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文物屡屡遭难,偷偷转移文物也许早已在民进党的计划之内
台北故宫当中珍藏着大量精美绝伦的无价之宝,因为历史原因,这批文物被国民党蒋介石带到台湾后至今还无法回到大陆。而随着2016年民进党全面掌握了台湾岛内的大权,这批珍宝也落入了他们的手中。民进党此次上台后开始疯狂围剿国民党,没收了大批国民党的党产与土地,冻结了他们的账户与资金,自然也不会放过国民党带到台湾的黄金与文物。早在2018年,民进党委任的故宫负责人陈其南就提出了故宫转型计划,要把故宫藏品化整为零,打散分布到台湾中南部。原本的台北故宫将只保留古籍善本,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为了要割裂中华文化在台湾的遗存,但从现在看来更像是为了便于分割转移,将珍宝运出台湾。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文物遭难记
1948年,国民党的溃败局面已经难以挽回,蒋介石就开始为日后打算。他在1948年将大陆各地银行内的黄金会同了原故宫博物院的文物2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若干,一道运抵了台湾。很多文物最忌讳长途跋涉之间的移动与颠簸,所以很多国宝级重器在运输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损坏。而到了台湾后,因为储备文物的场馆没有及时修建完成,这些文物都只能临时安放在简陋的场所之中,一待就是十余年。1963年3月,台北正值雨季气候十分潮湿。当时的文物保管员在勘察文物储存情况时发现有9册《四库全书荟要》被雨水打湿发生了粘连,23册发生了发霉污损的情况,最严重的一册几乎已经腐烂。《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本,在经历了晚清战火的洗礼后,这套《四库全书荟要》已经是海内孤本,这次造成的损失可以说非常严重。

台北故宫文物屡屡遭难
1963年担任故宫博物院主任的不是别人,正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获封为“衍圣公”的孔家后人,在1934年被改任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48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之时,孔德成正在美国游学,躲过了战火。1949年2月,孔德成回到了台湾岛定居在台中。在此之后,他又乘坐飞机辗转于广州、重庆等地主持孔子祭典,1949年12月6日才回到了台湾。孔德成在1956年7月正式主管故宫文物,但是他的手中却没有足够的资源用于维护文物,没有办法为它们提供更好的储存环境,致使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

孔德成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1965年完成了主体建筑,直到1970年才正式完成竣工。在此之前,大批的文物都被存放在台中县的简陋场所内。迁移到台湾后的故宫博物院最早是在台中糖厂附近的香蕉市场旁临时驻扎。1949年底,国民党才拨出了41200元在台中县雾峰乡吉峰村租借了104337平方米的农田,又拨款49万元兴建了库房和办公室,环境之差可想而知。所以说年久失修,发生漏水也不难理解。孔德成也因为此事在1963年正式辞职,下台负责。但是故宫文物的灾难还远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台湾岛内实行了所谓的“政党政治”之后,各方势力也曾经多次把故宫文物作为筹码与王牌,屡屡借此来为自己造势。

翠玉白菜
2003年,民进党的陈水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连任压力。为了进一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气。陈水扁不断向台湾民众许诺,特别是把故宫博物院内的文物作为筹码。陈水扁是台南人,而民进党的选票来源也大部分来自于南部。于是他就提出要把位于北部的故宫文物送到南部进行展出,2003年9月100多件顶级文物被送到了高雄市的美术馆展览,很多当地民众到场参观。12月,这批文物才回到了台北故宫。而负责点验的工作人员猛然发现,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翠玉白菜”上雕刻的虫须竟然断了。这一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为了替这次文物巡展找借口。他们甚至说在“翠玉白菜”运抵台湾时就已经损毁,最后此事依旧是不了了之。而陈水扁则是通过这次的文物巡展狠赚了一波人气,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肉形石
故宫当中的珍宝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而日本、英国等外部势力也时刻觊觎着这些人类文明史上杰出的艺术品。随着日本全面渗透进入了台湾社会,他们和台湾高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前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更是不止一次地声称自己是日本人,所以日本的影响力无孔不入,自然也不会放过故宫当中的文物。而国民党与民进党在这一点上似乎也达成了共识,2014年马英九执政时期就曾经把大批的珍贵文物送到日本展出。当时的国民党也是借此向外界展示所谓的“台日友好”,送到日本的瑰宝共计231组,其中就包括了翠玉白菜、肉形石等顶级文物。而2019年,民进党当局再度将传世经典“祭侄文稿”送到了日本展览。这份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佳作是颜真卿为了祭奠战死的子侄所作,具有无法以金钱衡量的历史价值。

祭侄文稿
经过了千年的岁月洗礼,“祭侄文稿”的纸张已经十分脆弱,每一次移动都会损伤纸张本身,更还要承担长途奔波和光线照射所带来的伤害。但是负责展出的日本东京博物馆并没有对于“祭侄文稿”有任何额外的照顾,民众还可以对着它拍照,仅仅只是禁止开闪光灯而已。这对于“祭侄文稿”的伤害实际上已然造成,而且不可逆。更令人愤怒的是此次的展览仅仅只是台湾蔡英文当局单方面的行径,日本并没有要交换藏品到台湾展览的打算。究其根本还是蔡英文当局为了向日本谄媚而单方面阿谀奉承罢了。事实上除此之外,民进党近年来对于故宫文物的小动作着实不少,一方面是要清除这些中华瑰宝身上自带的“中华元素”,同时也是为了要将其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而加以利用。
当民进党徒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主管
岛内政坛一直都有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尽量让文化公共类设施远离政党政治。2000年至201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主管都是由无党籍的文化界人士来担任。国民党马英九在位的八年间,台北故宫换了三任主管,没有一个人是国民党。2018年7月16日,民进党籍的陈其南担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主管,从此民进党的黑手便开始伸向故宫文物。陈其南生于1947年的台湾省屏东县,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人类学博士。李登辉推行所谓的“本土化”政策时,陈其南就附和李登辉推出了所谓的台湾本土文化历史观,从而平步青云。多年来,陈其南一直担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是民进党“去中国化”策略的重要推手之一。2018年他刚刚上任就提出了“新故宫计划”,打算要肢解台北故宫。

陈其南
在陈其南的计划中,号称是要彰显“台湾是亚洲的中心”。因此他们想要大力提升位于嘉义县的故宫南院地位,要把其打造成为国际级博物馆。这座故宫南院位于嘉义县太保市,首期为20万平方米。2013年开始施工,2015年试运营。根据民进党的计划,2025年前除了留下70万册的图书文献之外,其他珍宝展品将会分散到台湾的中南部,其中主要就是移到南院之中。为了实现搬迁任务,陈其南甚至打算要让台北故宫闭馆三年。这项议案在当时就引发了轩然大波,立法机构民意代表柯志恩表示:“陈其南一上任所提‘故宫台湾化’,其实是分散珍宝、拆解故宫的计划,换言之,要台北故宫淡化、消失!”当时的国民党认为民进党此举是要进一步推动“去中国化”,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珍宝消失。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看来,真实情形也许要比他们的预计还要糟糕。

故宫南院
随着台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台湾海峡擦枪走火的几率也在不断提升。这时有消息指出民进党当局想要效法乌克兰,在战争开始前把台北故宫中最珍贵的九万件文物提早打包装箱,运到美国或者日本暂存。如今的台北故宫主管已然换成了民进党籍的历史学家吴密察,他在消息传开后便发表了声明。虽然他声称“绝无此事”,但是声明其中的一句话却耐人寻味。台北故宫的声明中指出:“文物留在原地,是所有(台北)故宫退休人一致的想法。”退休人的想法是否和如今的掌权者相一致,那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特别是在如今民进党掌控台湾岛内大权的状态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做的。

《西泠八家印存》
美国和日本对于中国的珍宝素来有觊觎之心,我国著名的印章学宝典《西泠八家印存》就是在2011年8月前往日本的一次“非正式展览”中不翼而飞。当时的《西泠八家印存》被主人丁如霞借给了日本篆刻联盟副会长内藤富卿,但据内藤富卿所言《西泠八家印存》在其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遗落在了厕所门口的置物架上,而后便不翼而飞。两人因此而对簿公堂,日本方面竟然只肯以12万元人民币作为赔偿,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可见,我们的确不能不防这些海外强盗趁火打劫把故宫珍宝据为己有。结合陈其南在2018年的故宫分割计划,民进党很有可能在未来将台北故宫的文物分成几份送往各处,也不能排除他们会把宝物直接送往海外以谋求美、日等国对于这些民进党台独分子的庇护。

苏展昌(左)和现任故宫主管吴密察(右)
随着台海局势日渐紧张,很多台湾民众已经在探讨一旦开战躲在哪里最安全。很多人表示台北故宫最安全,因为不是军事目标,里面的文物与宝物也会受到大陆的珍视。事实上,台湾人与其讨论在战争来临时躲在哪里,不如考虑如何避免这场战争。大陆对于台湾还有最后的耐心与善意,只要台湾人能够悬崖勒马幡然悔悟,我们依旧有谈判的空间与余地。台湾民众应该做的就是应该尽快推翻支持台独的民进党,让两岸之间重返正轨,这样才能够真正避免战争的到来,两岸也能进入新的阶段。相信依靠着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也能早日融为一体,重现往日的荣光。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