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寻母,成亲时,麻雀落在肩头:大哭三声可见你娘

明朝末年,太原府乐平县有个名叫刘清源的年轻人,他今年二十出头,样貌俊朗,身强力壮,靠着打柴与母亲艰难度日。

刘清源五岁时,父亲染病身亡。那年,刘清源的母亲王氏才刚刚二十三岁。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要说刘清源家这样家里没有了壮劳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了,就是正常人家的日子过得也是非常艰难。

刘家上有六十多岁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童,失去了主心骨后,刘家的日子越发艰难起来,面对这个烂摊子,就连公公婆婆在内的人都劝王氏改嫁。

但王氏没有走,她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靠着瘦弱的身板硬是把这个快要散架的家给撑了起来。

农忙的时候,王氏就在地里干活,农闲的时候就做针线活,就这样,在王氏的操持下,刘家不但没有垮掉,日子反而过得越来越好了。但这一切都是王氏用血汗换来的,别看她现在还不到四十岁,但满头白发,面容沧桑,身形佝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老太婆呢。

在母亲的呵护下,刘清源渐渐地长大了,受母亲的影响,刘清源从很小的时候就帮着母亲分担起了家务,他不仅勤劳能干,而且聪明懂事,孝敬长辈,深得乡亲们的喜爱。

在刘清源十五岁那年,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从此,这个家里就剩下了王氏和刘清源母子两人。

这一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正午时分,刘清源卖柴回家,就在他刚进院子的那一刻,一个鸟窝从院子里的那棵枣树上掉了下来落在了刘清源的身前。

这从天而降的鸟窝把刘清源吓了一跳,他赶紧走上前去朝鸟窝里看了看。鸟窝里,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麻雀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小麻雀的羽毛还没有长全,有些地方还露着红红的嫩肉,又冷又饿又摔了一下,此刻,小麻雀正用它那双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刘清源使劲看着,仿佛在向刘清源求救似的。

看到这,刘清源恻隐之心大动,于是赶紧捧起鸟窝走进了屋里。

看到儿子手里捧着个鸟窝,王氏连忙问道:“你手里拿的那是什么?”

刘清源说道:“娘,我刚进院子,这个鸟窝就从树上掉了下来,你看,这里面还有只小麻雀呢。我怕它冻死就带回来了。”

看着瘦弱的小麻雀,王氏叹了口气说道:“这小家伙估计出生还不到一个月,你看它的羽毛还没长全呢,这么小就没了爹娘,也怪可怜的。”

刘清源笑着说道:“它爹妈会不会丢下它不管了?”

王氏笑着说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不会丢下孩子不管,它们呀,说不定是在外面找吃的时候冻死了。”

听了这番话,刘清源羞愧地低下了头,过了片刻之后,他说道:“要是把这小家伙放在外面说不定明天就冻死了,娘,我想把它养在家里你看行吗?”

王氏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不行的?不是有句话叫做麻雀进门添福又添喜吗?有了它,说不定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呢?”

就这样,这只幼小的麻雀成了这个家中的一员,没过多久,麻雀就长大了。

起初,刘家院子里只有这一只麻雀,尽管家里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但这对母子每天都会撒些食物喂给它,或许是寻觅到了食物的味道,越来越多的麻雀飞进了刘清源家的院子里。

“娘,你看又多了几只麻雀!”每天,刘清源都会和母亲重复着同样的话。

看着这些麻雀争相啄食,欢快地跳来跳去,王氏的心里也很是高兴。

就在这对母子沉浸在安宁的生活之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降临了。

这天,刘清源砍柴归来,就在他挑着担子往回走时,官道上突然来了两匹快马,刘清源赶紧闪在一旁。

马四蹄扬飞,转瞬间就来到了刘清源的身边,刘清源看清楚了,来人是两名官差。为了避免多事,刘清源便又赶紧往路边闪了闪。

走到刘清源的身边后,官差停了下来,其中一人恶狠狠地指着刘清源问道:“小子,你是干什么的?”

刘清源赶紧陪着笑脸说道:“官爷,我是个砍柴的,家就在附近。”

官差上下打量了一番刘清源后说道:“看你这身板还不错,我给你找个吃饭的地方怎么样?”

听官差这样说,刘清源的心顿时悬了起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义军攻势凶猛,官军接连败退,士兵死伤无数,于是,官府便开始抓壮丁以充实兵源。

想到此处,刘清源赶紧央求着说道:“官爷,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家里就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我这要是一走,我娘还怎么活呀?”一边说,刘清源一边就把身上仅有的几个铜钱全部掏了出来塞进了官差的手中。

官差接过铜钱之后却并没有放他一马,而是继续恶狠狠地说道:“别废话!赶紧走!”说完,便下马拿着绳子将刘清源的双手捆了起来,随后上马往前走了起来。

刘清源深知如果此时反抗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便跟着官差往前走了起来,心里却暗自找起了逃跑的机会。

往前走了十几里后,被抓的壮丁越来越多,两个官差有点招呼不过来了。在一个山沟里,壮丁们趁着官差不备,将官差打倒在地以后便四散逃窜开来,刘清源也瞅准机会悄悄地逃跑了。

侥幸逃脱之后,刘清源心里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母亲,于是便朝着家的方向一路狂奔起来。

回家路上全是惊慌失措的乡亲们,看到这,刘清源的心不由地悬到了嗓子眼。

等他回到家时,破旧的屋子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刘清源连忙在四周找了起来,但村子里早已见不到一个人影了。

娘,你到底去哪里呀?

在村子周围,刘清源找了三天,母亲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丝毫音讯。

三天后,刘清源决定跟着逃难的人们去寻找母亲,就这样,他一路逃一路找,不知不觉间已经离家二百多里了。

这天夜里,刘清源来到了一个名叫大刘庄的小村子,村东头有间破屋子,刘清源便跟随着逃难的人们进到了破屋子里。

破屋子里已经挤满了逃难的人们,仔细搜寻了一番之后,刘清源并没有发现母亲的身影,于是便又失望地坐到了墙角。

就在他刚刚闭上眼睛的时候,拥挤的人群中传来了“啪”的一声,紧接着又传来了一个小孩哭泣的声音:“你干什么呀?为什么抢我的干粮?”

刘清源赶紧睁眼看去,屋子东边,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哭着和一个比他高出不少的年轻男子争吵着。

高个男子冷笑一声说道:“怎么了?谁说这是你的干粮了?你叫它一声它能答应吗?”

小男孩哭着说道:“你这个坏蛋,还我的干粮。”说完,小男孩便要上前从高个子手中夺回干粮。

高个男子见小男孩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顿时生气了,随即又把手扬了起来。

刘清源看不下去了,他滕地一下站了起来冲着高个男子说道:“嗨!你这么大的人还从小孩子手中抢干粮,你好意思吗?”

听到刘清源的说话声,高个男子把手放了下来,随即朝着刘清源走了过来:“我看你小子是不是活腻了?碍着你什么事了?”

刘清源说道:“兄弟,他还是个孩子,你从他手里抢粮食吃你不觉得害臊吗?”一边说,刘清源一边上前就从高个男子的手中把干粮抢了过来。

高个男子顿时怒了,随即上前就和刘清源厮打在一起,刘清源身高马大,双臂孔武有力,那高个男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没几下,高个男子就被刘清源打倒在地不敢再吭声了。

刘清源拿着干粮递给了小男孩,小男孩一把抢过来就狼吞虎咽了起来。

或许是找到了依靠,吃完干粮以后,小男孩便坐到了刘清源的身边,刘清源见他长得十分讨人喜欢,于是便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你爹娘呢?”

小男孩低头说道:“我叫七喜,我爹娘都死了。”

听了小男孩的回答,刘清源的鼻子不由地一酸,哎,真是可怜!这兵荒马乱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和七喜是一样的遭遇呢?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安宁下来呢?

就在这时,七喜对他说道:“大哥哥,你也是一个人吗?”

刘清源点了点头,七喜又问:“大哥哥,我能不能和你一起走呀?有了你,别人就再也不敢欺负我了。”

听七喜这样说,刘清源不由地笑了:“这有什么?以后你跟着我就行了,不过,我是出来找我娘的,也不知道走到哪里才算个头呢,你能行吗?”

七喜高兴地说道:“反正我以后跟着你就是了,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我也一起和你找咱娘。”

从这天起,刘清源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兄弟,别看七喜年纪小,脑子却特别活泛,就这样,两人互相照顾,就像亲兄弟一般。

转眼间,刘清源出来寻找母亲已经两个多月了,这些天来,两人一边寻找一边乞讨,但王氏依旧毫无音讯。

这天夜里,两人来到了一座破庙里住了下来。

夜半时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刘清源惊醒了,他赶紧坐起身子走到门口向外看去。

人尚未走到门口,只听“通”的一声,门就被人从外面撞开了,一个白色的身影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眼前的一幕把刘清源吓了一跳,他连忙问道:“你,你是谁?”

白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大哥,快救救我!”

听声音,白影是个少女,见她一副慌里慌张的神情,刘清源又问道:“姑娘,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女子哭着说道:“有坏人要杀我!”

听到这话,刘清源的心里猛地一惊,就在这时,破庙外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听到这声音,女子的神色随即大变:“大哥,求求你了!”

刘清源见势不妙,赶紧拽着女子来到了破庙里的一尊大佛后面躲了起来。

两人刚躲好,气还没有喘匀,门就被人从外面踢开了,随着“咣当”的响声,刘清源的心再次悬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破庙里一阵乱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麻雀冲着门口就飞了出去,门口的两人被这一幕吓坏了,顿时转身离开了门口。

不久之后,破庙里又安静了下来。

我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麻雀在此,刚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麻雀?真是奇怪。刘清源的心中很是疑惑。

见贼人已经走了,刘清源便扶着女子从佛像后走了出来。

“姑娘,没事了,坏人已经走了。”刘清源说道。

话音未落,门又被撞开了,只听一阵怪笑,两个手持钢刀的黑影闯了进来。

一个黑影冷笑着说道:“哼!臭娘们,我看你往哪里逃?”

黑影不是已经走了吗?怎么又弯回来了?

刘清源心中暗道:不好,都怪我大意了。于是,一把将女子拉在身后,冲着那两人说道:“你们要干什么?”

黑影冷哼一声说道:“小子,我劝你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为好,不然的话,吃亏的可就是你自己了。”说完,两人挥刀就朝着刘清源砍了过来。

刘清源赶紧随手从地上抄起一根棍子就和两人斗在了一起,七喜尽管还是个小孩,但为了怕刘清源受伤,于是也加入了战团,不过毕竟他年纪尚小,还没走到黑影跟前就被踹倒在地。

别看刘清源以一敌二,但却丝毫不落下风,贼人并未占得丝毫便宜,那两人见势不妙,便瞅准机会朝着门口跑了出去。

刘清源打得兴起,拔腿就追了上去。

就在他追到门口的一刹那,一个黑影猛地弯下腰在地上抓起一把石灰随即转身朝着刘清源扬了过来。

刘清源丝毫没有防备,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迟了,只见他捂住眼睛随即大叫了起来,贼人一看,顿时挥刀朝他身上砍了过来。

这刘清源也真是个狠人,尽管眼睛已经看不见了,身上也挨了几刀,但却似乎激发出了他的怒气,抡起手中的木棒就朝贼人乱打了过去。

都说“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眼前的刘清源就属于那种不要命的人,贼人似乎也被他的这种豪气吓住了,抵挡了一阵之后便仓皇逃窜而去。

贼人走后,刘清源的眼睛疼痛难耐,身上的伤口还汩汩地冒着鲜血,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随即昏死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时已经是三天以后了,醒来后,刘清源的眼前一片黑暗,他极力地睁开眼睛,却依旧看不到任何东西。

这,这是怎么了?我怎么看不见了?刘清源的心中害怕极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进了他的耳朵:“大哥,你终于醒了!”

刘清源听出来了,说话的正是那天被他救下的那个女子,于是,他连忙问道:“姑娘,我这是在哪里?我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

女子哭着说道:“大哥,你放心吧,现在没事了,这里是我家。你,你的眼睛被贼人撒了石灰,郎中说,你这辈子可能再也看不见了,大哥,都是我害了你呀!”说完,女子便失声痛哭了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刘清源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再次晕了过去。

再次醒过来后,刘清源的情绪已经平复了不少,醒来后,刘清源问道:“七喜呢?”

女子说道:“你说的是哪个小孩吧?那天夜里他和我把你送回家后,第二天便不知所踪,我让人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他,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听了女子的话,刘清源长长地叹了口气:哎,这小家伙能到哪里去呢?他一个人能行吗?

从女子的口中,刘清源知道了那天夜里所发生的一切。

女子名叫赵婉儿,是城里赵员外家的独生女儿,她今年十八岁,长得是如花似玉,赵员外两口子也是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

前不久,在一次外出途中,赵婉儿遇到了张县丞的大公子张正望,一看到赵婉儿,张正望就被她的美貌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家后,张正望和父亲张县丞说起了此事,张县丞便托人来到了赵家提亲。

赵员外知道那张正望纯粹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仗着他爹成天在县城里面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于是,当下便以赵婉儿年纪尚小为由拒绝了张县丞。

张县丞知道赵员外是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于是并未死心,仍旧继续派人前来说媒,但赵员外依旧不为所动。

接连被打脸之后,张县丞恼羞成怒,于是便开始仗着势力把坏主意打到了赵员外的生意上。

别看张县丞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但在古代,他的权力可是大得惊人,对付赵员外这样的生意人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被张县丞折腾了几次以后,赵员外招架不住了,于是便松了口。令他没想到的是,女儿赵婉儿却说什么也不肯嫁给那个张正望,以至于闹出了离家出走的事情。

那天,父女二人又因为这件事情吵了一架,一气之下,赵婉儿便离家出走了。

出了城没多久,赵婉儿便被那两个贼人盯上了,贼人见她孤身一人,便动起了坏心思。赵婉儿见势不妙便赶紧逃跑了,随后便发生了破庙里的一幕。

听了赵婉儿的哭诉,刘清源无奈地摇了摇头:“那你现在计划怎么办?”

赵婉儿说道:“大哥,你是因为救我才成了这样的,你还没醒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打算了,这辈子我认定你了,你救我一命,我要陪你一生。”

听了这话,刘清源的脑袋顿时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这,这怎么能行呢?赵小姐,你年纪还小,可不敢做这样的糊涂事呀,实话告诉你吧,等我伤好以后,我就离开你家,我还要去找我娘和七喜呢?”

赵婉儿说道:“到时候我就跟着你一起走,就让我来当你的眼睛。”

任凭刘清源如何劝说,那赵婉儿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嫁给刘清源。

自从刘清源住到赵家以后,赵婉儿就一直守在他身边照顾着他,慢慢地,两人生出了感情。

最近几天来,从赵婉儿说话的语气当中,刘清源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一问才知道,原来那张正望又找上门来了。

这天夜里,百无聊赖的刘清源早早地就睡下了,就在他睡着不久,一个黑影悄悄地来到了他的屋子跟前。

黑影拿起随身带着的一个坛子便在刘清源的房子四周撒了起来,不久之后,黑影从身上拿出了一个火折子,瞬间,刘清源住的房子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迷迷糊糊中,刘清源闻到了一股焦糊的味道,他赶紧起身摸索着来到门边,刚一开门,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刹那间,刘清源的脸上就感到了一阵火辣辣的感觉。

他赶紧叫道:“快来人呐,着火了!”就在他喊完这句话之后,一根木头从房梁上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脑袋上,随后他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刘清源醒过来时火已经被扑灭了,火虽然已经灭了,但刘清源的脸却被烧伤了,一个面貌俊朗的帅小伙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怕的丑男子。

听人们说,火场中,人们发现了不少被烧焦的麻雀,这地方本来麻雀就很少,但为什么会出现在火场里呢?

原因或许只有刘清源自己知道。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发生这场大火?赵员外等人很是纳闷,但查了好久也没能找出半点蛛丝马迹。

这件事情发生后,赵婉儿对刘清源的态度更好了。

又过了些日子,这天,找赵婉儿身子有些不舒服,便派一个仆人赵三把刘清源的药送了过来,把药端进刘清源的房间里后,赵三便等着刘清源把药喝完。

就在刘清源端起药碗的那一刻,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进来一只麻雀落在了他的手上,随后,麻雀便用尖利的小嘴朝着刘清源的手狠狠地啄了下去。

刘清源吃痛不过,药碗随即掉在了地上,瞬间,地上就冒出了很多小泡。

就在这时,赵婉儿突然从外面闯了进来,看到屋子里发生的一切之后,她明白了过来,随即上前质问起了赵三。

赵三很快就说了实话,原来,上次放火和这次给刘清源下毒都是赵三干的。张正望听说了刘清源的事情之后,觉得正是刘清源把赵婉儿从他身边活生生地抢走了,顿时恼羞成怒,便想着法子要把刘清源除掉,于是便找到了赵三。赵三是个见钱眼开的人,还没等张正望吩咐就自告奋勇地给他当起了急先锋,但两次都失败了。

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赵婉儿对刘清源的感情更深了。

见赵三没能成功,那张正望索性玩起了硬的。一天后,张县丞找的媒人上门来了,说三天后张正望要上门迎娶赵婉儿。

听到这个消息,尽管赵员外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三天后,张正望果然上门来了。

为了怕女儿做出傻事,自从定了婚期以后,赵员外就把女儿独自一人锁在了屋子里,此时赵婉儿正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发呆。

就在这时,门被人从外面撞开了,赵婉儿抬头一看,只见张正望正一脸坏笑地站在门口,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如狼似虎的手下。

张正望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怎么样?新娘子,准备好了吗?”

赵婉儿冷哼一声,起身指着张正望开口就骂:“张正望,我告诉你,我今天就是死你也甭想把我娶回家。”

张正望并没有接话,而是把手一挥,几个手下上前就拽着赵婉儿往屋外拖去。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说话声:“住手!”

张正望转身一看,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个八九岁的少年,从穿戴打扮来看,那小孩活脱脱就是一个乞丐模样,看到这,张正望不由地笑了:“你是哪里冒出来的?竟敢阻拦我的好事,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说完,张正望便冲着那小乞丐扑了过来。

小乞丐没有躲闪,而是从身上掏出了一个东西扔在了张正望的面前,那东西大约一寸宽两寸长,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此时,张正望心里想的都是把赵婉儿娶回家,看都没看就要将那铁片扔在一旁。这时,和张正望一起娶亲来的一个老头赶紧把张正望拦了下来,随即从他手中拿过铁片仔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变了,片刻之后,他把张正望拽在一旁低声耳语了几句,不久,张正望的脸色也变得苍白无比,随即他赶紧上前恭恭敬敬地把铁片交到了小乞丐的手中,然后便带着人悄悄地离开了赵家。

看着眼前的一幕,赵家上下都惊诧不已。

小乞丐上前对愣在当地的赵婉儿说道:“大姐,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

赵婉儿仔细打量了一会小乞丐,随即笑着说道:“七喜,是你吗?这,这是怎么回事?”

七喜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急切地问道:“我大哥呢?”

此时,刘清源正在屋子里忐忑不安地坐着,已经有三天没有见到赵婉儿了,他的心里不由地替赵婉儿暗暗担心起来。

就在这时,屋子外面响起了一阵熟悉的说话声:“大哥,你好吗?”

听到这个声音,刘清源顿时喜出望外:“七喜,是你吗?你这些天都到哪里去了?”

七喜说道:“大哥,今天我有件好事要送给你。”

刘清源疑惑地问道:“什么好事?”

七喜笑着说道:“拜堂成亲呀?”

听到这里,刘清源叹了口气说道:“七喜,你就别骗我了,刚才我已经听到了,那张正望肯定是又上门来了吧?”

这时,赵婉儿在一旁插话道:“刚才是他来了不假,不过现在他已经被吓跑了!”

“吓跑了?谁有那么大的胆子能把他吓跑?”刘清源问道。

赵婉儿笑着说道:“还能有谁?不就是你的这个小老弟吗?七喜,你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七喜摆了摆手说道:“我的事情以后再说,趁着今天这喜庆劲,赶紧先把你俩的婚事办了再说。”

刘清源还是不太相信他的话,又问:“那张正望不会再来捣乱了吗?”

七喜说道:“放心吧,他肯定不敢再来了。”

一个时辰之后,在七喜的主持下,刘清源和赵婉儿举行了婚礼。

那老婆婆确实就是刘清源的母亲王氏!

刘清源被抓走的那天,她见刘清源迟迟没有回家,便出门寻找了起来,一出门就遇到了逃难的乡亲们,惊慌失措之下,她就跟着人们往前跑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来到了这个地方昏倒在了赵员外家的门口,赵员外见她可怜,便收留了她让她做了一个仆人。

刘清源早已双目失明,况且还遭了火灾,脸也被烧了,羞于见人的他几乎一直躲在屋子里。母子俩虽说在一个院子里,但却根本没有见过面。

赵家小姐今天成婚,王氏便来到前院看热闹,等到刘清源叫了三声并且还说出麻雀的事情后,王氏这才断定新郎官就是自己的儿子刘清源。

婚礼过后,刘清源这才知道了七喜的真正身份。

原来七喜是省城一个王爷的小儿子,因为和家里闹了点矛盾便偷偷溜出了家。那天,他和赵婉儿把受伤的刘清源送回赵家之后,第二天他刚一出门就被父亲前来寻找他的人发现了,于是便把他带回了家里。

在家里没呆上几天,七喜又跑了出来,这不刚一进赵家的大门就恰好碰到张正望在那里抢亲,情急之下,他便把身上的一个东西拿了出来。

那个东西是父亲给他的,就是用来证明身份的。

张正望不认得这东西,和他一起来的那个老头见七喜气度不凡便把那东西拿过来仔细看了看。那老头原来曾在省城的衙门里当过几天差,因为得罪了上司干不下去了这才来到了这里讨口饭吃,在省城的时候,他曾经见过这东西。

他虽然不能肯定七喜的真实身份,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劝住了张正望。不过,几天后,上面就派人来了,细查之下,那张县丞果真犯了不少事,没过多久,他就被定了罪,自然,那张正望也受了牵连。

三天后,七喜的父亲再次派人找到了他,这一回,七喜变得老实了。回到家后,七喜专门派了一个御医过来给刘清源治病。吃了几服药后,刘清源的眼睛竟然好了。

此后,刘清源便在赵员外家里住了下来,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地生活了下来。当然,自从他们在这里住下以后,赵家的麻雀也忽然多了起来,赵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还真应了那句话“麻雀进门添福又添喜。”

(故事完)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举报
评论 8
  • 赞!!!!!!!

  • 不通啊 23岁时孩子就五岁 相当于她18岁生的 孩子15她就40了?她40孩子就该22了呀 还有就是23岁没了老公 公婆都六十了 以往的人不都是结婚早吗 那么她公婆三十六七才生他老公?

  • 美好的愿望,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