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忆岳父大人

岳父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于滑县王新庄村,上无兄下无妹,在王氏众多堂兄弟当中,岳父排行老大,是大长兄。

岳父的家境比较殷实,他的父亲早年在开封市肉联厂上班。那个时候,普通农户都靠挣工分养家糊口,他们家出了一个能挣工资的人,也算是个工人家庭吧!

有那么几年,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岳父一家人的餐桌上偶尔能吃到肉联厂发的牛血。邻居家的孩子们也经常聚在岳父家里玩耍,说不定哪天还能蹭上几块香喷喷的牛骨头啃啃。

岳父那一代人好多都没进过学堂,大部分人都不认字。岳父却受过高等教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在大部分人都为生计犯愁时,岳父的家里能出得起学费供他读书。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岳父的家庭条件确实不错。另一个佐证就是岳父家在村里是最早能买得起黑白电视机的家庭。一到晚上,屋子里挤满了来看电视的人。有时候,看电视的人太多了,只好把电视搬到院子里看。

岳父年轻的时候,在老店公社北边的岳村集小学教过几年学。后来村里缺乏管理人才,识文断字的岳父被调回村里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几年后,实行土地改革,生产队解散,责任田分给各家各户耕种,岳父在学校当教师的空缺也早已有人填补了上去,他只得留在村里,成了一个普通农民。

在治家上,饱读诗书的岳父始终坚持“弟兄和而家不分”的理念。岳父的几个儿子全都成家后,一直在一个锅里搅勺子。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有饭同吃、有地同耕、有钱共花,三里五村仅此一家,令街坊四邻羡慕不已。自从岳母病逝后,岳父一个人持家理财当掌柜压力太大,有点力不从心,这才让几个儿子另起炉灶,把偌大一个家给分了。

在信仰上,岳父不信法轮不在教,他却信“神”。在他堂屋供桌上方,供奉着一张天地三界七十二位全神及八仙画像。每到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他都要虔诚地焚香叩拜。有一年去他家走亲戚,快到午饭时间,他闺女问他上午想吃啥饭?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催促闺女说:“先别管我了,赶紧替我把准备好的几碗供品摆到天爷桌上!”在他的心目中,神灵是至高无上的,因为神灵能保佑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有些人并不赞成岳父的这种行为,认为他这算是封建迷信。但,岳父焚香敬神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更不是为了升官发大财,而是祈求上苍能保佑全家老小平安无事、幸福安康!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期盼的吗?

岳父不爱喝酒,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抽旱烟,有人这样玩笑地评价他:他要是去地里干活,抽烟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玩笑归玩笑,岳父抽烟的三大法宝:打火机、烟盒、旱烟袋从来都随身携带,寸步不离。

一次,我跟岳父的一个表外甥帮去帮他割玉米,我们在前面割,岳父在后面打捆。那个表外甥知道岳父的烟瘾大,就故意催他快点捆,干一会就催他几声,看那意思就是不给抽烟的机会。眼看着快该下晌了,岳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让我们都停下来休息一会。说是休息,并没有见岳父喊一声累,只是说了一句:“我咧老天爷呀!我这一大晌都没吸一口烟呀!不中,我得坐这吸一袋!”真是万般皆不顾,抽烟大于天呀!

还有个跟岳父抽烟有关的事:有一年,有个很有钱的远门外甥想把亲人的坟迁回王新庄安葬。就委托岳父去联系、疏通,办理相关事宜。事成之后,那财大气粗的远房外甥问我岳父有啥困难,有啥要求尽管提。岳父只提了一个要求:“能不能把你轿车里的汽油给我灌一瓶!我往打火机里添!”

那远房外甥一听“噗嗤”一声笑了:“朝舅!就这点小事呀!多拿几个瓶过来!”岳父找来两个空葡萄糖瓶,灌了满满两大瓶,足足用了好多年呐!说实话,两瓶汽油值不了几块钱,但对于岳父这样一个老烟民来说,只要能为他抽烟提供便利条件,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岳父心直口快,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从不来那些花花哨。我盖新房的时候,记得岳父跟我说:“过道上(院门口)的铁门你就别管了,我趁赶会的时候,顺便帮你问问价格!”他就那么顺口一说,我就那么一听。因为,一时半会还用不上大门。只有房子全都盖好了,院墙垒起来了,最后一个环节才是安装大门。

直到有一天,岳父真的拉着两扇大铁门来到我家。听他说,他赶了好几个会,问了好几个卖铁门的。经过对比,选定了铁皮厚实、价格优惠的一家,告诉人家大门口的尺寸,交了订金,人家告诉他:“胡村集会那天去会上拉门。”

虽是凉爽的深秋,岳父拉着架子车一来一回20多里地,早已累得满脸是汗。我赶紧给岳父打来洗脸水,让他洗把脸。然后,用丰盛的酒菜来招待他老人家。然而,岳父属于有福也不会享的人。他平时滴酒不沾,给他倒的酒他最多能喝上一小盅,桌上的几个荤菜,他也只是叨几筷子就完事了。对于他来说,就是让他吃山珍海味,还没有红薯、馒头、面条吃着顺口。岳父吃着饭,让我把钱准备一下,他等下次赶会,把钱交给人家。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邻居家的铁门都换成新式的了,我家用的还是岳父帮我们拉来的那两扇门。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铁门的样式确实有点过时。我们也曾考虑过更换一下,每当想起岳父拉架子车给我们送门的情景,觉得随意将铁门换下,有负老人家跑的那20多里路,总觉得这是对他老人家的不敬。要不,再过几年,等儿子成家的时候,趁机会再让这两扇大铁门下岗吧。

我一直以为,岳父没有兄弟姐妹,后来听岳父说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岳父的父亲早先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闺女,也就是岳父的姐姐。由于老辈人不太看好那段婚事,就强行拆散了那个家庭。岳父的姐姐就跟着她的生母另组家庭,后来定居在郑州二七塔附近。

岳父的父亲在世时,岳父跟他的姐姐一家还有过来往。后来,二七塔附扩建拆迁后,姐弟俩就失去了联系。我也曾在网络媒体上替岳父发过寻找他姐姐的消息,一直没有回音。

2015年农历七月十七,岳父在王新庄老家无疾而终,享年78岁。

作者简介:

张所排,河南省滑县老店镇前物头村人,退伍军人,系滑县作家协会会员,务工之余坚持写作。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