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岷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打造“岷县之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今年以来,定西市岷县紧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的目标任务,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打造“岷县之韵”相结合,不断扩大创建范围,创新创建平台,丰富创建内涵,切实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绘就少数民族聚居村美丽画卷。


▲麻子川镇旋窝村高原夏菜喜获丰收。


聚焦民族团结示范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岷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和川河经济带建设相结合,重点围绕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梅川镇白阳坡村依托212国道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运输业,寺沟镇多纳村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麻子川镇旋窝村以依托红色资源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业。


聚焦民族团结文化资源,拉动乡村振兴新引擎。全县深入挖掘岷州非遗花儿、红色文化、军马文化等民族团结文化资源,举办了“世界花儿 多彩岷州”非遗宣传周花儿艺术节、“狼渡杯”首届赛马暨文化旅游节、“印迹红色资源、弘扬长征精神”徒步走、红色生态乡村旅游节等民族团结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拉动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岷县十里镇三十里铺岷州会议纪念馆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聚焦民族团结阵地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新高度。依托岷州会议纪念和毛泽东长征旋窝旧居,打造岷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两处。以“重温红色记忆、相约绿色盛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非遗文化”等为主题的系列乡村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实现经济效益与民族文化保护相互促进,切实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提升了乡村振兴新高度。


聚焦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新动力。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全县依托各乡镇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址等,整合文化体验、生态赏游、红色教育等元素,着力打造“多彩十里”“红色麻子川”“人文西江”“魅力闾井”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寨,着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乡村文化旅游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新动能,让诗和远方浑然一体,为打造“岷县之韵”献团结之力、展振兴之彩。


石榴籽 微课堂


来源:甘肃农民报

编辑制作:省民委宣传处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