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姑娘,靠“捡垃圾吃”走红,运气好能省一周伙食
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那就请你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用风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社会人!
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姑娘,靠“捡垃圾吃”走红,运气好能省一周伙食
我印象中的法国是时尚、浪漫、优雅的,也因此认为在法的留学生都非富即贵,直到我发现了Yooupi。
一年前,这位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姑娘开始“捡垃圾吃”,还把整个过程拍成视频传到了网上,没想到也因此走红。
视频中的她外表干净整洁,谈吐大方得体,丝毫不像邋遢的拾荒者,流浪汉,这不禁怀疑,她是不是在炒作?

据她所说,在法国捡垃圾是很常见的,不仅流浪汉们会捡,就连都市白领偶尔也会“排队”捡垃圾。
原因是法国每年都有价值超160亿欧元,上千万吨的食物被白白浪费,而90%以上的法国人对此都感到十分担忧,许多人每天都在为“反浪费”做着努力,在这些人眼中,捡垃圾就是在“抢救那些被浪费的食物”。
但是即便如此,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大部分国人还是难以接受捡垃圾吃,认为这是丢国人的脸。

如果你想追根溯源,那我建议大家去看看《拾穗者》,这是一部反映法国拾荒现象的纪录片,里面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法国的“拾荒文化”到底是如何延续。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00年,影片中出现的拾荒者不仅有穷人,还有专门在破铜烂铁中找寻创作原料的艺术家,以及高薪阶层的反浪费主义爱好者,甚至包括导演瓦尔达本人。

事实上早在二十多年前,法国就在用多元化的方式处理食物垃圾,例如通过捐赠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Yooupi的“捡友”中有一位慈善组织成员,他捡垃圾的目的是帮助解决贫困片区内的居民早餐,运气好就能省下一周伙食,还有个农场主喜欢捡那些没有食品添加剂的面包来喂牲畜。
众所周知,法国人很喜欢吃面包,而且有明文规定商店不得出售隔夜面包,那些产能过剩的面包不得不被丢弃。

可即便如此,只要不小心错过了黄金时间,“捡友”还是会颗粒无收。
在世界时尚之都巴黎,黑人的比例是很高的,贫穷的黑人就更多了,他们往往后在面包店关门前到门口排队等待店员丢弃面包,抢在垃圾车收走之前瓜分完。
在这不得不夸一夸法国人,他们丢弃食物时会认真做好分类,一些心地善良的老板甚至还会把不要的食物丢到单独的垃圾桶,方便流浪汉去捡。

除了面包以外,法国餐厅有规定,烹饪过的食物都不能放过夜,因此像麦当劳就会丢掉一些没卖完的烤鸡、牛肉饼、汉堡等等,就算我们不敢吃,也可以捡回去煮煮给宠物当零食。
蔬菜在法国是分级的,一级蔬菜的价格最高,品相也是完美的,如果长歪了或者外表有碰伤,就只能作为价格较低的二级蔬菜处理,遇到财大气粗的农场主干脆直接丢在地里,有人捡就捡,没人捡全当肥料。

至于像家具、电器等大件的废弃垃圾,是不能直接丢进垃圾箱的,需要自己带到就近的垃圾回收站处理。
很多人觉得麻烦,便会把不要的东西先堆在门口,有路人经过看上了就直接拿走,当然如果几天后仍然没有人要,主人还是要自己动手拉到回收站。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能从富人家捡回一些不错的物件。

Yooupi在视频中还提到,像连锁超市这样的大型卖场,总会有很多临期食品一大箱一大箱的丢,就是那些即将超过最佳食用期的,虽然还没坏但是味道已经大不如初。
超市会把它们统一集中捐给慈善组织(我比较好奇会怎么处理),以此来换取一些税收减免。

虽然Yooupi走红的方式有些特别,但在我了解完来龙去脉以后还是赞同的,我们并不是说要靠捡垃圾吃过生活,而是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改变世界观和价值观,杜绝铺张浪费,重视反浪费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站在旅游者的角度,这也是一种文化碰撞,我们要学会接纳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