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读·“破圈”的启示|乡村视频为何直戳人心?

从美食达人到生活行家,从田园牧歌到人间烟火,一批记录乡村生活的短视频博主走红“破圈”。“乡土味”浓厚的图景,吸引着成千上万人隔屏围观,让不少粉丝直呼“看上瘾”。

《热点读》暑期《“破圈”的启示》系列第四期,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教授,解密乡村短视频的“破圈”密码,探究火热背后的长久发展之道。

热点读:饱含乡土气息的短视频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乡村美学”究竟靠什么打动了“城市人心”?

答: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乡村生活正在发生一场数字化迁徙。持续爆火的乡村短视频呈现这些特征:

符号特征突出。拥有千百万级粉丝的视频博主往往人设清晰、视频人格化。

叙事类型多样。这些视频有记录类、短剧类、表演类等类型。视频制作趋于垂直化、精细化,多元展现乡村生活。

重视情绪传播与价值传播。动人恰在细微处,砖瓦房、大炒锅、方言口音,真实、芜杂而又平和,这都成为传达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

打动“城市人心”的不仅是“乡村美学”,更因为建立了两个大的层面的连接——

心理上的连接。一方面人们对真善美等共同价值有着成长性需求,另一方面,乡愁沉淀在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里,经历大规模城镇化的中国人,对乡村田园有更深沉的想象和回归。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乡村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乡村相关视频增加3438万条,获赞超35亿次,全国网友累计打卡122万个村庄。

数字空间的连接。共同的数字空间里,用户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界限已经被打破:乡村并不遥远,只有一屏之隔。短视频刷新了大家对于乡村的传统认知,进一步构建起新乡村新形象。受众对相关性强、吸引力强的内容,会产生点赞、评论和分享的愿望。“随手拍”“日常拍”视频以及用户生产的内容共同产生巨大的力量。

热点读:视频创作者中不乏返乡创业、“回乡筑梦”的“新农人”,短视频经济给乡村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答:值得关注的是,很多普通村民及返乡人员成为创作者,他们在创作短视频的同时,也拓展了农产品和文旅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变现途径。直播带货、短视频、网红经济等不仅带来新收入来源、新职业类型,更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通道。短视频+直播的崛起,促进了乡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关平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80后”成为乡村内容创作的主力军,占比达42%。这一平台数据还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179.3万款农产品通过平台卖向全国。另一家平台报告则显示,2021年1月到10月平台农产品订单超过4.2亿个。

今年5月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在这过程中,需要更多“新农人”用新技术、新手段去发掘、呈现、激活更多的乡村资源。

短视频+直播成为“新农人”的“新农具”。在一家平台上,“乡村大师课”有9.9亿人次观看,果树嫁接相关短视频获得300多万点赞。如何帮助受众从碎片化学习走向系统化、条理化的学习,还需要创作团队有相应的人才和机制配套。

热点读:伴随着“三农”题材成为“流量密码”,口碑与“变现”之间的平衡该怎样把握?乡村网红如何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答:大量创作者的涌入,不可避免会带来内容的同质化和受众的审美疲劳,创作者和平台需要把握乡村视频的根基和脉络,警惕短视频中的伪乡村和猎奇乡村。

少数短视频出现刻意扮丑、内容低俗等问题,虽然获得一时流量,对于自身品牌而言实际是破坏性的攫取。乡村短视频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两方面的考验:

原创能力的考验。乡村生活是一个巨大宝库,但目前视频创作跟风比较多、创新创意仍然缺乏。对流量和快钱的追求,可能使网红保鲜期越来越短,如何保有初心做好原创是根本性问题。

变现能力的考验。不能“叫好不叫座”,线上展示吸引流量,还要借助线下实体将流量转为销量。短视频、直播只是一个窗口,乡村生态环境、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品控、旅游服务等配套建设还需要持续提升。

总监制丨王姗姗

监制丨龚铭

制片人丨陶郎

责编丨何肖南

编辑丨王宝珠 段译

视觉丨马泽宇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