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徐州火车站所遇到的骗局-吃拉面(2)

徐州火车站,以前不是现在的状态,现在是全国文明单位,治安良好,秩序井然,窗明几净,冬暖夏凉,人们互相关心、相互友爱,一切都很美好。以前的徐州火车站,正在改造期间,和其他地方的一样,周围聚集了一群等着赚巧钱、捞偏门的各色人等,每次去火车站坐车,都是提心吊胆。

上次写了一个在火车站吃西瓜的故事,遇到了经典的“大片小片”手法,把八毛钱的西瓜吃下肚,付款是八块钱。发出来之后,大家蛮感兴趣的,于是想和大家继续分享我在火车站遇到的有趣的故事,也就是上学时在徐州火车站吃拉面的故事。没想到,这个故事因为需要描述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篇居然没写完,只好今天再继续写。前一篇,其实是这一篇的前半部分,絮絮叨叨扯一大篇,还没写到拉面,因为标题与内容不符,已经被限制推荐了,希望这篇不会。

上一篇已经说了,那时候的徐州火车站,整体比较破,而且因为布局不合理,存在一些死角,也就是车站管理不到位的地方 ,或者是处于车站边缘,属于铁路与地方管理的结合部,存在空白点,经常会出现打架斗殴、消费欺诈等情况。先把背景交代一下。

我在徐州读书的时候,公共交通不发达,从学校到车站又比较远,放假回老家的时候,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去火车站坐火车。那时候,又没有网络购票,都是到了火车站之后,再排队买票,买到什么时候的火车票,全凭运气。如果买到的火车票,距离时间很短,买了票之后就得一路小跑或者狂奔,去赶火车,总要跑得气喘吁吁的;如果运气不好,买到的火车票比较晚,间隔时间长,就得在火车站周围逗留,打发时间,等到乘车的时间,才能进站候车,不能提前太多时间进入候车室。不像现在,大家都是预先订票,算好时间再去火车站坐车,很少再有“赶火车”的情况了。时代在发展,大家也都变得优雅了,包括乘车的环境也完全不一样了。

记得有一次,一大早就从学校坐车,去了火车站,买票回家,本来是带着饭去的火车站。可惜,买到的车票 ,是下午的,因为去得早,买到的票比较晚,中午就把带的干粮吃光了 ,那时候年轻,吃得又素,很容易饿。到了下午快开车的时候,早已饥肠辘辘,肚子一个劲地抗议,人也没精神了,六神无主的。真是理解那些大饥荒年代,人为什么会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吃草根,吃树皮,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没饿过的人不知道,饿过的人应该都知道,饿肚子的感觉,确实忍受不了。我们还是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不扯远了。

饿得实在不行了,到了车站边上一个卖拉面的棚子,上面挂着一个牌子,拉面2.5元/碗。一看这个价格,真不便宜,其他地方才卖2元。现在看,五毛钱,不算个球,地上有一元的硬币,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一定愿意弯腰去捡,那时候五毛钱可不是小数目,够我吃一顿早餐了。看着真是不舍得吃,心态贵出来的五毛钱。

可是不行啊,越是饿,越能闻到各种食物的香气。特别是徐州火车站周边,卖元汁狗肉、烧鸡的小火炉又多,蒸发出来的狗肉味、烧鸡味,现在闻到可能会觉得恶心,那时候,真是馋的口水哗哗的。转来转去,摸摸裤兜里还有几块钱,咬咬牙,得吃一点,不然得饿死,或者是馋死。我平时爱吃拉面,有时候能连续吃一个月,不换样子。正好火车站跟前有个拉面馆,还是吃一碗拉面吧,最多是贵五毛钱,面再少一点,吃一点,垫一下,也好支撑到家,到家再卷个煎饼,好好吃个肚儿饱。

进了拉面馆,装作理直气壮地流里流气的样子,喊了一句:“老板,一个大碗拉面。”拉面馆(其实只是一个棚子)的老板 ,体格很壮,长相很凶。凶是凶了一点,做生意还是不错的,挤出一脸的笑,问我:“要加羊肉还是加牛肉?”

羊肉拉面,肯定不如牛肉拉面好吃。羊肉只适合羊肉汤,做拉面,还是牛肉的好吃。虽然只是薄薄的几片,盖在白白的拉面、绿绿的香菜上面,看着就是荤素结合,吃起来,那个珍惜、那个香啊,笔者表达能力不够,描述不出来,没吃过的,也想象不到。

说起来,思考的过程很完整,实际上,电光火石间已经给了老板答案:“要牛肉的。”

一会功夫,一碗牛肉拉面端了上来,肉,还是一如既往地少,比正宗的兰州拉面馆更少,薄薄的三片,当然了,可能是刀工不行,居然不是透明的,比兰州拉面馆的厚多了,可惜,就是太少了。而且汤的味道、面的筋道,那都是没有的,就是一碗浑水,里面放了半生不熟的死面面条。虽然不好吃,趁着肚子饿,也都连汤加面吃个精光。吃过面,肚子里面有了底气,摸着口袋里的几块钱,去会账了。拿着两块五毛钱,到了棚子入口的地方,老板一边盯着我,一边报出个数字。

三块五。

三块五?不是两块五吗?这牌子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

两块五是面,加肉一块钱。

我又没加肉,拉面不都带肉吗?拉面的肉哪有单独要钱的,就这么三片肉,怎么能值一块钱?

我这就是一块钱。抓紧,白墨迹,想不给钱?想挨揍?

想挨揍几个字,从老板嘴里吐出来,怎么听着都像是真的。我打量打量周围,好像对我很不利,我就一个人,虽然从小习武,看着老板的那身横肉,估计也是练家子,单打独斗恐怕也干不过老板;周围还有三三两两的闲汉,那些没事坐在附近的人,越看越像老板的同伙。看来,不给这一块钱,估计是走不了,免不了挨揍;即使不挨揍,骂个半天,再把行李一扣,吃亏可就吃大了。

当然了,和上面一样,描述起来,说半天,实际上,也就是一秒钟的犹豫,两秒钟的不舍,掂量掂量口袋里的钱,虽然很不情愿,还是很顺从的,从口袋里又摸出一块钱,递给了老板。一边给钱,一边咒骂,这钱你拿去买药,全家都吃。

三块五吃一碗没滋没味的、半生不熟的拉面,比那个大片小片的西瓜更让人生气。人家说,一直玩鹰的,让鹰啄了眼;我这一年到头吃拉面的,居然在拉面上栽了跟头,这么难吃的拉面,还是明码标价的,最后也能挨一刀,真是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处处都是坑啊。

现在的徐州火车站,完全不一样了,有拉面,有水饺,还有国际连锁的西餐集团,都是公平交易,不仅明码标价的不会坑人,没标价格的,也不会这样。当然,因为火车站周围消费群体的流动性,据说假烟什么的,还是不少的。总之,还是要小心一点好,不要在周围买烟 ,真假太难鉴定了。还有,据说在车站打车也容易被载客,打车也可以多走几步,因为可能存在黑车,没有真实车牌,又是流动的,投诉都找不到地方。

下次再给大家讲一个公共电话的故事,当时还是跟女同学同行,被老板抓着衣服领子,差一点就挨揍了。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