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耻将军笮融,投靠谁就杀谁,却受后人香火供奉,令人唏嘘
在安徽徐州市汉文化景区,有座香火旺盛的“弘道阁”,供奉着一位曾对中国佛教发展,有着卓越贡献的将军,这位将军叫笮融。
笮融是三国时期名号挺响亮的一个人物,不过是反面人物,名号响,是因为他不仁不义,总爱恩将仇报。

别人出名,靠有情有义,或者拿得出手的战功,但他出名是靠作恶,然后用作恶搜刮来的钱财,大兴佛寺,这一边杀人一边念佛的行为实在可笑,令人唏嘘。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谁都想分天下一杯羹,笮融也不例外,能不能赢,打了再说。

害了陶谦
笮融早年跟随徐州刺史陶谦,陶谦是个有作为的人,黄巾起义后,徐州百废待兴,陶谦到任后,大力恢复生产。
当黄巾军在别的地方蹦跶的时候,徐州百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受战乱之苦的青州、豫州百姓纷纷涌向徐州避难。
当时陶谦命笮融管理徐州境内粮食运输的事,这么多油水可捞,笮融完全没犹豫,将广陵、下邳、彭城三个郡的粮食全部据为己有。

霸占了这么大一笔钱财后,笮融不是拿去挥霍享受了,而是拿去在下邳建了一座大浮屠寺。这座寺院可以容纳三千人,笮融让下邳的百姓,来寺院诵经念佛,吸纳了附近大量的和尚尼姑,还有佛教徒进入下邳。
人多了,下邳也越来越热闹,每年到佛祖诞辰之日,笮融便举办大型的“浴佛会”,让民众来参加,他则在路边准备好宴席,给参会的信众享用,看起来真是个令人敬佩的大善人,可这修建寺院的钱是霸占了三个郡百姓的粮食换来的。

按理说,陶谦对笮融挺好,他应该感恩,报效陶谦的知遇之恩,可笮融不仅侵吞了公家的财产,还陷陶谦于不义,害的他受到曹操的憎恨。
当时陶谦让笮融去护送曹操的父亲曹嵩,谁知曹嵩在路上被人杀了。护送不力,是笮融的责任,他应该回去向陶谦解释并请罪,但他怕担责任,跑了。
陶谦被误认为,是谋害曹嵩的背后推手,曹操以为父报仇的理由,发兵攻打陶谦。

陶谦被打得节节败退,连失数城。曹军所过之处,全遭屠戮,寸草不生。幸得田楷和刘备的救援,曹操才被迫退兵,陶谦虽保住了性命,但年岁已高,加之此战让他操劳过度,第二年就病死了。
投奔谁谁就死
曹操进攻徐州时,笮融逃到了广陵郡。广陵郡的赵昱大摆宴席,奉笮融为上宾,欢迎他的到来。笮融一看,这广陵郡还挺富饶,立马起了歹心。
一次酒宴上,笮融假借敬酒靠近赵昱,拔刀便将他斩了,然后带着部下在广陵郡到处抢夺财物,与强盗无异。
抢完广陵郡后,笮融需要再给自己找落脚之处,于是他又来到了薛礼处投靠。薛礼原来也是陶谦的手下,后管理彭城。

薛礼曾受过陶谦的逼迫,不得已屯兵秣陵,见到笮融,薛礼没有半分怀疑,好吃好喝地款待。
看到昔日同僚现在比自己过得好,笮融又心有不甘,杀了薛礼,侵吞了他的财产,连他的部下也收为己用。然后笮融盘算了一下,又去了扬州刺史刘繇处,想混个一官半职。
但是刘繇是个谨慎的人,对于笮融的到来,他没有随便信任此人,而是决定先考验一番。他先让笮融协助朱皓去攻打刘表手下的诸葛玄,谋士对刘繇说,朱皓这人老实,容易轻信他人,要让朱皓防着点笮融。

终食恶果
果然,到了豫章郡,朱皓真诚相待,换来了薛礼他们相同的下场。笮融杀了他,自己坐上了豫章郡长之位。
刘繇得知后大怒,马上发兵征讨笮融,笮融干点阴险的勾当还行,正面打仗绝不是刘繇的对手。他很快被打得躲进了深山,但是被人找到,砍下了首级献给刘繇请功。
忘恩负义的恶人终于伏诛,被他杀死的冤魂也大仇得报。但是笮融却依然被信佛之人当大善人供奉了起来。

因为他大兴庙宇,为佛塑像镀金身,还给信佛的人提供食宿,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因此有了落脚之处,便一直念笮融得好。
加上笮融经常让人念经诵佛,为佛举办庆典,在佛教徒眼里,他就是个为佛教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领袖人物。
只是这些单纯的人不知道,花在这些项目上的钱本身就来自于他们,羊毛出在羊身上,笮融只不过是左手进右手出而已,在中间赚了个好名声。

就这样,一个生性残暴,背信弃义的小人,被信佛之人一直供奉到现在。
转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