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是怎样长大的?不到1岁就入狱,8岁半成中国最小烈士

在小说《红岩》中,有着这样一位小英雄,他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被关到监狱里,从小在监狱里长大,他跟随监狱里的叔叔阿姨学习文化知识,还在监狱里担任地下党的交通员。在他八岁半的时候,惨遭国民党杀害,后来被追认为中国最小的烈士。

在监狱中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小萝卜头”是怎样长大的呢?他又为什么被叫做“小萝卜头”呢?

“小萝卜头”留在世上的唯一一张照片

未满周岁入虎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的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同时还是《西北文化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

他在西安事变的时候,以报刊为阵地,积极发文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进行声援,猛烈抨击蒋介石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为当时民众爱国意识觉醒和抗日救国运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绮云

在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了白色恐怖,四处逮捕、杀害进步人士。

宋绮云被逼无奈,将家人送到了西安西南郊蒲阳村,委托给一位挚友照顾,自己则投身于抗战前线,到晋东南西北军旧部第四集团军担任政治教官。

1941年,军统局的特务得知了宋绮云的下落之后,就以宋绮云妻子徐林侠的名义,给宋绮云发了一份电报,声称徐林侠病得非常严重,让宋绮云速速回去探望。

宋绮云关心则乱,甚至来不及分辨消息的真伪,就急忙赶了回去,不料连妻子的面还没见到,就被军统的特务抓了起来。

特务们为了劝降宋绮云,对其软硬兼施,用尽了各种手段,但是宋绮云誓死不降。

徐林侠

此时“小萝卜头”的母亲,也就是宋绮云的妻子徐林侠正在各处打听宋绮云的下落,而特务们为了威胁宋绮云投降,就将宋绮云被关押的地址透露给徐林侠,让徐林侠前去探望。

此时最小的孩子“小萝卜头”宋振中还只有七八个月,还在怀里吃奶呢,徐林侠放心不下,就带着“小萝卜头”一起去探望宋绮云。

本来徐林侠以为很快就会回去,但是没想到母子二人刚进囚所,就被特务们关押起来,就这样,“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迫开启了漫长的囚禁生涯。

“小萝卜头”艰难长大

“小萝卜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乳名,叫做“森森”,但是在监狱里,狱友们几乎没有这样叫过他。

人们也记不太清,最早是哪位狱友这样称呼他的,但是后来大家都这样叫了。

在“中美合作所”这座人间炼狱中,宋振中长期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和敌人残酷的虐待,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所以才成长为“小萝卜头”一样的畸形身材。

宋振中长着大大的脑袋,细长的脖子,再加上瘦小的身材,就像是一个小萝卜头,所以狱友们称他为“小萝卜头”,既包含了对他的怜爱、同情和期望,也蕴含着对敌人的憎恨和愤慨。

“小萝卜头”雕像

那么“小萝卜头”是怎样在监狱中长大的呢?

刚开始的时候,徐林侠和“小萝卜头”被特务们抓住囚禁,本来是想通过母子二人胁迫宋绮云乖乖就范,但没想到在徐林侠的激励下,宋绮云反而更加坚决,于是特务们就想将宋绮云一家当场杀害。

但是蒋介石却下令:将宋绮云夫妇和杨虎城案一并处理,所以特务们将宋绮云夫妇继续进行无限期的关押。

杨虎城将军

1941年底,宋绮云夫妇以及刚满周岁的“小萝卜头”被从西安转押到重庆,囚禁在“白公馆”。

在这里的日子,宛如魔窟一般,犯人的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换做是一般的孩子,可能早早就夭折了,但“小萝卜头”硬是在顽强的求生意识和母亲徐林侠的精心照料活了下来。

徐林侠不仅要在监狱中寻找一切可能培养孩子长大,还牵挂在狱外的孩子们过得怎样。

为了能够养活“小萝卜头”,徐林侠要去做苦工,一岁多的“小萝卜头”就跟着妈妈一起去捡石块。

白天疲惫不堪,晚上也不能好好休息。

监狱里又潮又湿,一间小小的监狱里关押着许多“犯人”,甚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小萝卜头”都只能躺到妈妈的身上睡。

晚上想撒尿的时候,也没有空余的地方供撒尿,“小萝卜头”只好尿在妈妈的身上或者是妈妈身上铺的尿布。

而尿布,往往是妈妈用自己的体温暖干的!

那么“小萝卜头”是靠吃什么长大的呢?监狱里的那一丁点伙食,没让人饿死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给“小萝卜头”提供母乳了。

因此“小萝卜头”早早就断了奶,和其他狱友一样,依靠监狱中的霉米烂菜充饥。

但就算是这种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绝对不会看第二眼的霉米烂菜,在监狱里也是极其珍贵的食物,妈妈还经常舍不得吃自己的那份,将它留给“小萝卜头”,就这样“小萝卜头”依靠这些食物顽强地活了下来。

但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最终也使他发育畸形,成为“小萝卜头”的模样。

监狱里的艰苦生活

1943年,重庆变成了国民党政府的陪都,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令将“白公馆”进行整顿,将一些残疾的和没有价值的枪毙,将一些重要的政治犯转移到贵州省息烽县阳朗坝监狱,同时将国民党内部的违纪犯集中关押到“渣滓洞”监狱。

罗世文、车耀先、宋绮云、徐林侠以及不到三岁的“小萝卜头”等人都被押往贵州市息烽监狱。

这时候,“小萝卜头”才刚刚学会走路和说话,所以常常会显得不太懂事。

有时候,监狱的看守们吃东西的香味飘了进来,馋得“小萝卜头”口水直流,他也会哭着喊着向妈妈要。

有时候听到监狱外面孩子的嬉闹声,他也会哭着让妈妈打开牢门带自己出去玩,生气的时候还会咬妈妈的手。

可那些妈妈怎么会办到呀,她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吃上好吃的事物,能够像同龄的孩童一样自由玩耍在阳光之下,但是可恶的军统特务剥夺了他们自由的权力,改变了他们正常的生活。

孩子刚刚学会认识这个世界,还不懂事,妈妈当然不会去责怪他,她没有说话,只是任由眼泪一滴滴流下面颊。

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到处都是潮湿和发霉的气味,哪怕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小萝卜头”的母亲徐林侠仍想着省点霉米烂菜给孩子吃。

徐林侠的身体状况也好不到哪去,她全身浮肿、十指弯曲、面目苍白,她的头总是昏昏沉沉的,脚步虚浮,如果不是为了和敌人斗争到底,以及自己的“小萝卜头”健康长大,她可能早就选择告别这个世界。

困境造英雄

在这座人间炼狱中,“小萝卜头”一天天成长长大。

伴随“小萝卜头”长大的,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没有糖果和玩具,甚至没有花朵和阳光。

与他相伴的,是昏暗潮湿的牢房,是铁链撞击地板的嘈杂,是特务们恶毒的咒骂。

在“小萝卜头”幼小的心灵里,对于监狱中的生死、善恶、爱憎特别敏感,虽然营养的匮乏给了他一个不健康的身体,但是他的思想却早早成熟了起来,小小年纪便有着和周围狱友们一样的爱憎观。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知道像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和他们一起被关押的叔叔阿姨们都是好人,那些在监狱外面的看守、特务们都是坏人。

后来,被关押在同一间的张露萍阿姨给“小萝卜头”讲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

在故事中,孙悟空和拿着一根可以变换大小的金箍棒,有着七十二般变化,他靠着一身的好本领大闹天宫,打破牢笼,是一个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大英雄!

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小萝卜头”整天幻想着孙悟空能够踩着筋斗云推翻监狱的墙救他们出去,并且能够好好教训教训外面的坏人。

“小萝卜头”有时候还会想,要是自己就是孙悟空该多好呀,这样他就能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从监狱里救出来了。

“小萝卜头”很早就懂事了,他也不再哭着喊着向妈妈要好吃的了。

吃饭的时候,母子二人还经常谦让起来,为了几粒豆子推来推去。

每当这个时候,“小萝卜头”就伸开像麻秸杆一样胳膊,抱着妈妈的脸,亲昵地说:“妈妈,我不饿了,我已经吃得饱饱的了。”

有一次,一个女看守拿着一块糖要给“小萝卜头”,让他叫一声阿姨,“小萝卜头”不仅没有接过那块糖,还直接不搭理女看守。

女看守又说:“只要你叫我一声阿姨,我就放你出去玩,让你去外面晒太阳。”

“小萝卜头”还是没有搭理她,并且还瞪了她一眼。

这一切,妈妈徐林侠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将“小萝卜头”紧紧搂在怀里。

初窥外面的世界

1946年,国民党政府迁回南京,“中美合作所”的总部也从重庆迁往上海,贵州息烽坝监狱撤销,宋绮云一批所谓的“政治犯”被迁往重庆的“渣滓洞”监狱,后来又转押回了曾经熟悉的“白公馆”。

“小萝卜头”在襁褓之时就被关在了监狱,他没有进过学校,没有见过课堂和书本,没有见过外面的市井街道和祖国的大好河山。

与他为伴的,只有那一方狭小的天地,如同初生的幼鸟,就被关到牢笼之中。

看一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山河湖泊,这些在我们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轻而易举的事物,在“小萝卜头”的眼中,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奢侈。

带“小萝卜头”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也一直是徐林侠的心愿。

后来,徐林侠的病情加重,敌人们不得不带她去外面看病。

徐林侠坚持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坚决表示母子二人要在一起。敌人刚开始坚决不同意,后来经过多次的交涉和斗争,敌人才勉强允许。

但是为了防止“意外”,敌人将他们一个几乎丧失行动能力的“病号”和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小萝卜头”锁在一个密闭的轿子里,送他们到磁器口看病。

在轿子小小的出气口里,“小萝卜头”第一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磁器口街景

他贪婪地看着外面的景色,看着外面的街道和商店,还看到了路边的土地庙以及庙里供奉的泥菩萨。

他还看到了油漆描金的棺材,感到非常好奇,一个劲地问妈妈这是什么。

就这样,外面的世界给这个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他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回去以后,他兴奋地向狱友们讲述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狱中学习

后来,“小萝卜头”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妈妈向监狱头子提出让孩子到外面接受教育,却换来了敌人的嘲笑和嗤之以鼻。

对此,妈妈徐林侠和其他狱友们非常愤懑,并准备再次展开斗争。

“小萝卜头”的爸爸宋绮云在监狱里,也通过给狱卒们算命等方式,获得了一批看守的支持。

在多方的斗争下,监狱头子最终批准让“小萝卜头”接受教育,但是不能到外面上学,只能让监狱里的其他政治犯教。

经过狱中党支部的商讨决定,让罗世文教“小萝卜头”语文,车耀先教算术,许晓轩教俄语,宋绮云教打太极拳。

得知自己有机会可以到男监学习的消息后,“小萝卜头”非常兴奋,因为这样他就有机会去见爸爸了。

以往他只能在集体训话或者放风的时候,远远看爸爸一眼,并且还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叫一声“爸爸”。

但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去找爸爸了,还能和爸爸学习太极拳,在他的心里,可有太多的话相对爸爸说了。

这也许就是“小萝卜头”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吧,每天他都会在狱卒的带领下到男监读书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念字。

他本来就聪明,又非常热爱学习,因此他进步飞快,很快就学到了不少知识。

他不仅学到了许多革命知识,甚至还学会了简单的俄语。

珍贵的铅笔头

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提出释放政治犯的条件,并且指明提出要释放罗世文、车耀先等人,可谁料蒋介石如此卑鄙无耻,他先是派特务秘密将罗世文、车耀先秘密杀害,再转告中共代表团,谎称二人已经再狱中病死了。

在得知自己的两位老师被杀害以后,“小萝卜头”也是悲痛地哭了好几天,吃不下饭,也没心学习。

罗老师曾经用铅笔写下“高举我们的旗帜”的口号,他走了以后,这根铅笔头便留给了“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将铅笔头捧在手心,两行热泪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在这件事以后,“小萝卜头”对敌人的憎恨更深了,也正是通过这件事,他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憎。

东北军的抗日爱国将领见“小萝卜头”如此重情重义,整日茶饭不思,便主动担任“小萝卜头”的老师,继续传授他知识。

整天要接送“小萝卜头”,特务们也渐渐感到了不耐烦,后来就允许“小萝卜头”能够自由出入。

自此以后,“小萝卜头”就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下,担任起了党的“秘密联络员”。

“小萝卜头”也机警、灵活,能够很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着超越这个年纪的成熟和稳重。

黄显生将军能够看到国民党的报纸,对于当前的战争局势能够在第一时间获悉。

黄显生将军将关于战争的各种情况写道小纸条上,再由“小萝卜头”偷偷传递到各个牢房。

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我党胜利的消息无疑是对这些人巨大的精神鼓舞,为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在大家心中,“小萝卜头”就是黑暗监狱里的光明信使,他总是能够带来一些好消息。

如果是哪位同志经历过严酷的审讯又回到牢房,“小萝卜头”就会鼓舞他:“你没有说吗?你是个好人,你真是个好汉!”

在黑暗艰苦的牢房中,“小萝卜头”带点童声和稚嫩的话给予了每一个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狱友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惨遭杀害

1949年9月6日,就在我党胜利前夕,丧心病狂的国民党秘密杀害了杨虎城、宋绮云等政治犯。

特务头子周养浩将杨虎城和宋绮云一家骗到重庆歌乐山的“戴公祠”,反动派的王少山在背后偷偷用尖刀刺进了徐林侠的后背,然后当着她的面,将她辛辛苦苦养育大的儿子“小萝卜头”残忍杀害。

我们的小英雄“小萝卜头”在临危之时,还勇敢地扑向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中,希望能够掩护这个小伙伴免遭杀害。

万恶的军统特务真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将尖刀对准孩童,残忍地插进了两个孩子的后背!

小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夕阳,染红了歌乐山上的黄土,也染红了我们愤怒的双眼!

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是他们的英灵却永存。

“小萝卜头”和为了人民牺牲的千千万万的英烈一样,永远留着这片神州大地上,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