 太虚
仰慕佛陀一言一行及思想境界,如要与其相等证量,需在人格中自我完善,人格如果修为圆满了,它是成佛的快速道路,这才是修行人现实所应思考的事。
人格既是一个人先天与生俱来的品德、脾气秉性,还有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思想意识及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在心里停留或时间较长或转瞬即逝,粗心的人无法捕捉,下次又遇到相同的状态也不识别。
有禅定智慧的觉者把它们分类,并一一加以名相说明,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它、区分它,是好是坏,是善是恶给予取舍。
佛在大乘法中,直说第一义谛,如诸法皆空、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胜义空等等,以十八空空一切法,及比喻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等。此种境界似乎对一个普通修行人遥不可及,如何能够契入,非大觉所讲戒、定、慧不可,戒定慧亦不是那么容易达到标准,也需要一定时间学修。
所以先一日三省吾身,完善人格,人性完美了,也就接近了佛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不修为自己,家庭、社会所不容,那么这个天地中还哪有安生之地呢。
我们评价人时常说这个人品性好,那个人品性一般,好与坏都很主观,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全凭个人喜好,所以不要轻易的从一个人口中去认识另一个人。通过了解一些心理活动名相,善恶是非自有明断。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也皆有佛性,为何不显,只因人性皆有毒,毒害自己也中伤他人。杀贼要知贼之所在,排毒要知毒之隐处。接下来我们一起排毒,开显佛性,完善自我,利益他人。用几个片段章句把毒认清,负面情绪去除,养一身浩然正气。
敬请期待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