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到做不到的丁元英《遥远的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我0809年的时候看过,一晃十多年了,那时我在上海一个知名的读书会做副会长,大家一起阅读分享过这本书。当时正是我从心理咨询师过渡到心灵学灵修的阶段,开始对佛学、奥修、《克里希那穆提》、《秘密》、《与神对话》、《奇迹课程》心灵成长感兴趣。
当时大家讨论得很激烈,十多年过去了讨论的话题和内容我不记得了,但无非是大家都认为此书很好,丁元英很神,芮小丹不该死,以及两人的爱情,商场斗争等等。作为我们男性会员们也都挺羡慕丁元英的商业智慧和艳福,那时我们是仰视他的,但谈不上崇拜。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作者豆豆和丁元英原型身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丁元英是50年代出生的,帝都大院高干子弟,因为父亲是副统帅身边红人,副统帅一家殒命后随即判刑入狱。丁元英在国内无处容身,只能远走海外。他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我们吃糠咽菜的时候,他家则是权力巅峰,享尽荣华富贵,高档生活品质堪比宰相。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贾府,热火烹油,而一夜之间楼塌了,逃亡海外的他虽有人脉但也只能寄人篱下,积累实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双轨制,批文倒爷,92年又有了股票市场,都成了丁元英利用大院子弟身份获取资源和幕后信息的聚宝盆。收割了亿万人民财富供他和外国资本家yin乐,书中几十万的音响设备,豪车,名酒都不是虚构的。可以说彼时的他是信奉弱肉强食,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西方价值观,是个慕洋犬对撕咬祖国和人民的血肉没有一丝愧疚。
因为他喜欢哲学,儒家老庄佛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有涉猎,因为学习佛教,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于是退出基金公司,回国定居。
这些前奏作家用了春秋笔法简单略过,但有心的读者可以从书里看出端倪,比如利用“文化密码”赚钱,进口车,手表,三五烟,酒等等,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些奢侈品今天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而在90年代,大家工资普遍不高,90年代中期上海一个月600元就是高工资了,90年代末上海平均月薪1000元。1999年10万元可以在上海市内环外(那时候没有中环)买60平米二室一厅,还有一个蓝印户口。60万音响可以买六套房子!如今内环外侧房价70000元以上,420万每套,六套就是2500万。进口奔驰100万,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大家自己算算。说难听的,丁元英当时就是一个狗汉奸,他伙同外国资本家收割中国股民,薅羊毛,拿着收割中国人民的血汗钱享受贵族生活。
还好丁元英还是幡然醒悟了,不管是良心发现自觉的,还是被迫,反正他收手了。
再说说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芮小丹对丁元英的爱是典型的智恋型,仰视崇拜的爱情也是爱情。而丁元英真的爱芮小丹吗?丁元英出生于军旅世家,长在部队大院,有军人情结,制服控,喜欢芮小丹的英姿飒爽!而他的梦中情人也正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军人,只是那是众星捧月的小公主他高攀不起。当他回到古城遇到身穿警服的美女芮小丹,心底里的那个影子浮现出来,于是他很快和芮小丹谈起恋爱,同居生活。
读过小说的读者你们觉得芮小丹对丁元英的爱情是无条件的真爱吗?回答肯定是是!芮小丹对丁元英爱的死心塌地,不顾朋友告诫,不顾父亲反对,一心一意爱着丁,她甚至可以为他付出一切!如果丁元英遇到危险,被人追杀,她肯定会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地冲上去为丁元英挡枪。

那么反观丁元英的爱呢?他是不是无条件的真爱?至于父母反对这条,他父母要么在秦城监狱,要么死了,我们跳过。
他能不能为芮小丹付出一切?如果芮小丹遇到危险,被人追杀,他能不能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地冲上去为爱人挡子弹?亲人在乎的不是英雄荣誉,而是亲人的生命。而丁元英在乎的是什么呢?他在乎的是我说什么话才是对的,怎么说都是错的,不如不说。这像极了我讲课时,对一个认知外的问题,往往要思考一下,斟酌一下,于是半分钟过去了,我在课堂上可以说“乔的麻呆”容我思考一下,而芮小丹已经挂电话了。
以上是我神入进角色而有的感觉,我觉得正常的读者都不会认为他会!他连阻止芮小丹去冒险的勇气都没有,当他听到芮小丹报警的电话,他第一反应是不知道如何说,而不是亲人间那种段然制止。
爱与不爱,在乎与不在乎,第一反应的那一瞬间就全在那了!
他爱自己甚于芮小丹,芮小丹只是他生命旅行中的一个伴侣,他根本没有想过会和芮小丹结婚,芮小丹甚至都不敢奢望与他结婚,小说反复强调他会离开古城,这就是暗示丁元英只是把芮小丹当做爱过的性伴侣。
在他们两个人的爱情关系里,他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犹如心灵导师,指导着芮小丹,他们更像是师徒关系,犹如最近那个北理工研究生狂亲老叫兽的视频。

爱情心理学有一个爱情三角理论,三角分别是:激情、亲密、承诺。最理想的爱情是一个正三角形,而他们的爱情是只有激情+亲密,没有承诺的,爱情三角理论称之为“浪漫的爱情”。浪漫的爱情维持不了太久,随着爱情激素衰减,激情就没了。
顺便普及一下爱情心理学,爱情三角理论把只有亲密关系+承诺,缺乏激情的爱情叫作“伴侣式爱情”。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种常见于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关系的滋润,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没有亲密关系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芮小丹是丁元英的脑残粉,就如怀春少女们扑向她们热爱的男明星,心甘情愿为男明星奉献一切。而他只是把芮小丹当作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旅伴,当这个旅伴离去,他会在下面的旅程里找到另一个美丽的旅伴。
芮小丹如果没遇到他,即便还会奋不顾身身残毁容,她也不会选择自杀,她自杀是不想让爱人看到她被毁坏的容颜,残破的身体,不想拖累他。从始至终,芮小丹都是在诠释她无条件的爱!
爱情可以始于仰慕,也可始于友情、怜惜等等,你若要它完美,就要记住“一份激情+一份亲密+一份承诺=完美爱情”。
丁元英离开古城后继续隐居,继续学习国学等传统文化,他博文广记,聪明过人,智慧通达,圈里也很有名气,不过他最后身患癌症去世。在宗教界和修行圈里身患癌症是有特别寓意的,这里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问问身边认识的修行人。
十多年过去了,上个月我又看了一遍《遥远的救世主》,看着当年颇为欣赏的男主,我已没了当年的感觉,只觉得他可惜了难得的根器。
反而是芮小丹让我格外喜欢,她工作上追求理想,知行合一,为国为民,勇敢无畏。感情上她拿得起放得下,敢爱敢恨,随心随性,活在当下,真诚如一。如那《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至死不渝。
而丁元英身在悠境,心在红尘,他学道了,悟到了,却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真诚如实,蹉跎一个好根器一副好皮囊。可惜!可叹!最后推荐大家《了凡四训》,改过行善,就能改变命运!

丁元英他把很多学派都融会贯通,知识储备很深厚,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这一点要充分肯定。他经历的年代,对国外的繁华心生向往,并为资本家驱使也是可以理解。他能在90年代出国潮汹涌澎湃之际幡然醒悟,在那种环境下,这个被资本腐蚀和控制的身体和灵魂,又还能回归本心之路也很了不起!纵然当世没有成功,无妨,下一世再来。
你都不了解芮小丹,她不是一个听劝的人,不听朋友,不听父母,当然也不会听丁元英,丁元英不断的多次劝芮小丹放弃警察这份工作,他知道她的性格肯定会出事,但是芮小丹不听,并且在碰到逃犯的时候给丁打电话只是她预见自己可能会有不测后跟丁元英的一次告别!而丁元英不在电话里劝她是因为不想让她分心有所顾忌而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警察的职责就是抓犯人,所以于情于理丁元英都没有劝她的理由!至于丁元英是都爱芮小丹,我觉得你的说法也是有失偏颇的!丁元英并不是一眼看到她就喜欢而去追求的,而是被芮小丹义无反顾和勇敢表达给打动的!芮小丹第一次去丁元英家里当面脱衣服那次他并没有接受,而是在芮小丹因为一颗哑弹不死后才发生关系的,所以你说丁元英只把她当性欲的工具是有失偏颇的!如果你非要分出一个谁更爱谁,主动的肯定比被动的要多一些,你这样理解,我无话可说
转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