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那些想洗白魏忠贤的人

那些为魏忠贤洗白的人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种说法很可笑,因为魏忠贤活着的时候,大明的领地就在不断流失,崇祯即位的时候,辽东已经被皇太极占领了。

还有的说魏忠贤不收军队和农民的钱。可魏忠贤收官员的钱,官员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明朝唯一不贪污的官员是海瑞,死后连丧事都是大家凑钱办的。明朝的官员工资非常低,属于不贪污就活不下去那种,明朝的官员都贪污,不过不影响办事,魏忠贤打破了这个潜规则。魏忠贤活着的时候不缺少军费,崇祯即位后就缺少军费了,有人就得出结论如果魏忠贤活着就不缺少军费了。

真是神逻辑,不服不行。明朝的军饷,依靠“屯粮”、“盐引”、“民运”和“京运”四个途径来解决。“民运”和“京运”是特殊情况,军饷在正常情况下主要来源是“屯粮”和“盐引”。

屯粮是指划分给军队一片耕地,军队自行生产粮食。盐引就是朝廷利用对食盐的专卖权,招诱商人到边境地区出资募民屯田,把收获的粮食交给当地政府充作军饷,然后向政府领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贩卖获利。

可以看出明朝的军费正常情况下和土地挂钩,辽东在魏忠贤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丢了,宁远军去哪儿收粮食去。崇祯派袁崇焕接管宁远的时候,军队已经四个月没发军饷了。袁崇焕向崇祯要军饷八十万两,崇祯说好,可拿钱的时候才发现是真的没有啊。崇祯东拼西凑给了袁崇焕三十万两。

于谦打京城保卫战的时候,京城里的粮食可以供北京及其周边人口吃半年。当时北京及其周边的人口具体数量不好确定是具体多少,但至少这个数量要远远高于宁远军的数量吧。崇祯即位的时候,国库连八十万两都拿不出来,可以想象当时的国库有多穷了。

总的来说,魏忠贤留给崇祯的这一摊子就是中央没钱,地方欠款,外有强敌,内部腐败。不能说是必死之局,崇祯面对的也是地狱难度的开局了。

另外,诺曼底防线被攻破的时候,好像有人说过,“世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我想说关宁防线了解一下。关宁防线到明朝灭亡都没有被攻破。

崇祯即位的时候,满清的领导人也换了。头铁的努尔哈赤到死都没有打下关宁防线,新上来的皇太极一看我爹都不行我也别死磕了,于是他绕道了。皇太极绕道蒙古,从蒙古直取北京。魏忠贤死不死皇太极都会绕道,只能说崇祯是真点背。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