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前一定要想明白的几件事
20多岁的年纪,大好青春,每个人都有着一腔热血和远大抱负。而残酷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从自己的远大理想中抽身而出,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认清现状,学会脚踏实地。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但是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相信大部分人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多少会显得手足无措。
今天总结了几点生活的残忍真相和思维方式。也许会突破你的认知,但还是希望你能够在25岁前知道这些。因为不仅能看清现实,还能让你少走弯路,同时更加有勇气地面对这个世界。

尊重他人
从尊重父母开始
在互联网空前发达的时代,我们经常能在很多社交软件上发现一些自以为很成熟的“小大人”在网络上抨击自己的父母,谴责他们为什么比不过别人的父母,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扬言自己会给下一代最好的东西。
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父母给他们的已经是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教育、娱乐条件。总是忽略父母已经付出的一切,却更加重视自己未能拥有的东西并将原因归咎于自己的父母不如其他父母,这是多么冰冷的话语。
也许他们认为自己长大后会成为在城市中心最繁华的CBD办公的高级白领,但这不过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误会。现如今在公司的格子间里面,抓耳挠腮做着PPT、写着方案的那些人,和当年工厂单调流水线上的工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聪明人从来不会抱怨自己的父母。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父母心存感激,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做人。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恶语相向,那么他注定不会有所作为。

阶层差距
并非无法逾越的鸿沟
很多人会认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阶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跨越,寒门再难出贵子。
因为上级阶层能够获得的资源、人脉、机会都远远优于普通人。即便是靠学识让众人敬仰的科学家,诸如钱学森、钟南山、屠呦呦,家世都非常显赫。
同时他们都存在着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喜欢读书。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带领着他们从原有的高起点向着更高层次、向着人类认知的极限不断突破,才成就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傲人成绩。
但还有着不少拒绝向命运低头的人并通过寒窗苦读最终跨越阶层的人: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们无一不是出身贫寒却不肯轻易妥协,凭借着远超一般企业家的韧性和拼劲,艰难地攀登并实现逆袭,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你并不比同龄人优秀多少
小时候大家都有过被亲戚朋友夸奖乖巧懂事、长得好看、长大了一定有出息的经历。
也许一些人会觉得自己长相中上,模样看起来比真实年龄小几岁,思想和消费观念比周围的人平均值超前一点。
但是这都是错觉,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有过相似的经历。而现实是大多数人长相中等,大多数人模样看起来和真实年龄一样。大多数人思想和消费观念,和周围的人平均值差不多。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几年后会发现自己有兴趣做的事情,最后往往无法坚持下去,一般都会因为困难和挫折而放弃。
只有那些让我想过退缩、想过放弃的事情,才是支撑着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更好自己的原因。因为那些事情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困难,还有面对他们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所以才能够坚持下来。
毕竟,这世界上只靠兴趣就能成就的事情少之又少。逼着一个人前进的,往往不是前方的微弱光芒,而是你的不甘心,你的愤怒,你想证明自己的强烈渴望,以及身后现实存在的万丈深渊。

最后分享《熔炉》里一句话:“我们一路前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希望我们都能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寻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从中找到改变的突破口,继续热爱生活。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