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学习笔记——18.1~18.3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注』

1、本篇主要分享了三种疾病:

疮——金疮,也就是收到了刀枪等外伤;

痈——火热炙盛,因此热盛肉腐化为痈脓,如果病位是在胃肠道,那就是肠痈;

浸淫病——体表有湿热,从而皮肤溃烂流黄水,一般称为黄水疮、脓胞疮。


18.1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注』

1、一般出现浮数脉都会伴有发热,如果火热导致了痈脓就会火热瘀滞在体内,从而体表无热而寒,同时热盛肉腐而疼痛。


18.2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注』

1、这是判断是否化脓的标准,也就是用手按压病位,如果感觉热并且有液体波动,一般就是化脓了。

2、一开始化脓时局部有热,脓液会黄粘,时间久了正气不足,就会热退,同时脓液清稀。


18.3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

『注』

1、体内有肠痈,也就是热盛肉腐了,因此有以下诸症:

其身甲错——皮肤像鱼鳞状,这是热盛肉腐而出现的血脉疾病;

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体内有热并且化脓,因此腹部胀满,但没有增生;

身无热,脉数——火热在体内。

2、治疗上清热泻火、排出痈脓,选择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以及败酱草清热排脓,同时用少量的附子来振奋阳气,促进脓液排出。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