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造成民族矛盾的加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饥寒交迫,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先后小刀会等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防御战。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杨、萧、冯、韦、石分别受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并由东王杨秀清节制其余四王。

突围北上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太平军攻占武昌、九江、安庆等地。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出师北伐

1853年5月,林凤祥和李开芳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天津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

领军西征

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队统帅赖汉英率领战船千余、军队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

石达开至安庆主持西征战事,集中兵力进攻皖北,于1854年1月攻克庐州(合肥)。继率师西攻,于黄州堵城大败清军,乘胜再占汉口、汉阳,进围武昌。

1855年1月,为阻遏湘军攻势,石达开率军驰援,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水师,扭转不利战局。旋即乘胜反攻,再克武汉三镇。清廷为挽救败局,调集兵力围攻武汉,西征军与湘军在武汉周围激烈争夺。

1855年10月上旬,曾国藩自江西遣军援鄂,武汉形势危急。石达开又率部西上,败湘军于咸宁、崇阳,并乘虚挺进江西,连占7府40余县,困曾国藩于南昌,西征军事达到巅峰。

1856年3月,石达开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西征作战结束。

天京事变

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北王韦昌辉杀死。接着韦昌辉被洪秀全处死,翼王石达开回援天京反遭洪秀全猜忌,石达开率领二十万精锐部队负气出走,脱离天朝,独立作战,虽继续反清,但远离根据地,于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

1864年,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曾国藩率湘军冲破天京城墙,天京城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