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润“小家”,廉风安“大家”,2022年清廉家风故事分享会举行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陈倩 胡迪凯 王俐燃
摄影记者 刘中灿
海报设计 向迪维
通讯员 沈芙萱
9月30日上午,由湖北省妇联、省纪委监委机关、省文明办、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主办的2022年清廉家风故事分享会暨2022年“荆楚最美家庭”揭晓仪式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政府采购中心)举行。

为最美家庭颁奖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邓长青,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政府采购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胡俊明,省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陈孝辉,为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和“荆楚最美家庭”家庭代表颁发证书。

为视频获奖者颁奖
省委组织部二级巡视员张穗华、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周凤荣、省委直属机关工委二级巡视员吴小玲、省妇联二级巡视员申军青,为2022年湖北省“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获奖代表颁奖。
寻找“荆楚最美家庭”活动连续开展了9年,已成为湖北省家庭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今年5月,湖北省妇联、省文明办正式启动2022年寻找“荆楚最美家庭”活动,在全省掀起了寻找“最美”、发现“最美”、争做“最美”的热潮,寻找到一批立足岗位建新功、弘扬美德传家风、奉献社会献爱心、崇德向善作表率等最美家庭典型,极目新闻“最美家庭”专题报道浏览量近千万人次。9月27日,2022年“荆楚最美家庭”名单揭晓,武汉龚九宏家庭等30户家庭被授予“荆楚最美家庭”称号。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为更好地体现活动的参与度、时代感和吸引力,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发起2022年“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

湛威分享家风故事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故事分享会上,“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获奖代表湛威讲述家风故事《也土也倔强》。“男孩子,就是要自强,多出去闯一闯,多见识见识,凡事不要指望别人,尽量靠自己。”来自省交通运输厅的湛威,成长于一个“由苦到甜”的奋进之家,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他们的家风底色。

陈海燕分享家风故事
2022年“荆楚最美家庭”武汉代表陈海燕,讲述家风故事《赓续警察血脉,传承优良家风,让“小家”在“大家”中熠熠生辉》。“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执着做事、清白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陈海燕一家三代有5名警察,她的父亲是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社区民警,丈夫是一名交警,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相同的使命,“父亲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警察,丈夫陪我走过了这条充满着挑战与荣耀的从警之路。”

方红分享家风故事
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代表省商务厅方红讲述家风故事《忠心爱国 奋勇向前之唯廉养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父亲传下“忠心爱国、奋勇向前”家风,抗疫保卫战期间的儿女勇敢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用自家的小故事讲出了爱党爱国的大道理,他们说:红色家风就是要代代相传!

朗诵《红色家书》
家,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多远,家书都是我们情感的抵达,纸短情长,尽管出走半生,归来总是家。分享会现场,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政府采购中心)干部朗诵了感人至深的《红色家书》。

礼遇最美家庭
省妇联链接到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汉大汉口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资源,通过为30户“荆楚最美家庭”赠送特定保险、赠书、赠送热干面等形式礼遇最美家庭。
省妇联、省委宣传部、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团省委等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政府采购中心)干部40余人参加了分享会。

2022年“荆楚最美家庭”名单
家风故事分享——
也土也倔强
三代吃苦 走出鲜花盛开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故事分享会上,“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获奖代表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湛威讲述家风故事《也土也倔强》。
“男孩子,就是要自强,多出去闯一闯,多见识见识,凡事不要指望别人,尽量靠自己。”湛威成长于一个“由苦到甜”的奋进之家,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他们的家风底色。
爷爷出生于广水农村,从小就没了父母,生长在亲戚家里。长大后来到武汉打工,属于我国较早的一批“城市农民工”。父亲是一名老知青,下乡后生活条件艰苦,每天基本都是“灰头土脸”。
“相较于爷爷和我爸来说,我从小没什么吃苦受累的经历——直到高考后去了军校,一切开始变得不同。”湛威现场讲述祖孙三代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家风故事,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大家面前展现。
出身海军院校的湛威,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海军陆战队,平日训练他和战友们也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泥水、汗水、海水一下子就会让每个人变得特别有“味道”——身上味道特别浓。
“我那时有过许多的委屈和酸楚,甚至心里打过退堂鼓。但每每想到祖辈、父辈年轻时的经历,我就不由得再咬咬牙、再坚持坚持。”湛威回忆说,“爷爷十三岁起,就得自谋生计,父亲十七岁下乡,吃透生活的苦,回城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他改做了一名铁道养路工人,一干就是二十年。”
湛威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家风,坚定了我下雪天跑过五公里终点的信念;坚定了我在印度洋的大浪中边晕船边工作的忍耐;坚定了我对于坚持工作标准的执着;也才有了成为更好自己的追求。”
执着做事,清白做人
三代五民警清廉家训代代传
2022年“荆楚最美家庭”武汉代表陈海燕,分享了家风故事《赓续警察血脉,传承优良家风,让“小家”在“大家”中熠熠生辉》。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执着做事、清白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陈海燕一家三代有五名警察,她的父亲是一位退休多年的社区民警,丈夫是一名交警,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相同的使命,“父亲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警察,丈夫陪我走过了这条充满着挑战与荣耀的从警之路。”
从警第一天,父亲就告诫她:“做人要堂堂正正,能办的事情尽快办,不能办的事情坚决不办,办成了事也不能拿对方一分一毫。”
陈海燕公公也是一名警察,他很早就给儿孙立下规矩,每年春节吃年饭前,老人都会领着孙辈诵读《全家老少一生要牢记的家训》——“工作上做一个勤勉的人,生活上做一个清廉的人,处事上做一个正直的人”。
“随着工作职务的变化,请托办事的人也多了起来。”陈海燕说,但触碰底线的事,她坚决没做,铁规禁令前,坚守“红灯停,绿灯行”。
“夫妻携手20多年,双警家庭,聚少离多更是常态。2020年疫情,他在武展方舱医院负责交通保畅和药品运输,几个月不能回家,而我则值守体育馆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我们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了解对方过得好不好,安不安全,每天的一句关心让我知道我们一直在一起。”陈海燕坦言,“我很幸运有一位可以相互理解、携手奋斗的丈夫,也很骄傲有一位聪明懂事、心怀大爱的孩子,他在城市被疫情笼罩、我们最忙的时候独自备考,成功考入厦门大学,受我们的影响,主动到社区当志愿者,从未给警察世家丢脸。”
陈海燕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我来自一个小家,也属于一个大家,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老百姓都是我的家人。
忠心爱国,奋勇向前
唯廉养德春风化雨润家风
“我的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曾任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所作战领航员,因作战有功,多次立功受表彰。退役回湖北老家任县经委副主任,分管技术改造工作,从头学习经济工作知识,又成为行业里手。”30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代表、湖北省商务厅方红分享了自己的家风故事。
她说,那还是一个煤、电、气等物资都需要指标供应的时代,为了支持企业改革,父亲常常早出晚归地为企业跑项目,申请指标。
工作很多年,方红的父亲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下企业,有一次去工厂调研,风雨交加,他穿着雨衣用力蹬踩着他的那辆生锈的自行车,快到工厂时链条断了……工作完成后,厂长要派车送他回家,被他婉拒,硬是推着自行车回家。
过了几天,这个厂长趁他到外地出差,送了一辆新自行车到她家。父亲回来后,严肃批评家里人收别人的东西,并把自行车退回了工厂。
“当时我还觉得有点委屈,长大后才领悟父亲廉洁修身齐家的家风传承。”方红说,父亲始终将“俭”作为养廉之道、持家之首。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这是父亲经常教诲我们的一句话。我的小家庭也一直保持廉俭的信念,丈夫长期在纪检、审计、巡察战线工作,紧绷‘廉’弦;儿子从小养成勤奋节俭的习惯。”方红说,疫情期间,他们夫妻在封控区发放爱心蔬菜、爱心鱼、政府储备肉等生活物资时,保证每户居民都能分得到、分得准,还把分给自家的物资赠送给困难群众,同时出钱帮助孤老病残和滞留武汉外地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被誉为社区里的“哆啦A梦”,还荣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荆楚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